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英 《编辑学刊》2002,(1):45-47
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职能化确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有角色.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编辑担负着信息的决策、选择、优化和表现等工作,这一系列使命使得新闻编辑在媒介活动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和媒介特征密切相关的特殊劳动,新闻编辑角色的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地有了一些新的转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社会生活,并由此逐渐产生对信息的需要,从而出现了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新闻道德,作为一种职业规范的意识形态,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补充和更新着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它自从成为社会上层建筑中相对独立的规范类型以来,从未被其他道德因素所取代,相反,它始终在人类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有着极大的权威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闻道德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这种特殊地位,显然是由其自身特有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因此,要揭示和阐明它的这种规定性,就必须从新闻道德的内在运作机制入手,对其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加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凯 《现代视听》2012,(6):29-32
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缺失现象伴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有新的表现形式,在网络时代的舆论审判和网络暴力等现象均与信息被媒介化有关,正确把握媒介的定位和新闻传播的原则将会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社会发挥积极的新闻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各类信息传播极为活跃,并为当今形成了新的舆境。从形成的源头看,新舆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舆论部分,即由新闻媒体发布自采新闻或转发其他媒体的新闻;二是公众舆论部分,由网民借助互联网所建立起的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信息。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岗位趋向饱和,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逐渐显露出日益枯萎的颓势。而既有的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是否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是否符合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媒介化社会,成为事关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生死的关键问题之一。新媒体的概念是动态演进的,每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较之于前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无非是一种介质,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但是在当下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核心,以多媒体和交互式为最显要特点的"新媒体"面前,从前所有的媒介形态都只能称为"旧媒体"或者俗称"传统媒体"。正是在这种全新媒体的语境下,似乎有一种反应过度的现象,即认为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应当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往往传播着两种信息:表现物质特征的客观信息和表现精神属性的主观信息。这两种信息,就是平日大家所说的新闻既报道消息又传播意见的两种功能。换言之,新闻一身兼有传播消息和意见的双重功能,这就是新闻的双重性。新闻的这种双重功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所传播的消息是具体的、可感的、有根有据的事实,从信息质量说,这是一种显性信息;而它所传播的意  相似文献   

8.
通常来说,大众对于相同的事物的判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对这些判断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种价值判断被大部分人所认同,那么我们就把这种价值判断称为主流价值观。然而,由于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渐渐弱化了新闻传播的深度,致使新闻所承载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受到很大阻碍。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一下如何实现主流价值观在新闻中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9.
通常来说,大众对于相同的事物的判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对这些判断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种价值判断被大部分人所认同,那么我们就把这种价值判断称为主流价值观。然而,由于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渐渐弱化了新闻传播的深度,致使新闻传播所承担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受到很大阻碍。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以下如何实现主流价值观在新闻中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0.
娱乐功能在大众传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社会,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本文在分析娱乐新闻与新闻娱乐化关系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王宝强事件"所带来的新闻娱乐化的影响,希望对于实践中处理新闻传播可能出现的娱乐化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新闻表达分化出一种新的"词化"传播取向。本文旨在描述新闻"词化"传播的六种类型,并从社会背景和词语属性两个角度考辨其内外成因,阐析新闻"词化"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讲述道理,将电视内容"故事化"、"情节化",以受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一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运用,与电视媒体自身的调整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新的倾向和走向。以故事的形态传达新闻,在追求栏目故事化倾向的同时必须要警惕庸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新闻是什么?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变动了的或变动着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新闻通过不同的载体(媒介)传播,最终被我们(受众)所接受。电视是一种信息载体。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大多数人观看的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就是凭借电视媒介传播的新闻。而在这些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电视消息新闻"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词化"传播,是指借用单词或词化短语概括其被传播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它系公共表达中简化言语、活跃交流的传播取向,它比新闻导读和标题新闻更简单,具有广阔的新闻符号消费市场。1.提高信息的社会关注度。在网络海量信息传播中,使用简洁凝练、充满新鲜奇异效果的词语新闻更容易吸  相似文献   

15.
从"网上声誉管理"看私信息传播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秦 《当代传播》2011,(1):32-34
随着大量的私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分享和传播,一种新的行业"网上声誉管理"应运而生.这个产业的巨大商机,来自于web2.0时代和SNS网站盛行所造就的私信息传播危机.本文试图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娱乐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传播现象.本文从分析新闻娱乐化的产生背景和客观现状入手,指出了新闻娱乐化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度"的把握的重要性,对如何把握新闻与娱乐的"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郑伟国 《传媒》2001,(11):54-55
按照常理,对于本行业内的新闻事件、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行业报应该最先捕捉到信息并予以报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发生在本行业内的事却往往被其他新闻媒体抢先发布,而行业报却无动于衷或者是放"马后炮".舆论监督中这种"近水楼台不得月"的现象,在行业报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滕锐  张平 《传媒》2021,(20):94-96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形态,彻底革新了新闻生产理念与舆论传播生态,构建出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的"四全"新闻舆论传播体系."全程"媒体实现了新闻全程的媒介参与;"全息"媒体创新了新闻呈现的表现形式;"全员"媒体优化了新闻生产的资源联动;"全效"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精准效能.体现出新闻舆论与媒介资源的互通互融,是实现新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顺应当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和观众接受的需求,电视新闻界出现了这样一种节目制作理念——新闻故事化叙述,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它实际体现为“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这种电视新闻故事化现象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一种变革,在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新闻故事化叙述的做法其实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