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9.什么是组合?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是怎样组合起来的?采取一定的方式,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语言单位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这种现象叫作组合。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词和词可以组合成  相似文献   

2.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组词成句的规律就是语法。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都是有规律的,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的。语序和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二、语法的特点 一是概括性:一种语言的语法是从具体语言的词、词组、句子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的特点。二是稳固性;语言三要素中,语法的发展变化最为缓慢。三是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法,有不同的特点。 三、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自觉地掌握语法规律,以指导语言实践。 四、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 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是:语素、词、词组和句子。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2.词: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  相似文献   

3.
区分词和词组是我们学习现代汉语的一个难点。由于汉字是一个符号记录一个音节而不是记录词,并且词又不实行连写,所以词与词组的界限就特别难以区分。况且现代汉语不少由单音节构成词的实语素,既能作为语素构成合成词,又能作为词构成词组,因此一些构成材料一致或组合方式一致的双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词组 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语法单位。要注意认识到:词与词的组合是靠“词序”和“虚词”两种语法手段实现的,词组和词一样具有造句功能。 (二)词组和词的区分 从概念上和从结合程度上两个方面来区分。 按:词组和词较易混淆的是组合方式相同的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词组和双音节合成词(如主谓词组与陈述式合成词、述宾词组与支配式合成词、联合词组与联合式合成词等),并应着重从结合程度上寻找二者差别的标志。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指出:“拿到一个双语素的组合,比较省事的办法是暂时不寻找有无作为一个词的特点,而是先假定它是词,然后看是否有别的理由该认为是短语(即词组——引者注)。”这的确是一个既简捷又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辨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如下四种方法。 1.语义法语义法就是把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拆开,分析它们的含义,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用这种方法容易分辨偏正式和并列式的合成词。如: 第一组:红旗春耕壁画内部驼毛深入这组词的特点是,第一个语(词)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限制第二个语素。如“红旗”的“红”是从性质的角度来限制“旗”的;“春耕”中的“春”是从时间上修饰“耕”的。这组词用语义法解释可以判断为偏正式合成词。第二组:语言智慧思想群众树林脱离这组词的特点是,两个语素在意义上完全并列,可以互相解释。如“语言”中的“语”和“言”,两语素在意义上差不多,都同“说”有联系;“脱离”中的“脱”和“离”,语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这组词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单纯词和合成词两方面分析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单纯词的词义是构成单纯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但构成单纯词的语素之义不一定都是单纯词的词义,词和语素的义项在数量上是不平衡的.而这种不平衡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不存在.合成词的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组合和融合两种.同时分析在语素多义的情况下,词有可能是多义的,也有可能是单义的.  相似文献   

7.
成语,历来的教材都认为是词与词的组合,属于固定词组。但近年来,由于语素概念的引进,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成语是一种语素的组合(见张志公先生主编《现代汉语》82年版上册,154页)。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以下新问题:成语的组成成分是语素还是词?成语是词还是词组?  相似文献   

8.
汉语单音节语素构成合成词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变异现象,而且还相当复杂。研究这些现象,并找出其规律,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语素的性质、了解词的构成特点都会起到一定作用。汉语单音节语素在其孤立、静止的状态下,无所谓变异。只有当它与别的语素组合时,才可能产生变异。细究其变异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情形。  相似文献   

9.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在意义搭配合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作为一个临时性的整体,活跃在句子之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语言单位,就是词组。词组不同于词。词是语素组合起来的,词组是词组合起来的。但词除了“实素”跟“实素”组合起来的“并列式”“动宾式”“偏正式”“主谓式”“后补式”等合成词外,还有加词缀(前缀或后缀)的结构类型,词组里却没有这种结构类型。但是,词组里却有“实词”跟“虚词”组合,比如“‘的’字词组”“‘所’字词组”“介词词组”等,这又是合成词中所没有的形式。词组也不同于句子。词组不能表达一个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73面: 语法、并列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成为短语(也称词组)。短语的构成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朋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亲戚朋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短语……  相似文献   

11.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词与短语的组合方式、结构类型基本相同,导致不少同学无法从外在形式上来辨别它们,特别是合成词和词组在组合方式上常常让同学们容易出现混淆。比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初中第二册中:词组分为:“并列”、“偏正”、“动宾”、“动补”和“主谓”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一)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73页在介绍《并列短语》时说: 词和词组合起来,成为短语(也称词组)。短语的构成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朋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亲戚朋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短语;“广场”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广阔的场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偏正短语;“管家”是支配式(动宾式)合成词,“管理家务”是动宾短语;“认清”是补充式(动补式)合成词,“看得清楚”是动补短语;“自信”是陈述式(主谓式)合成词,“自己相信”是主谓短语。因此,只要掌握了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就不难理解各种短语的构成。 这段教材所引用的“语素”概念,教材中并未介绍,学生并不了解“语素”是一个什么东西。用这种学  相似文献   

16.
一、短语和短语的分类 (一)短语的含义 短语一般是指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而语意比词更为复杂的语言单位。作为语言单位,它比词大而比句子小,常用来作句子的一个成分。短语在汉语五级语言单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吕淑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说:“汉语里语法范畴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从语素到句子,如果说有一个中间站,那决不是一般所说的词,而是一般所说的短语。”他认为:“把短语定为词(或者语素)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象特别合适。” 短语,有的叫词组,有的叫结构,有的两者兼而称之,实词与实词组合称为词组,实词与虚词组合则称为结构。一个科学术语  相似文献   

17.
词语的积累和复习,学生常常感觉是难事和苦事。一是嫌词语数量多,二是怕词义不好记。教师们对此也有同感。但大家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还是有的。从大量词语中抽取语素;从众多语素中抓住重点语素;以语素为基础,结合合成词和词组的结构,领会词和词组的含义;以语紊为线索掌握词群。这在词语教学中早已是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指导学生采用这套方法复习词语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语,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偏正式合成词是以后边的语素为主,前边的语素修饰、限制后边的语素构成的一种合成词。本文为叙述方便,称前边的语素为“偏”,称后边的语素为“正”。 有的偏正式合成词在造词之初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本文试就比喻在汉语偏正式合成词构成中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运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在词义色彩和表达功能上的特点等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符渝 《中国教师》2014,(14):22-24
<正>词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因此,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遵循汉语词汇的内部规律指导词汇教学,是语文教学者应具备的素养。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古代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单音节词多,一个语素往往就是一个词,两汉以后,汉语走向双音化,到了现代汉语阶段,双音合成词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主力。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古汉语的双音短语词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探讨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语义结构,着眼于组成联合式合成词的语素间的关系,并结合语言学方面的理论观点,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该类构词现象进行分析。分析联合式合成词的形成过程、内部语素的语义关系并对之进行大致分类,同时关注该类词的未来发展趋向,以便更好地理解汉语合成词内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