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昭之 《中国记者》2020,(1):126-127
2019年11月22日傍晚,宋振平老师走了,有新华社总社的同事在朋友圈里怆然写到:这个冬天有点冷!又一位新华社记者走了……宋老师离世的消息确实来得比较突然,从2019年春季他确诊患病后,分社同事们曾多次探望他。宋老师一直是一个非常乐观勇敢的人,多次的化疗让我们每一次见面都感觉他消瘦了一圈,但他却总是很高兴,总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继续下乡采访发稿了,每当说到要返回工作岗位时,他双眼中总是闪烁着亮光。这种神采我很熟悉,在我见过的很多新华社记者的眼中都能看到这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守。  相似文献   

2.
新闻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反映,是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的直接表现。要写好新闻人物,一定要在新闻人物语言上下功夫。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他还说:“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老舍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必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的语言,才是真实的,生动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在人物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正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往事(六)     
往事(六)吕齐在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访问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我总是努力挖掘他们的故事,尤其注意主人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因为这些“怎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殊性。在我访问各类人物时,我喜欢大把大把地抓属于他的材料,语言的、文...  相似文献   

4.
诗的“色彩”近日接到一位中学生寄来的诗稿。除题目用蓝水钢笔书写外,其下三节诗,分别用红笔、黑笔、绿笔书写。据信上介绍,原来他看到某杂志上有一则作家轶事,介绍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写作时有一个习惯:当写到激情洋溢的段落,便用红笔;写到凄凉沉痛的段落,便用黑笔;写到田野,树木,便用绿笔……故深受启发! 他说:我用这种办法来增加诗的“色彩”,不知会不会使读者有所触动呢?  相似文献   

5.
唐寅(唐伯虎)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更是尽人皆知,耳熟能详,且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正像德国作家舒尔茨(Gerhard schulz)在他著的<诺瓦利斯传>中开篇写到的:"对一个诗人的流行看法象诺瓦利斯这样受到偏见如此巨大的影响,这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6.
人物专访,是通讯中的一种,大都是以写人物现场谈话为主要内容的。这是它同写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的一个明显区别。人物专访以“谈话”为主,但又不能总是让被访问者说、说、说。从开头到结尾,如果都是“他高兴地说”、“他激动地说”、“他略沉思片刻接着说”,……那就不如干脆写一篇讲话纪要,岂不是内容与体裁更协调一些(?)! 医治一些专访单纯写“谈话”的毛病,方法就是:把“谈话”与“描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阅读报纸,收听广播,常常遇到一些千篇一律,毫无特点的人物语言。例如: 某人做了好事受到赞扬时,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人民群众感谢做了好事的解放军时,一定是说:“解放军真比亲人还亲啊!”勤劳致富的农民谈体会时,总会说:“都是党的政策好啊!”事实上,人们的身份、性格、职业、经历、年龄、生活环境等不同,都影响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8.
蜚声文坛的徐迟写周培源的报告文学时,开始从周培源的30年代写起,依次写到70年代,写完第三稿还有23000字,认为无法再短了.后来他借鉴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的写作技法,即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重点写周培源的一个晚上,扼要地补叙他的经历,结果只写了7000字,而且文章更精炼,重点更突出.可见,古文中有许多写作艺术值得我们借鉴.吴晗同志在《答〈新闻业务〉记者问》中说:“许多优秀的古文,记录了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思想见解,表现了很高超的文学艺术技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初到南德小城H时,我的德语口语不太好,就去一家美国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是做冷饮。和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个叫马可的高个子男生,有二十八九岁。他负责烤牛排、炸洋葱圈之类的工作。客人少时,我们就在一起聊天,他的英语非常纯正,但却坚持用德语跟我说话,他说:“你要多锻炼德语。”我说得很慢,他总是能耐心地听完,并不时纠正我的读音。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了的语言俄罗斯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曾说过:“我们的感情是被生动的形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概念所引起的。”这位作家谈的是文艺创作,但是对我们新闻人物的写作,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记者笔下的人物应当是“活的”,“生动的形象”。一篇人物报道,只有记者笼统的叙述、介绍,或者只有“我说”、“你说”、“他说”之类,这样的写法,人物是活不起来的。文稿里根本没有形象,“生动的形象”更是无从谈起了。而采用了体态语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笔下的人物手托  相似文献   

11.
采访娄底市档案局局长王恬波时,他总是说,我这个人很平凡,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如果说有点成绩的话,那是集体的功劳,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我们找局里的同志座谈了解时,当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发现他并不平凡,他的工作业绩突出,他在档案系统的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12.
初到南德小城H时,我的德语口语不太好,就去一家美国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是做冷饮。和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个叫马可的高个子男生,有二十八九岁。他负责烤牛排、炸洋葱圈之类的工作。客人少时,我们就在一起聊天,他的英语非常纯正,但却坚持用德语跟我说话,他说:“你要多锻炼德语。”我说得很慢,他总是能耐心地听完,并不时纠正我的读音。  相似文献   

13.
明代周臣是一位善画山水人物的著名画家,但是他的成就总是不如他的学生唐伯虎。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看来读书对绘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新闻写作来说,也是如此。在目前的记者队伍中,缺少书卷气甚至不读书的并非个别人。有些记者很少跨进书店大门,很少能够坐下来读一些书,这固然同工作繁忙有关,但毋庸讳言,  相似文献   

14.
祖国语言的丰赡富足,给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因此,“得体”就成了人们遣词用句所追求的较高的境界。这里说的得体,是指把话说得恰如其分。通俗点说,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哪山唱哪个歌”。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贾府里太太小姐公子哥儿,那呼之欲出的形象,哪一个不是主要得力于作者赋予他们的十分得体的语言? 通讯中的语言,通常是由两大板块组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因此,人物语言是否得体,便成了维系通讯成败的重要柱石。可是,时下读到报纸上的某些通讯作品,常常令人摇头叹息,归结起来可算一种通病,就是人物语言失当:男女老  相似文献   

15.
夏衍同志1947年在香港《华商报》当编辑时,曾写过一篇题为《做厨子不易》的短文,当写到一个称职厨子的职业精神时,他说:“作为一个厨子,重要的还不止于技术,而应该还有一个心术问题,不偷工减料,不懒得出去采办,不随意买些烂鱼臭肉乃至有毒的东西来伤害主人的健康,这是作为一个厨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细节”作为对某一具体的场面景观、人物言行、事件发展的细致描写,是“形象反映”的重要手段,在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恩格斯在解释“现实主义的意思”时,首先强调的就是“细节的真实”;俄国作家左琴科说,他“确信,即使不说小说细节决定一切,那末,说很多东西取决于细节是可以的。短篇里不可能把什么都写到,因而短篇的力量就在一些细节上了。”有人比  相似文献   

17.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18.
不失时机     
半年来,T县档案局李局长总是愁眉不展.此刻,端着饭碗的他漫不经心地把视线转向电视屏幕,实况直播: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省委书记正在讲话.他想着要用心听,总是听不进去.忽然,有一句话打醒了他,省委书记说:"在不少方面我们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步子更快些,遗憾的是,我们失误了.20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输出一杯水,先得积蓄一桶水。教育者自己先要受教育。鲁迅和别人通信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的,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要不然,输出多而输入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就是力量”——胡愈老主编的《知识丛书》,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都印上培根这句箴言。那是在一九六一年,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国家正默默地吞嚼着“大跃进”孕育出的苦果。此刻我已记不得这句箴言是胡愈老自己提出要我加在每本书上的呢,还是我或者王城(文化部出版局一处处长)向他建议的;但无论如何,这个决定是胡愈老作出的。这也符合胡愈老当时的想法;甚至可以说,完全符合胡愈老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愿望,是这位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智者毕生最大的愿望。胡愈老不止一次跟我说过,我们搞出版的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最广大的群众传播知识。他特别叮嘱我,在发展学术著作的同时,不要忘记普及读物。在他掌管出版工作的两个时期(即在出版总署和文化部担任领导工作的两个时期),他跟我或跟我们几个人闲谈时,总是说,发展学术著作当然很重要,但是出版家在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组织传播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他说,学术著作除了传播机关去组织之外,还有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去督促,可是普及读物却只能靠出版机关去组织。他还提出要鼓励专门家去写通俗性蚵普及作品。他说,已经获得一定知识的人,他就有义务去传播知识,普及知识;达到高水平的专门家,更加要把他所掌握的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