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心的教学特色。以辅助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实践平台为主体,构建了多层次、递进式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和三梯度、"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大学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构建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出了解决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共享与使用问题的一种思路,并对支持多模式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构建大学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构建网络教学环境的两个主要问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出了解决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共享与使用问题的一种思路,并对支持多模式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箭炮兵器结构与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VB和多种类型的仿真类资源,构建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体系。综合运用三维仿真、二维动画、数值仿真等技术,开发了涵盖用途功能、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过程、装备操作和技术勤务等内容的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该平台应用于火箭炮指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关于网络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网络学习环境包含适应各地使用的信息传输网络 ,完备的教学平台与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及完善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全国电大系统不仅为建立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 ,而且基本具备了利用数字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宽带传输平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条件。中央电大业已加快了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中媒体资源可分为五大类 ,建设多种媒体资源需注意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221-224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有效降低实验成本、扩大受益面、解决优质实验资源共享等问题。文章从分析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背景和意义入手,结合大连医科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经验,围绕自主学习平台、4A网络教学和数字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结构内容、系统功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课程到专业的网上课堂建设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程学习者需要网上教学平台提供丰富、开放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与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宁波电大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网上课堂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从教学信息平台向教学交互平台、从课程教学平台向专业教学平台的转变,初步创建了基于网络的专业学习环境,为激发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远程学习者的专业素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教育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重构装备制造及自动化实验教学体系。在装备制造及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建设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机械系统构成原理构建虚拟仿真实验体系,以企业的技术业务流程整合教学资源,以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开发实验教学项目,形成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以"时间、空间、资源"三维共享为目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服务于新时代要求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呼吸系统实践教学效果,提出大叶性肺炎及其诊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案。基于成都医学院在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开展呼吸系统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实验。该项目建设包括资源建设、流程建设、内容建设、平台建设和共享服务建设,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基础与临床有效衔接,开辟了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和行业特色为背景,结合船舶工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介绍了船海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特色,重点介绍了网络交互式虚拟船厂仿真教学与考核平台、虚拟散货船仿真教学系统、半潜平台动力定位仿真系统等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以数字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凸显船海行业特色、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及校企合作助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发展三面总结中心建设成效,为其他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应用为背景,阐述了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策略,介绍了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成果,探讨了"1个流程、4个层次、6个要素、8个结合"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以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可为多门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课题研究、通识课程与科普教育、国外专家课及专业认证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级机务维修仿真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并从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资源开发质量标准、经费运用、教师能力建设、开发团队建设、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建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以实现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并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在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关资源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全校电类课程实践教学公共平台,从实验、实习、课外创新与网络共享等方面,对各类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作了介绍,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建设,虚实互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远程实践教学是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远程实践教学是借助于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实验室、虚拟实习、网络虚拟设计等平台和技术开展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是远程开放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试金石,应该坚持协作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理念。学习者、教师、学生任务、学习资源与环境、实践过程是远程实践教学的五个核心要素,它们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动态联合体。远程实践教学的支撑环境建设需要从远程开放实验系统、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技术支撑等方面着手。远程实践教学将有力推动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仿真在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关资源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全校电类课程实践教学公共平台,从实验、实习、课外创新与网络共享等方面,对各类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作了介绍,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建设,虚实互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带来了挑战。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虚拟仿真—开放性实验平台",构建基于"学生—网络—教师""理论基础—虚拟仿真—创新实践"模式的多维"中药制药化学"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主题实验设计、课程联合培养,调整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实验教学质量,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网络通信、数据库和仿真模拟等技术,将实践教学基地中各类资源有效重组,可以实现基地资源信息化管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发信息管理平台,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数字化制造实训车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技能、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益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201-204
以国家系列政策为出发点,阐述了"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从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工艺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实践表明,"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植物学虚拟实验平台结合了虚拟显微镜系统、植物识别系统、植物学数字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4个功能模块,系统地整合了植物组织解剖、植物类群分类两部分实验教学资源。平台首次将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应用于植物组织结构观察和植物分类识别鉴定的实验教学,各教学资源既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又能贯穿植物学实验技术的整个过程,可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灵活组合,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需求。通过该平台的应用,不仅扩充了教学信息容量,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动了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出发,具体探讨了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思路,实现模式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南大学工程力学动荷载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和实验条件不足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国家目前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视,分析了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载体选择、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选择、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模块设计及具体的模块实现技术四个方面开发了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动荷载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