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三大新使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服务世界各国发展并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促进中外语言交流与推动中文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并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三大使命,需要制定国际中文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步走战略,三阶段规划,服务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各国广泛合作、差异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全球体系,构建国别区域中文教育学科体系,设立国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项目,大力发展虚拟空间中文教育,启动中文教育薄弱国家支持项目,推动中文师资“走出去”培养等十项行动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35年使中文成为一门普遍教授的语言;中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使中文成为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远景目标是使中文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是新时代促进教育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也是我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国际竞争力人才,促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2020年6月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深化教育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广西与柬埔寨合作开展高职教育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论述柬埔寨社会经济复苏和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以及职教国际合作领域竞争激烈和广西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面临新课题等挑战,探讨如何提高广西与柬埔寨合作开展高职教育工作成效的策略:加强政府统筹部署,完善桂柬职教国际合作发展体系;加强“走出去”内涵建设,建立特色海外办学基地;加强桂柬青年人文交流,丰富广西特色“中文+职业技能”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全球疫情蔓延下的教育生态危机、布局结构失衡下的发展空间危机、学科体系建设下的人才供给危机、教材同质化下的课程资源危机。在国际社会正在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发挥好语言文化在促进“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跟进”回应本、硕、博学科体系建设,以“合作发展”搭建世界文明交流平台,以“融通中外”构建国际中文话语体系。国际中文教育要在变局中开新局,需将自身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互联互通、合作交流、共建共享为根基,打造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在服务我国强国战略方面具有八大功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助力我国国际传播本土队伍建设,推动当代中国本土化阐释;培育知华友华力量,助力构筑国际统一战线;赋能国际技术人才培养,助推科技与产业国际合作;改善国家形象海外认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公共外交;促进华侨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增强海内外中华民族凝聚力。基于此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6条路径:科学制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大力度推进中文课程纳入各国国民教育体系并启动标准体系支持项目;推动虚拟空间国际中文教育加快发展;加强中文教学资源的精准化、数字化建设;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着力培养各国高层次本土中文人才;大力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院校要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好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走特色办学之路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博士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科背景多元化,选题内容相对集中;二是国际学生关注语言对比的比例高,区域国别特征显著;三是部分论文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学术规范亟待加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加强以中文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研究,重视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推动专业学位建设、加快构建跨学科的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操作系统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一)双语教学对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办学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大学之间校际交流和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学生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国学生应具有熟练应用国际通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联合办学的学生能尽快适应国外学习和生活[1]。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课程中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英语是一门最重要的世界语言,是国际间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已经成为保障广西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重要措施,对广西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广西高校的知名度不高,高校教育质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趋势,国际合作办学层次不高,国际合作办学的影响力需要提升,因而需要建立管理机制、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必须以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开放工作大局为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不断丰富其发展内涵。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年,我国将通过打造教育交流合作新局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优化出国留学服务,打造国际留学中心,开发国际一流教育资源,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全球布局,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和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高我国的教育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俄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为中俄教育交流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中俄教育交流合作在跨境留学、政产学研合作、高校资源整合联合办学等层面都保持高水平的战略沟通和协作,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如中俄联合办学呈现地域聚集性特征、资源互补性不强,留学人员选择专业单一化、存在语言障碍,政产学研合作缺...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要求职业教育顺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开展境外合作办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尚存在层面较低、政策依赖度高、缺乏校企深度融合和长期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项目建设实践,提出联合中方企业、中方院校和外方院校,采用“校校企合作”共建国际学院的模式,能够满足三方发展需要,提升办学合作水平,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与长期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作共赢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1981年7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以“非官方”形式促进中外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全国性组织,也是当时唯一具有开展中外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资质的全国性行业组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间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各种涉外工作机构业务发展迅速.各地方和教育单位均依法自行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许多境外机构也直接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角色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解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发展历程、所发挥的作用和当前的工作等.我们采访了本杂志的顾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博士。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都面临在非洲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任务。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与非洲相关的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双方的合作可分为正式合作和非正式合作两种主要类型,正式合作已形成机制,效果易测,数量较少,非正式合作没有形成机制,效果不易测,但数量较多。研究建议,巩固和健全在语合中心领导下的合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的合作原则,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和职业教育标准的建设和融合,强化在非洲重点国家和领域的合作,继续支持“正式合作”,鼓励和研究各种“非正式合作”。研究认为,未来“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非洲中文教育发展的支流,职业教育机构将是双方合作的主体,“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将由“外源性”走向“内生性”,双方合作的潮流是长期的,合作机制和方式是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跨国化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开始在我国出现并不断壮大,目前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中外交流日趋紧密的今天,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合作办学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正向更广阔的领域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和合作办学存在的无缝对接问题,以我院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工程学院合作办学为例,从专业课教师在合作班教学的差异入手,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有效化解挑战的方法,在学校和学院政策支持及教师个人努力的综合作用下,化挑战为机遇,形成良性发展。同时,针对中外双方的教育特点,构建一套适合于学校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凸显机遇,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各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积极进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形成了对我国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补充。因此,高校要积极树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平时多加强中外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进而形成对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有效的促进。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社会,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开发价值得到了非常明确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为打造人力资本提供了更多选择,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合作办学等都是人们寻求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事业全面发展,以“出国留学”为主的合作与交流局面已逐渐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格局.单方面主动寻求合作逐渐转变为双方、多方商谈合作,我国对国际教育事务的参与度在增加,影响力在提升。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事业广泛和深入的开展,对人们的教育选择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更多人开始关心有关教育合作与交流各种事项的开展情况。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对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比较全面的了解,本刊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进行了专访,张司长在访谈中介绍了我国目前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一些情况,并对人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和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加速发展的背景,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从学生交流、师资培训、课程建设、科研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国际化在社会中不断变革,具有文化特色的国际合作交流愈发频繁.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挑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区域文化特点,主动抓住政策供给的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资源,通过多元化的科学路径推动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