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乙酸乙酯水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上讲酯的水解性质时,演示乙酸乙酯的溶液分别在中性、酸性、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比较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与否及水解程度如何。反应物分别盛于敞口试管中,经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靠鼻子闻乙酸乙酯气味浓淡或有无来得出结论。我认为上述做法不足之处有三点:一是乙酸乙酯沸点只有77.15℃,若水浴温度超过该温度,则敞口试管中酯易挥发掉而误认为发生了水解;二是若水解时间不足,则酯在酸性环境下与中性情况下靠耳闻气味不易区分;三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闻气味浓淡受时空限制。笔者进行了如下改进。①用胶塞塞紧试管,使酯的溶液与…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教材中用乙酸乙酯的水解作为酯类水解的演示实验,教材通常采用闻乙酸乙酯的芳香气味,根据气味的浓淡来判断酯水解程度的方法。许多教师按此方法进行教学,却效果不佳。为此,许多一线教师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改进实验,其中大多数是将酯层或水染色,通过视觉观察酯层或水层高度减少的现象,来增加演示实验的直观性。但同时也存在分辨率低、不能使全班同学获得明显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化学>(2002年人教版)第二册第168页的演示实验6-11,是利用相同量的乙酸乙酯(6滴)分别在5.5 mL的水、酸、碱三种液体中进行水解,通过闻乙酸乙酯的芳香气味,根据气味的浓淡来判断酯的水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乙酸乙酯水解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最大,酸性条件下次之,中性条件下最弱的结论。按照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154面所述,经过多次实验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为:①乙酸乙酯取量太少,致使乙酸乙酯无论是在碱性条件下还是在酸性条件下都有可能全部水解,不利正确结论的得出;②实验采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使全班学生都获得明显的现象;又由于嗅觉的适应性,会使学生造成乙酸乙酯的碱性、酸性、中性介质中水解程度没有什么差别的错觉。故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化学》(2002年人教版)第二册第168页的演示实验6-11,是利用相同量的乙酸乙酯(6滴)分别在5.5mL 的水、酸、碱三种液体中进行水解,通过闻乙酸乙酯的芳香气味,根据气味的浓淡来判断酯的水解程度。该实验现象不明显,说服力不强,演示效果不好,主要原因:①查资料可知: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为8.5g/100g 水,密度为0.901g/mL,故6滴乙酸乙酯有可能溶解在5.5mL 的蒸馏水中;②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5℃,而实验要求的水浴温度是70-80℃,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气味可能因挥发而消失;③在无机酸或碱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有一个验证乙酸乙酯水解规律的演示实验(高二课本第175页实验6-11)。课本要求通过闻气味来判定水解程度的大小。但在实验操作中效果不理想,原因有两点:①直观性太差。只能通过几个学生闻到气味,或观察到现象,然后再转达给其他同学,而大部分的学生既看不到,又闻不着,实验效果大打折扣。②气味的大小难分辨。将乙酸乙酯倒入试管,就必然会挥发并部分粘到试管内壁上,即使用氢氧化钠做催化剂水解彻底的试管也能闻到强烈的乙酸乙酯气味,加入稀硫酸和水的试管就更难分辨。为解决实验直观性差的问题,就想到既然乙酸乙酯和水互不相溶,如果根…  相似文献   

7.
中学常用乙酸乙酯的水解演示实验。乙酸乙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在纯水和通常的无机酸、碱溶液中也呈无色透明状。按照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试验修订本)中所述,采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分乙酸乙酯在不同介质中的水解程度,经过多次实验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实验借助嗅觉来区别酯的水解程度,对于在酸性、中性中的水解情况分辨力低,不具有说服力,并且不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获得明显的体验;其二,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醇的特殊气味也会对人的嗅觉造成干扰;其三,课本中所用乙酸乙酯的用量较小(仅加入6滴),若时间控制不当,则在酸性、…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关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按照教材的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火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演示,笔者发现该操作存在如下问题有待改进。①实验演示效果差,不能使每位学生感受到生成乙醛的气味。②通过闻气味的方式来证明有乙醛生成,  相似文献   

9.
乙酸乙酯水解实验的改进四川重庆巴蜀中学(630013)刘怀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130页,关于酯在有酸或碱存在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实验5-8],按其效果—“乙酸乙酯的气味完全消失”,“还剩二点乙酸乙酯的气味”,“乙酸乙酯的气味上宝空大变化”.这种凭借...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酯的重要化学性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水发生水解反应。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也是吸热反应。为了说明酯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水解程度,高中化学新课本(试验本)第二册(Ⅱ)第223页上安排了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7~11)。若按实验7~11所述的方法实验,存在以下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实验海南省琼山海南师院(571100)李雄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乙酸异成酯的合成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具有如下优点:酯化装置和操作简单、需时少、成功率高;反应物之一异成酸气味奇奥,而产物乙酸异成酯则具有比乙酸乙酯更加浓郁的水果香味,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12.
《高级中学课本 (必修 )第二册》中关于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设计 ,存在以下问题 :1 .用闻气味方法鉴别反应后剩余乙酸乙酯量的多少 ,难以把握 ;2 .加入乙酸乙酯量 (6滴 )太少 ,一方面乙酸乙酯部分溶于水 ,另一方面水浴加热时乙酸乙酯大部分蒸发 ,真正水解的很少 ;3.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差别不大 ,演示效果差。笔者经过反复实验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 ,改变药品量 ,克服了课本中实验的不足 ,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具体如下 :1 实验步骤及现象1 .1 取三支试管 ,分别编号。向一号试管中加 6mL蒸馏水 ;向二号试管中加 3mL水、3mL稀…  相似文献   

13.
各种气味     
大眼亮亮和泡泡领着小狗出去溜达。“赶快去撒尿!”亮亮拍拍小狗。“路上,这只狗几乎要闻每一个它认为可以撒尿的地方,为什么狗要到处闻一闻?”亮亮对泡泡说。泡泡回答:“一只狗去闻其他狗的尿是很正常的事。让我们来做个实验,找一找街上有哪些气味。”城市的一条街道是不是所有的气味都相同?1.在路上散步时,记住每个不同的地方:灯柱、篱笆墙、铁栅栏、嵌板、木门……2.走到每一处都停下来闻一闻,你所碰到的每样东西的材料是什么味道。最初两次的气味可能相似,但你会发现后面的东西气味不同,因为你的嗅觉开始得到训练。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气味…  相似文献   

14.
淀粉水解实验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水解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演示多糖性质的一个实验,主要说明多糖水解后可生成葡萄糖,并证明葡萄糖的还原作用,实际上淀粉水解的条件不仅仅限于酸催化水解,那么在哪种条件下水解的效果最好,最适宜于进行学生或演示实验,这里可以用正  相似文献   

15.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71页的一个演示实验。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认为,本演示实验装置(见图1)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一种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另外,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遭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可见,这个实验的教学要求贯穿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所以教学中必须做好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7.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是探究乙醇性质不可或缺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乙醇的性质,加深对"脱氢型"氧化反应的理解。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红热变黑后插入无水乙醇中,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并闻气味。该实验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验证产物乙醛,但乙醇的气味对其会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8.
你见过昆虫也能闻气味吗?在昆虫的头部眼睛的上方.有两根“须”,这就是昆虫的“鼻子”。昆虫学家称它为触角,昆虫就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  相似文献   

19.
教《怎样认识物体(一)——水》一课时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在教给学生闻、尝物体的方法后,让学生亲自闻一闻,尝一尝自己带来的水有没有气味和味道。学生闻尝后纷纷举手,一个同学回答说水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有的同学却说水有甜味、也有的说水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面  相似文献   

20.
初接触到化学,同学们往往突出表现为三方面的感受:新、疑、怕。“新”是对新学科表现出的新鲜感;“疑”是指有许多疑问希望能在化学学习中得到解决;“怕”是怕化学难学。其实,“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只要乘着那股新鲜劲,带着渴望得到解答的疑问,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化学是很容易学好的。下面就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同学们学习化学时参考。一、重视实验多动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初中化学实验分为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