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成为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一、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教师要尊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 相互尊重。教师要尽可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个性特点。只有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才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尊重教师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教学民主。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在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 ,师生会彼此尊重、…  相似文献   

2.
学会赞美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教师不但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营造创造性氛围,培养自主意识1.尊重学生,培养自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情  相似文献   

4.
戴云涛 《考试周刊》2011,(66):209-210
教师要能够接纳、认可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不仅要和问题学生沟通,而且要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里,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思维,这是创建和谐课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舞艳 《陕西教育》2007,(10):81-81
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献出真挚的、深沉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体现一种高度的人格信任,教师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  相似文献   

7.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那何为关注呢?关注的实质是尊重。让我们去尊重成绩优秀的学生容易,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8.
时下,校长们经常对教师说要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这也是当前实施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但是,做校长的在管理中往往只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 ,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有过错的学生 ,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体罚学生 ,不辱骂学生 ,不大声训斥学生 ,不冷落学生 ,不羞辱、嘲笑学生 ,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赞赏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尊重和赞赏中,感受到主体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就必须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课堂上引进倾听机制,这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实践,面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地、朋友式地相处,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氛围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创建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实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采用灵活教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及时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4.
在美术课堂上引进倾听机制,这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实践,面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地、朋友式地相处,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氛围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创建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和赞赏,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去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极其微小的成绩”,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师生做到心理相容的,一名学生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不同他的情感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其主导作用的就是老师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在推进课改的进程中 ,我仍认为这是我们应紧抓不放的“牛鼻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应该说 ,我们身边许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都能做到真情地付出 ,关心和爱护学生 ,这是教育的主流。然而 ,也有的教师由于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在此我说说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事 :   1997年一个春日的上午 ,一群活蹦乱跳的小学生在一位女教师的带领下 ,涌上了一辆无人售票的公共汽车 ,…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观。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是缓解师生对立情绪,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教材展示了教学要求的变化、教学改革的动态、教育改革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实践体会: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以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创设这种“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