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怎么划分段落层次呢?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读懂自然段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读懂一个自然段,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什么;还要弄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进而明确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能明确有几句话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一、抓重点句,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如《李时珍》第2自然段有4句话,讲了李时珍在怎样的情况下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教学中我从词句入手,使学生弄懂了每句话讲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抓住第3句…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难点“思考·练习”第2题:给第二自然段分层,说说每层的意思和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二、难点分析第一,小语大纲指出,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第六册教制侧重对学生进行自然段的训练。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着重要学生搞清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从第六单元开始,给自然段分层,说每层的意思和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这项基本功训练开始训练的时间不长,学生还未形成能力,因此学习第六单元的带头课(飞机遇险的时候),学生解答此题时仍然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介于句和篇之间,每一段的内容都是一篇文章内容的组成部分,读懂了一段话,能为读懂一篇文章打好基础。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必须有机地渗透自然段的概念,了解自然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分析自然段内部的层次,进而抓住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为低中年级的过渡作好铺垫。 自然段反映了文章层次及作者的思路,只有了解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脉胳,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较低,又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对一些中心较为突出的自然段尚不能捕捉到中心句,而对较复杂的自然段就更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主要意思。怎样才能抓住自然的主要意思,在此介绍几种方法: 1.抓中心句 每个自然段都要表达一个主要意思。如果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一、段 (一)复习目标 1.能准确地分清自然段中有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间是怎样联接起来的。 2.能正确划分段内层次,归纳各层意思;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顺序合理的段落。 (二)重点难点指南 1.分清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关键要看句末标点。句号、问号、叹号、省略号,是一句话结束的标志。分层必须要保持句子的完整。分清了一段话由几句构成,明白每句话讲了什么,才能明白各句是怎样  相似文献   

6.
六册教材第三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侧重于训练阅读能力。教材安排这个训练重点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连句成段,初步学习分析自然段,读懂自然段的内容。为了落实这个训练重点,讲读课文《海底世界》和《三棵银杏树》课后的“思考·练习”第2题,都安排了有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之类的训练内容,阅读课文《雨》的“思考·练习”安排了“课文用几句话讲‘雨中’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训练题,在《基础训练3》中安排了阅读短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训练题。同时,在《三棵银杏树》课后安排了“练笔”,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花草树木,写一两段话,内容要具体,“句与句要连得起来”,进一步落实这个训练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从阅读教学角度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段的训练,一是逻辑段的训练(包括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从作文教学角度说,主要是片断训练。五年制语文第五册段的训练的要求,从阅读角度说,主要是自然段的训练。它包括:了解一篇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整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作文角度说,主要是练习写话、写片断,包括看图写话、记叙文的初步训练、常用应用文的训练等形式.写物、写景、写人、写事等内容。全学期段的训练的要求是有一个序列的。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理解自然段的训练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袁微子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指出:“自然段的训练,大致有这样几项内容:第一,知道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段话,里面共有几句话;第二,知道每句话的意思,句子与句子在内容上是怎样连起来的;第三,知道几句话连起来的主要意思。”怎样抓好理解自然段的训练呢?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语第五册教材为例,谈谈经常采取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进行段的训练,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使其弄清段的结构关系,理解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读懂一句话和另一句话是怎样连接成一个自然段的,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现以自然段中句子之间几种常见的关系为例,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并列关系。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这段话分三层意思,讲的是海底的情况。教学时,可采用抓特点的方法进行训练。先引导学生概括第一句“岩石上长着珊瑚”(把修饰词和比喻句去掉),第二句“海参到处都是”,第三句“大龙虾威武”。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语大纲对三年级段的训练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册要求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整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第六册段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而所有这些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是凭借教材,依赖教材来进行的。训练的因素蕴含于一篇篇的课文之中。例如第五册《翠鸟》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教学这一段时,要通过让学生分析了解句子的意思,渗透连句成段的阅读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中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段的训练,包括自然段的训练和逻辑段的训练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自然段的训练方面,重点是理解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逻辑段的训练方面,重点是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年级训练组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必须以此为具体训练内容,遵循以段为突破口进行读写训练的原则。具体到教学中必须注意给每篇讲读课例定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位正不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不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先概括出主要内容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段首先是自然段的训练呢?我认为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以下五步:一、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自然段是由相关的若干句子,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连缀而成的。因而读懂一段话必须首先读懂每一句话。教学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如《一个粗瓷大碗》,第一段有三句话,各写的什么意思?要一句一句弄清楚:①这个大碗现在陈放在哪里,谁用过的;②她曾经做过什么工作;③这个碗与她有什么关系。读懂每句话,训练学生概括主要意思,应着力反复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会思考的方法与表达的技能。基础较好的班级,在低年级就可以有机渗透,提早起步。  相似文献   

13.
段落和层次     
阅读一篇文章,要明确它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就必须弄清楚它的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部分,它和文章的结构有关。要分清段落,才能懂得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根据文体结构的需要,分成自然段和段层。几个句子或几个句群组成一个自然段(句群大于句子小于自然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段层(有的称为意义段),表达一层完整的意思。有的段落,为了表示  相似文献   

14.
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摘句法。文章段落里有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总述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段意时,可以直接摘抄下来,或稍加修改后作段意。归并法。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意义段也是如此,由几个并列的自然段组成。那么我们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取舍法。有些段落结构是因果式或顺承式的,概括段意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办法。概括法。有的文章内容结构比…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第五册自然段训练例谈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赵昆华按照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的要求,三年级主要进行自然段的训练。就第五册教材来说,要在抓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整个自然段主...  相似文献   

16.
自然段的读段训练是中年级前段的教学重点。自然段的读段训练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自然段,还要引导学生在读段过程中领悟读段方法,提高独立读段的能力。学生阅读一段话大体要经历如下的阅读思维流程:先通读,然后一句句细读,把一句一句话分清楚,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注意...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段的教学与训练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以二年级连句成段为基础,又为高年级连段成篇打基础的。因此,它是由句到篇的承启环节。搞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三年级来说,应该由对自然段(也叫“节”)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意义段(也叫结构段或逻辑段)的认识。即由分清“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到能够“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初步懂得一些基本段式,并能给重点段划分层次。大体说来,解决好以  相似文献   

18.
分段 ,就是按文章的逻辑顺序 ,理清文章的思路 ,这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分段的目的是了解作者按怎样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 :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指导分段首先要掌握分段的依据 ,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段的标记 ,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 ,选出最合适的方法。一、最基本的分段方法是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再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或者是内容上联系的最紧密 ,就把这几个自然段作为一段。如果一个自然段写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那么 ,这个自然段也可以成为一段。有些文章在内容或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一)根据一定的阅读方法读懂一段话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理解自然段,掌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的前提,是理解全篇文章的重要过程。而将自然段分几层是理解自然段的重要方法。读懂一段话的基本要求是:这段话共有几个句子组成;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起来的;这些句子主要讲什么。一般来说,一段话是由若干个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排列而成的。这若干个句子往往都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分多个层次讲下去。要真正读懂一句话,就应该弄明白每一句话所讲的内容,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关系。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  相似文献   

20.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