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现代行政国家及其行政机关所特有的专业知识及其专业领域内的政策形成功能,使得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法律问题的解释有最终决定权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行政国家的法治发展需要。分析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判例,结合英美司法尊重原则,可以发现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所采用标准之利与弊。我国行政解释司法审查标准之理性选择,是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政策质量、实现行政法治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发展,一直排斥在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的抽象行政行为能否纳入司法审查的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都具有深刻的法理基础。从法理上来说, 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司法审查范围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此外,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完善司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从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来制定。  相似文献   

3.
采光权行政诉讼具有证据技术性、专业性强,法律法规内容冲突,法定程序缺失,自由裁量空间大等特性,使法院在运用既有司法审查标准过程中产生困惑。对此,应坚持区分类别的司法审查标准,即对于事实问题,采用合理性审查标准,一般情况下尊重行政部门依据技术标准做出的事实认定;对于法律问题,采用正确性审查标准,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用了无效或错误的技术标准;对于程序问题,采用正当程序审查标准,确保当事人采光权得到充分救济。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作为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的途径之一,对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在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方面的建设较为迟缓,使得行政诉讼在发挥保护行政相对人利益方面存在缺陷。随着我们国家由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司法机关作为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机关,对于行政诉讼的审查也正在逐渐的发生转变,从多元的角度构建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针对不同的行政诉讼采用不同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行政诉讼也随之增多。对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也就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司法审查所包含的一系列要素成为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标准,我国也不例外,尤其在当前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作为权力的伴生物,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明显的主客观存在合理性。行政权有着接受司法审查的必要性,作为一种更为特殊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更有着接受司法规制的现实诉求,在当前向法治社会转型和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背景下,行政诉讼中确立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司法合理性审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合理性排除在司法审查之外,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加入WTO的新环境下。排除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的合理性值得怀疑。通过分析排除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的不合理性和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的意义,进而提出行政合理性标准的确定,从而主张对行政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中法院对事实问题进行审查,涉及司法审查的强度和证明标准的具体运用。目前严格的司法审查强度和不明确的证明标准严重影响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应根据行政行为的性质、行政程序控制程度以及判决的种类,确立严格、适度和微弱的多层次司法审查强度,运用与之相应的排除合理怀疑、清楚而具有说服力和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权利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中来的呼声日益高涨,内部行政行为接受司法审查的标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笔者主要对内部行政行为在我国接受司法审查的标准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1598年英国的鲁克案中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判决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制度逐步推向了成熟。而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仍以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为原则,以审查行政行为合理性为例外,司法审查行政合理性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这一制度的建构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出发,指出高职教育现行考核方式中存在如考试目的不明确、考试内容片面、考试方式单一、考试重结果而轻过程、对学生考核单一等很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课程考核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并以《家畜繁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Given the increased use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PAs) in higher education to evaluate achievement of learning outcomes, it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 barriers related to ensuring quality for this type of assessmen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esign-based research (DBR) study that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Validity Inquiry Process (VIP). The study’s aim was to support faculty in examining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 results from locally developed PAs. DBR was determined to be an appropriate method because it is used to study interventions such as an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type of assessment,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r administrative activity (Anderson & Shattuck, 2012). The VIP provides a collection of instruments and utilizes a reflective practice approach integrating concepts of quality criteria and development of a validity argument as outlined in the literature (M.T. Kane, 2013; Linn, Baker, & Dunbar, 1991; Messick, 1994).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是我国听证制度建立的重要部分,围绕听证范围产生很多争论,扩大听证范围几乎成为共识,在外部扩张的同时,应当兼顾内部范围的确定。从法律法规对“等内”范围的界定不明,理论界认识的模糊入手,结合行政执法实践,提出界定“等内”范围的标准,并通过指导案例的形式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行政不作为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对行政不作为致相对人权益损害的救济途径也十分有限,今后应通过完善立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劳动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种,具有公益诉讼的一般特性和特征。我国应当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授予工会组织和检察机关行使劳动公益诉讼起诉权;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护最低标准的领域中引入劳动公益诉讼;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或发出检察建议是劳动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而劳动争议仲裁并非劳动公益诉讼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16.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项实践催生、立法重视的新兴程序制度,学界对其争论比较激烈,甚至不乏相互对立的观点。近年来,随着公民诉权意识的觉醒,行政诉讼数量的不断增多,研究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当今中国社会状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类型是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鉴国外行政诉讼类型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我国的行政诉讼可以依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和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来进行分类。根据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不同,行政诉讼分为行政相对人诉讼、其他利害关系人诉讼、公益诉讼和机关诉讼。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不同,行政诉讼分为形成诉讼、给付诉讼和确认诉讼,其中形成诉讼包括撤销诉讼和变更诉讼,给付诉讼包括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确认诉讼包括积极的确认诉讼和消极的确认诉讼。  相似文献   

18.
行政奖励是重要的行政行为,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行政奖励十分随意,甚至该权力被滥用。章通过分析案例,指出应该制定具体的规章来规范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