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CL和NAT综合实验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访问控制列表(ACL)包过滤和网络地址转换(NAT)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广泛应用到各种园区网络环境中。为了提高学生对ACL和NAT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本实验,即以一个中小型公司网络为背景,分析网络功能,采用H3C模拟器LITO1.4.4设计组网拓扑,实现设备配置、验证。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ACL和NAT在网络安全控制中的综合应用,也进一步理解了rip路由协议、静态路由、PPP CHAP等知识,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eNSP仿真软件,融合网络逻辑规划设计、WLAN技术、VLAN间路由、ACL简化流策略配置技术以及NAT配置等知识点,设计一种仿真企业网的综合组网实验方案。该实验给出了设备的主要配置方法,并进行了结果验证。通过该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于综合组网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互联网的安全,实现NAT内部网络的隐藏,通过实验分析NAT内网地址的暴露问题,并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解决内网地址暴露,实现内网拓扑隐藏及内外网间的安全隔离。实验证明,采用路由技术或ACL技术可以解决NAT内网地址暴露及网络安全问题,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9,(5):59-65
设计和构建了基于GNS3仿真模拟软件的校园网底层双核心平台,解决了网络实验室设备集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以及传统的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器不能真实模拟路由和交换模块的IOS系统等问题。该平台集成HSRP、EIGRP、VLAN、VTP、端口聚合、STP、NAT和ACL等网络协议,将GNS3的cloud模块通过VMware虚拟机进行连接,完成校园网底层的网络基础服务架构。实验完成了校园网络拓扑图的配置过程,对实验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解决了IP地址耗尽的问题,NAT技术实验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重点,是组建综合型网络的基础。该实验设计以NAT配置为核心,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模拟真实环境,给出了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与掌握NAT技术工作原理,而且还提高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141-144
访问控制列表(ACL)数据包过滤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相关实验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ACL数据包过滤技术,设计了一套由浅入深、结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ACL数据包过滤实验。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Cisco Packet Tracer对ACL数据包过滤技术实验进行仿真实现。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此实验项目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设计了静态NAT、动态NAT实验。仿真实验设备包括仿真路由器、PC机和服务器各2台,二层交换机1台。该实验建立了局域网内部地址与Internet全局地址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局域网内部结点与Internet外部结点之间的通信,让学生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更好地掌握NAT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配置路由器AC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的概念和技术以及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的技术特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实现路由器标准IP ACL和扩展IP A-CL配置,并验证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9.
NAT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NA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的实现能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也能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隔离,为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本文论述了NAT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类型,并提出了应用NAT在实际工作中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网络地址转换(NAT)会话信息,并结合对比协议分析的方法,跟踪IP数据报文在NAT两端的变化,直观、详细地展现了静态、动态及端口3类地址转换的工作原理.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NAT的原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各类协议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自我研究能力,提高了网络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基于路由器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方案,并针对常见的攻击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方案分别利用路由器的ACL控制数据流量;利用NAT实现内部IP地址的隐藏;利用ARP防止内部IP的被盗用.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要介绍网络安全技术的方案目标、解决方案,并详细讨论采用防火墙技术、NAT技术、VPN技术、网络加密技术(Ipsec)、构成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校园网环境的应用实际,设计建构一种基于监测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结合网络层次结构,充分利用诸如VLAN、ACL、HoneyPot、防火墙、堡垒主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以期达到在木桶效应中各种安全因素相互平衡的最佳效果,能够很好地解决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校园网环境的应用实际,设计建构一种基于监测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结合网络层次结构,充分利用诸如VLAN、ACL、HoneyPot、防火墙、堡垒主机、网络系统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以期达到在木桶效应中各种安全因素相互平衡的最佳效果,能够很好地解决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如何对校园网进行安全管理,成为当前校园网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校园网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ACL技术进行权限的控制和管理,限制特定网络流量,提高校园网络性能和局域网安全。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即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为解决互联网IPv4格式中IP地址匮乏问题的一个重要技术,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通过采用NAT技术,可以使用较少的互联网合法有效的IP地址,实现单位或部门内部大量私有地址的计算机上网,从而扩展了互联网的接入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地址不足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作者在Cisco2611路由器上采用NAT技术,利用校园网分配的合法IP地址,实现了学院二级院系小型计算机网络上网,是建立部门级网站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IPv4协议下,地址的短缺是Internet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提供了将一个IP地址域映射到另一个IP地址域的技术,它不仅解决了IP地址紧缺的问题,而且给网络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在介绍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讨论如何利用NAT共享上网以及如何利用NAT进行端口映射.  相似文献   

18.
校园网安全架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是学校建设的基础设施。随着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的普及和深入,由于网络结构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出来。本文结合VLAN技术和NAT地址转换技术,给出了校园网络科学架构设计和优化策略,以满足快速、高效、安全的校园网络要求。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及时公布,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发布实际需求出发,将网闸与NAT技术有机结合,提出了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思路。本系统操作简便,且安全稳定,既能实现信息从内网向外网的实时发布,又能避免因内外网信息传递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通信效率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路由器是网络通信中的结点,除了路径选择主要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防火墙功能。访问控制列表可以使路由器对进出网络的IP报文进行分类和过滤。通过对访问控制列表实际应用的详细介绍以及一个用访问控制列表控制服务器访问的应用实例的配置,找到了一个很好解决网络安全的办法。在没有配置防火墙的网络,通过它,我们可以构建第一道网络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