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桃梅     
7月2日星期日桃梅,一盆美丽的花。我一看到它,便觉得它是春的小精灵。你瞧,它的干、茎、叶、枝、花,都是那么完美无缺,令人一见便产生了爱慕之情。它长得恰到好处。它的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努力地汲取着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相似文献   

2.
希望     
一滴水掩过上帝的眼睛,悄无声息地落在土里,顺着土壤干涸的缝隙一点点地渗透,一丝新绿坚挺而执着地从厚实的土壤中鼓出。从此,大地不再单调,黑色不是它的主旋,落寞也无从落脚,因它有了这一丝新绿。故,它有了生命,有了呼吸,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测定土壤腐植酸的含量成都市西北中学(610015)陈菊英土壤腐植酸是土壤的重要有机物,能溶于一元减液中,它的结构复杂,含有多个苯环、羧基、酚羟基.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我们第二课堂小组对土壤腐植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具体过程如下.(一)...  相似文献   

4.
李帆 《留学生》2012,(8):16-17
林东认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就像大树和土壤的关系。首先它从社会获取营养,自身开始发展,然后不断地回报社会,使得环境的土壤更加肥沃,然后再汲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完成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循环。  相似文献   

5.
奇异植物园     
会走路的树 南美洲有一种植物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时。它会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展开,恢复庐山真面目,将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  相似文献   

6.
My Littce peant     
《双语学习》2011,(11):24-24
我拿到一粒又小又圆的种子,轻轻地把它放在土壤里。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一粒种子,只要有了湿润的土壤,它就能发芽;自信是一株幼苗,只要有了灿烂的阳光,它就能生长;自信是一枚花蕊,只要有了温馨的和风,它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8.
6月3日 晴 一切,只因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谎言,它的名字叫做爱。——题记 从幼儿园开始,手工制作课就是滋生我自卑的土壤。 进入中学后,体育课又成了催生我自卑的土壤,因为每次我都无法完成那些很简单的动作。  相似文献   

9.
李雪 《小学生》2010,(9):44-45
大自然胸怀坦荡,它宽容地接纳每一粒种子,只要这粒种子一落进土壤,它就会无私地奉献出阳光、雨露、空气和营养,欣然地看着这粒种子发芽、生根、长大。  相似文献   

10.
民族唱法植根于我国的土壤,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几千年来,它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民族唱法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成长     
一粒微小的玫瑰花籽被植入土壤时,我们并不因为它“无根无茎”而加以批评。我们把它当作一粒种子来对待,施子它所需的水分和养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充满活力的课堂必定是生成的课堂,它不仅拥有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还提供生成的土壤与氧气,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凸显。  相似文献   

13.
恐怖势力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平的颈敌,它的存在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土壤,而“泛民族主义”的泛滥是滋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抵制国际恐怖主义的有效途径,同时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解决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明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既有总体观念上的一致,也有具体细部的模仿与移植,但它还有植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它出现于当代中国文坛,自有它的意义,包括它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程善峰 《江苏教育》2006,(3A):22-23
一、智慧源于化 “一流的学校靠化。”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目.形成自己的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迅速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的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教师从这里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会展专业化发展,需要一个系统的环境,既需硬件展馆,更需培育它的土壤——相关行业和各种社会资源再完善。会展作为新生产业,已经以巨大的效益昭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亟待环境的优化,从而走向与环境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发挥高校文科研究优势为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沙似鹏,郭才伯,葛宏波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它的巨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就在于它同时代现实的紧密联系。离开了现实生活的土壤,它将枯萎凋谢;如果不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显示它的...  相似文献   

18.
蚯蚓喜欢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活,可它有一种独特的再生功能,就是将蚯蚓身体的前段或后段截去一部分,将它放入土里,过了一段时间,损伤的部位会逐渐自行修复。  相似文献   

19.
校园里的枸杞花开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不是很香却很灿烂。这花多像孙杰,只要有一块土壤,都会努力地生长,默默地奉献着、坚守着……  相似文献   

20.
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竟有不怕死的植物,不但会走,而且活得还很滋润。苏醒树,生长在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它的行动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有关。当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时,它便扎根土壤,长得枝繁叶茂。一旦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时,它就会自动把根从土壤中抽出来,形成一个球状体,任凭风吹来吹去。当吹到有水的地方时,它又重新将根插入土中,重新生活,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