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数学,必须让学生重视课本,并学会读数学课本。“读”能明白概念之间的关系;“读”能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读课本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理解、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读的时候要讲究技巧。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说要变教师的"教"为引导学生主动的"读",落实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读,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一、以读激趣、初读感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缺乏兴趣,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在课文朗读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后按要求检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读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时要求学生能读得准确、流利而有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流利的朗读中体会到读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主动争取读好.其次要求学生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3.
“自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研析、讨论、交流,从而达到自解自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解法,也区别于放羊式的自读法。“自读教学”可因人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但必须把握四变的原则。 一、变学生被动承受为主动求索 “自读教学”首先要改变的是学生被动承受的地位。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中有三个因素值得注意,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其  相似文献   

4.
理解地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投入地去读书,通过读理解内容,领会深刻含义,体会思想感情。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阅渎教学中,始终把学生读书活动放在首位,变老师“讲”为学生“读”,变老师“灌”为学生“悟”,有助于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形成自觉读书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理解地读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地读书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6.
"导读法"提出了"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的双主体教学观。这种教学模式变"教会"为主为"学会"为主,变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为教师科学地"导"、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议促读     
省编中学语文教材分教读、扶读、自读三类.前两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要求学生读,而对于三类的自读课文,前面没有标出学习重点,课文内又没有旁注,加上学生的自读又全在课外进行,这就很容易失控,或盲目瞎读,或干脆不读.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促读上下功夫.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做到这一点并非容易之事,下面谈几点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读会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以“自读会读”作为教学核心思想 ,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类型为多种课堂类型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程序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独立自主地阅读、钻研、获取。自读会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有三个 :首先是语文工具论 ,自读会读强调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及身心发展的规律 ,彻底更新教与学的观点 ,让学生真正成为掌握这门工具的主人 ;其次是主体发展论 ,通过在课堂中的自读会读 ,学生能正确地把握学习的方法、技能 ,主动地去钻研 ,自主地去训练 ,人…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其实是有一些捷径可走的.如教学<挂花雨>一课,一位教师就走了这样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我在教学中以此为指导思想,确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清楚"唱读"存在的价值,变"唱读"为"畅读",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有多种方法,如引导学生多说,指导学生多做,鼓励学生多读等等,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通过学生自读,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自读课文教学真正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其实是有一些捷径可走的。如教学《桂花雨》一课,一位教师就走了这样的一条捷径:师:同学们,大家都见过下雨,是吗?能说说你所知道的下雨时的情境吗?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在不少的阅读课堂上 ,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只是安安静静地听 ;要么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 ,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很少有琅琅的诵读声 ,语文教学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特色———“读”书 ,走入了教师讲风、问风太盛和学生“听”书、“答”书的误区。对此 ,我们提出 :让读书声回到课堂。强调把对读书的指导摆在第一位 ,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为“以读为主” ,做到“以讲带动读 ,以问促进读 ,以议加强读 ,以练巩固读”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读为主”抓熟读 ,落实语言的…  相似文献   

16.
朗读,能使学生对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得到深切的感受和体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读这个根本,变繁琐拖沓的分析为扎扎实实的读书指导,让学生多读、巧读,  相似文献   

17.
读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的基础。"多读"、"熟读"对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有极大帮助,要想唤起学生爱读的兴趣,必须诱发学生愿读、乐读、会读的心情。学生对读有了兴趣,就能使他们对读有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点燃他们强烈的表达愿望之火,主动而快乐地读。情感是读的动力,文章萌发靠情感这颗种子的内核,文章的诞生是靠情感波澜的冲击,情感能唤起读的粘力。读实质上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情感的过程,只有多读才能读出真情实感。多思善读是"吃透文章内容"的关键,要想读懂每一句话就要理解字词。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给他们一个感、知、读的技巧,使其知重音、快慢、高低,应恰到好处,在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朱晓华 《新教师》2019,(6):31-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悟、有所感,培养语感。因此,教师要创造让学生主动阅读的机会,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读整本的书,让课堂“活”起来。据此,我们探索出了“五读”的语文教学模式。所谓“五读”,即“读”的五个步骤——找读、说读、品读、评读、赏读。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旨在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积极实践,笔者把"读、查、问、写"确立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四大法宝。一、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  相似文献   

20.
1988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将至少一半以上的课文定为自读课文,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从以往的“阅读课文”到“自读课文”),而是更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好自读课文,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让学生愿意读,二是要教会学生读。前者是读好、学好自读课文的重要前提。要使学生愿意读,并能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