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主编论坛于2006年11月11—14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入选19家学报的主编、16家名栏学报的主编以及第三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的主编、湖北省部分高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来,本刊按教育部名刊建设方案,以创办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大学学报为奋斗目标,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努力突出内容特色,精心组织海内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严谨扎实、精益求精做好编辑工作,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名刊建设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检查,2006年在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比中又荣获"全国社科学报名刊"称号.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来,本刊按教育部名刊建设方案,以创办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大学学报为奋斗目标,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努力突出内容特色,精心组织海内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严谨扎实、精益求精做好编辑工作,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名刊建设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5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检查,2006年在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比中又荣获"全国社科学报名刊"称号.现仅据不完全的资料对近三年来本刊有关质量信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12月 ,本刊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 11种大学学报之一。2 0 0 4年初 ,教育部主持召开首批入选名刊工程建设座谈会 ,正式启动名刊建设工作。一年来 ,在教育部社政司和我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 ,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8-10日,由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同志带队,以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为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潘国琪教授、林邦钧教授,云南大学何明教授为成员的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评估检查专家组对本刊名刊建设进行了中期评估检查.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跨入了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家大学学报行列。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05年9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又以名刊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名刊工程中期检查。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党政对学报编辑部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8日——10日,由教育部社政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带队,以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为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潘国琪教授、林邦钧教授,云南大学何明教授为成员的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中期评估检查专家组对本刊名刊建设进行了中期评估检查。评估检查汇报会于9月9日在逸夫音乐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江秀乐教授、副校长萧正洪教授、社科处处长张正军教授、本刊主编张积玉编审等出席会议。江秀乐书记在讲话中热烈欢迎专家组到我校检查指导,感谢教育部及专家组对陕西师范大学及学报工作的关心、爱护。他说…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7月 2 9— 30日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分管学报工作的校领导、直属学校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的社科学报主编、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负责人共 1 1 0多人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会上作了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的主题报告。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等莅临大会指导并讲话。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8所高校作了大会交流 ,介绍了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与会代表就加强和改进社科学报工作进行了热烈…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一些地方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立足地域文化,大胆创新,在特色栏目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和宝贵经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获奖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实践证明,尽管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建设特色栏目才是带动学报整体提高学术质量的务实之道。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只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准确定位,长远规划,整合优化学报主办院校所处地域的各类文化资源,开设有特色、有实力的栏目,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精品栏目,就一定能够形成独特的风格,进而带动整个学报质量的提高,从而跻身名栏名刊行列。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百年名校苏州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1960年创刊40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学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本刊已在周秦汉唐文化、唐史、唐诗、历史地理研究以及哲学、中国文学、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成为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学术园地,近年来先后多次荣获陕西省一级期刊、陕西省高校十佳学报(第1名)、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10名)等称号,并入选多种核心期刊。本文仅对近10年来部分有关本刊质量状况的重要信…  相似文献   

12.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主编研讨会于1988年11月5日至9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09所高校的128名主编、副主编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副司长武昭令、科研处张辉同志,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局张伯海局长,湖南省教委高珊曾副主任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们一致肯定了高校文科学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都十分强调了要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加强对现实理论问题包括应用科学的研究。要求高校文科学报在当前改革开放新条件下,办出更加吸引人的特点。会议在团结、民主、务实的气氛中,经过充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12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以来,在教育部及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本刊按照名刊建设方案的要求,创新办刊理念和机制,坚持正确学术导向,突出办刊特色,通过策划创办"学术前沿"、专题讨论等新栏目,强化对学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新问题的探讨;细分"西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传统栏目,深化刊物已有特色领域的研究;坚持开放办刊,建立与本刊重点栏目相关专业的骨干作者库,面向海内外组发高水平学术论作;严格审稿,精心编辑,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经省教育厅和省新闻出版局同意,在安徽省高校自科学报研究会和安徽省高校社科学报研究会2004年共同组织的全省高校学报“三优”(优秀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评比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这是我院学报的重大突破,也是编辑部长期奉行的“特色创新、质量第一”办刊宗旨的回报和结果。学院对学报编辑部给予了通报表彰和物质嘉奖。希望全院各部门要向学报编辑部学习,树立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思想和理念,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推动学院的快速发展,使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学…  相似文献   

15.
受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全国师专系统第三次学报研讨会于1992年4月13日至18日在贵州六盘水师专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本次会议从筹备到结束得到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杨焕章教授的具体指导,会议期间,杨焕章理事长光临指导;贵州省教委督学、《贵州高校》主编李贵友同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部主任刘录正同志、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编辑室副主任袁康同志到会指导;会议得到了六盘水市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会议期间,中共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黄美贤、六盘水市人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社社长、《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汉文版兼教育科学版主编刘成法编审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学报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学校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从1958年创刊时的“四无”(无专门机构、无专职编辑、无正式刊号、无固定出版时间)和“四有”(文科、理科、蒙古文、汉文论文集于一刊)刊物,发展到如今有哲社(蒙古、汉文版)、自然科学(蒙古、汉文版)和教育科学的具有独立公开出版发行资质的5个版本学报。2001年,学校成立了学术期刊社,学报编辑队伍发展到13人。1998年以来。学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学报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迅速扩大。在教育部科技司和社政司的支持下。1999-2006年,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和社科学报开展了3次评优活动。  相似文献   

17.
全国社科期刊编辑规范研讨会述评张积玉由国家教委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社科期刊编辑规范研讨会于1994年5月6日至1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社科学报及《学术月刊》、《人口研究》等学术...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二次代表会于1989年11月6日至9日在西安矿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50余所大专院校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义、省高教局科研处长杨致录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谢振中等有关大专院校的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认真总结了研究会1984年成立以来五年的工作,并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四中全会及江泽民国庆40周年讲话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问题组织了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上届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定华作了工作报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张积玉传达了国家教委批转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主编研讨会纪要》,并就当前文科学报办刊中需要讨论和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发  相似文献   

19.
发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托地域文化学科建设进行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充分发挥陇右文化学科平台作用,开设"陇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注重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省教委的领导下,由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主持进行的陕西省高校首届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活动已经结束。本刊获总分第一名,被省教委评为一等奖。这次评比活动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和法规为依据,按照《陕西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项目及评分标准》,由评委对各参评学报进行逐项检查、打分,最后根据各学报总得分评出获奖等级。由于内容具体,标准明确,方法科学,结果比较客观公正。近年来,本刊十分重视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扩大了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学报发表的论文不少被国内有关报刊摘要转载,一些还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励。与此同时,编辑部还很注意提高刊物的编辑质量。制订了文科学报编排规范,花大力气加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文科学报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