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构建起了"童心教育"的理论框架,在归还儿童快乐童年的理想坚守中,形成了"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在"童心教育"课程研发中凸显办学特色的个性化;在"童心教育"组织实施中找寻办学特色创建的归宿点;在"童心教育"物态建设中提升办学特色创建的保障度;在"童心教育"成果显现中诠释办学特色创建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2.
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可以达到用日记文化确立学校形象,引领了师生成长,提升了学校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相似文献   

3.
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可以达到用日记文化确立学校形象,引领了师生成长,提升了学校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了亮丽的精神底色。  相似文献   

4.
英山县留守儿童艺术教育学校(温泉镇白石坳中心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和幼儿1223人,专职教师46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具有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30人,中师学历6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确立了“重创新、强发展、扬特色、树品牌”的先进办学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阳光课堂”为主阵地,以英语、寄宿为特色,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改进流动儿童学校的管理,一直被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这也是一个相当复杂、具有很大管理难度的课题。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就地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对流动儿童学校认识不足,教育服务缺位;降低办学标准,多渠道提供就学资源;筹措教育经费,中央与地方成本分担;教育规划困难,教学教学管理难度大;现有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流动儿童就学需求,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制约;教育公平问题凸现,政府决策两难等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以非儿童方式教育儿童的现象。一种是 以非人的方式教育儿童,人们不是把儿童当作植物,进行园丁式的修剪,就是把儿童当作动 物,进行猴子样的训练,或者干脆当作物品,进行工厂化的加工,而忽视了儿童是一个生命 ,是一个人的生命;另一种是以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儿童的教育或者按成人的理性设计安 排,或者以成人的认识方式进行,而忽视了儿童还是一个儿童,是一个正处在成长中的生命 。这种非儿童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泯灭了儿童的个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精神,而且还不同 程度地造成了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形势下,金属专科教育必须找准位置,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创办专业特色。高校管理在形成这一特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形成办学特色,必须注意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43):168-169
尼尔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以"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自由快乐的人"为教育目的,以"给学生权利,让学生民主自治"为管理方式,探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性"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他的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问题儿童"的教育产生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儿童挫折教育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还未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论述了挫折对儿童成长的意义,描述了当前我国儿童挫折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加强儿童挫折教育的建议,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密切配合以共同提高儿童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种“帮教”性质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点是预防性的,因此,在正确认识“留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留守”本身的正面的教育意义,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塑造为一种“特色教育”,通过“留守”本身所蕴藏的教育内容来预防“留守儿童”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另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8,(11):22-23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是由我国现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于1928年的一所名校。80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地践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办学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将“建设童心学校,追求儿童幸福”的教育信念融入到办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在“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成功创新了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精品战略,在专业、师资、实践教学基地、课程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争创一流,打造了品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了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办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办学特色,如何把握特色的定位,是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的定位思考,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实验中学以“办学有特色、校园有特征、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宗旨,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构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做法是:一、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石,确立学校办学新思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多年的办学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和办学效益的困境,必须把握教育发展态势,围绕“办学有特色”这个主题,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一是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观;二是在办学理念上,确立“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18.
"四色教育"通过"四色"的借喻意义,表达和反映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为基础,通过特色鲜明、相对统一、不断生成的实践行动,实现绿色的办学目标,培育理想的教育生态。"四色教育"是具有校本特征与生长性的、具有典型小班教育特质的教育追求与教育设计,包含了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学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它既是南京市汉口路小学小班化办学的鲜明特色,又是学校新的发展阶段的理性思考与愿景构想。  相似文献   

19.
反向融合是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江苏省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开设普通班,招收普通儿童,"聋健合一",让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合适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央教科所授予我校“十五教育部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HA010282)课题实验学校铜牌;同时,经总课题组审议。并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备案.晋江二中的《中学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实践研究》申报立项为总课题的子课题(课题组长为校长蔡金潮),这标志着我校教科研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谈到办学特色的创建.有人说。历史悠久的学校底蕴浑厚。才有提炼“特色”的基础;也有人说,年轻的学校没有桎梏。更容易做到开拓创新,彰显个性。晋江二中办学仅有十三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里。学校走出了一条扎实有效的特色之路。十几年来,学校在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以“科技教育”为主线,力争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可以说.学校十几年的创业史,也是办学特色的创建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