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姚雅丽 《广西教育》2006,(3A):19-19
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强调情感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唤醒学生心灵,让学生体味生命关怀、感受生命的最佳途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生命的价值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杨高鹏 《成才之路》2010,(27):100-100
情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灵魂。重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必须,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初中生年龄较小,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然界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蓄着探究社会、自然、人类种种奥秘的热情与冲动,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并利用学生的情感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突出情感性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语文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育必须有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是学生理解语文的催化剂,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情感呢? 首先,良好的职业情感是教学情感产生的基础。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想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深厚情感,就必须对该职业有深刻的认识。既要充分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又要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样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自觉地更新教育教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功用不仅涵盖听、说、读、写,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顾及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愿,同情他人的不幸,培养担当意识,树立强烈责任感,这对语文教学而言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6.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应是培养健康积极情感的主阵地。许多著名的语文教育教学专家更是以情感教育为宗旨,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加强对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中情感智慧的缺失已成为限制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人格培养,师生的和谐交往,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要改善欠发达地区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中教师情感智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呼唤人格教育,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人格教育。因此,人格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归宿,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首先,从语文写字这一简单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会要求学生作业须整洁、美观并按时完成,学生如能遵照教师的要求去执行,必然会逐渐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如注重仪表、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等。注重仪表的人给人以庄重、自尊的印象,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严于律己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9.
自新中国成以来,我国教育蓬勃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更是承担着基础语文教学的重任。随着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以及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诗歌教育也逐渐展现出教学深度有限、缺少情感价值体现、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重视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价值,采用有效措施来提升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水平。本文分析研究了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价值及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人云:文以载道。写文章是有目的的,这目的在于教育他人,"文似看山不喜平",借助中学语文课堂,借助课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师者有心,书中有情,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流淌,就一定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扉,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让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流淌呢?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教育的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行愉快教学。语文教育学认为,语文学科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围的语言文字,而且还要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行为方式与思想情感的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育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以此来完成教学的目标,因为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有效运用语文教学中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探讨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并对其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情感,尤其文学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欣喜的情感,成为学好语文的诱因。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之外,还应充分注意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加强语文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然而现行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不令人满意的,本文将针对这一语文教育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灿 《考试周刊》2007,(29):45-46
情感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话语朗读、表情姿态、讲述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情感式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国际上,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了下一代生活的美好幸福,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使学生的智力与情感和谐发展。学校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个别心理辅导等)进行,二是在各科教学中融汇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中,语文科有较多的情感内容,更容易发掘非智力因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己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深化,教学实践的深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将会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的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以期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情感目标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作者的感情,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