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如我是一名特校学生,我会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想法? 当特校教师10年多了,我还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平日就疑惑我们这些特殊孩子是怎么回事儿,脑袋怎么这么不开窍、怎么这么不懂事……坐在灯下细细思量,去慢慢寻找和触摸一名特校学生的感觉. 假如我是一名特校学生.首先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绿色家园".这里所说的绿色,不光是色彩,虽然它首先该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但我们的智障孩子经常会闹这样的笑话:"你今年几岁了?""我六岁.""你妈妈呢?""我妈妈七岁.""爸爸呢?""爸爸八岁."我们常犯嘀咕:怎么智障孩子一点数感都没有呢? "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建立数感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虽然认识数字,但不会数;有的孩子在数数时,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顺口溜"模仿行为.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采用机械地让学生反复数数的手段,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对智障儿童而言,要培养数感,不仅要靠教师讲解,而且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下面以《10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是一名特校学生,我会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想法? 当特校教师10年多了,我还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平日就疑惑我们这些特殊孩子是怎么回事儿,脑袋怎么这么不开窍、怎么这么不懂事……坐在灯下细细思量,去慢慢寻找和触摸一名特校学生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在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有一句话深深地镌刻在每位教师的心上,那就是学校支持式课程的主导思想———每个孩子都是金子!是啊!每个孩子都是金子,不管孩子是资优还是智障,每个孩子都是金子,都有闪光的一面。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招收中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和辅读学校九年级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学校有18个班级,231名学生。在这些孩子中,不但有轻度的智障学生,而且还有辅读学校九年级毕业中重度智障学生,甚至还有患有自闭、脑瘫、语言和精神障碍的多重残疾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社会、家长以及国家的角度来看是明确反对体罚学生的。为此国家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还在《教师法》中说明老师体罚学生会给其一系列的处分方式,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家长往往对老师说:我这个孩子特淘,老师您就狠狠的打!可是老师要是真的打了他的孩子,家长马上就会不依不饶。至于社会上普遍的观念就是孩子再怎么淘就是孩子,再怎么的也不能动手打。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位80后宝妈,也是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我喜欢阅读、写作,也喜欢户外活动。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拥有童真;与书籍为伴,我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融入大自然,我学会了快乐!我想,不管长多大,我一直都是那个眺望星空的孩子!题引作为家长,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远比写出完美的作文更重要。只要孩子愿意写,就会越写越好。“妈妈,这个周末,老师会带我们去福利院送爱心。我想送一套书给那里的小朋友。”一见面,女儿就高兴地和我分享。  相似文献   

7.
因为爸爸是老师,我最早的记忆是十分得意的。记忆中经常会有人从背后摸我的脑袋说“张老师的儿子”,接着,塞来大肚子蝈蝈或是一只苏雀,甚至有不认识的大个子,搬我的头说:“谁也不兴欺负他!这是老师的孩子!”因为爸爸是老师.我可以和大孩子玩,他们全以和我好为光荣——有个当老师的爸爸真好。然而稍大一些,我就再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爸爸是老师了。  相似文献   

8.
编前语:“家校沟通”是我们这期继续讨论的内容。北京光明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孩子的父母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用一些很好的方法,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合力,为孩子的顺利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选发了三位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同时我们还欢迎读者继续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些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可以万事大吉,就全交给老师管了。我想说,学生父母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为了孩子,家庭和学校要产生“共振”,也就是协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一致,首先是教育标准的统一。如果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教育的标准不统一,老师教一套,学生的父母说另一套,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混乱,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父母与老师协同一致,共同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其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其次是教育方法的一致。这就要求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统一,基本做  相似文献   

9.
海南海口的高云老师写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但一直没有记录下来。直到今天听了余教授的“教学情境”,想着,还是写一写吧。一年级,第一节数学课,老师根据教材的第一幅图(小动物们背着书包上学校)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声情并茂地开了口:“同学们,森林里的动物学校开学了……”话音未落,一名小女孩充分发挥了她响亮的童声:“老师是骗人的,我妈妈说森林里没有动物学校的。”于是,老师傻了眼,分寸有些乱,接下来草草带过。当这位老师回到办公室将事情告诉我们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大笑,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还真是实话实说,有啥说啥,一点也不卖老师面子。我讪讪而笑,因为呀,这孩子就是我班里的。心想:惨啦,以后我上课还怎么能“情境教学”呀?一假设一起去哪儿,这孩子岂非会说:我们不是在教室里吗?没有去那儿呀!先想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拆老师台”的学生,你会怎么办?嘿嘿,我会把这“烫手山芋”扔回给她:“哦,森林里没有动物学校?那么老师请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这图上的故事,好吗?”看着课本上的图,不管孩子讲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她能讲出来个头,我们就顺着她的故事继续编好了。让她有表现的机会,也让孩子们沉浸在她们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这样...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大学的化学老师,孩子是珠江五校的一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二年级上册数学书中有一个"华容道"的小游戏,我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其实,"华容道"作为一款智力游戏,不仅是几个方块的移动,"华容道"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典故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借此机会,我将三国演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于是孩子迷上了《三国演义》。我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聊起这件事,班主任老师说:"你参加我们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吧,把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我看一定精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喜欢自己的学生能够学习成绩好,各方面发展优秀,其实这样的孩子不但老师喜欢,家长喜欢,在班里也是很有领导力的,大有可以称霸全班的气场。和这些孩子相处了三年了,三年的时光弥足珍贵。真到分别的时候,我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总是会忍不住掉几滴离别的眼泪,并不是炫耀我对这些孩子的感情有多么深厚,而是在我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不太容易被别人发现的特脆弱、特容易触  相似文献   

12.
智障孩子的教育是我们老师头痛的问题,如何引导他们.让他们将来融入社会,为智障孩子打开一扇窗.发挥学生班干部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有这样一群孩子,有的走路不稳,有的口齿不清,有的连哭带闹,有的打人骂人,常常会干出一些令人无法想象又啼笑皆非的事。我就生活在这样一群孩子当中,是的,我是一名特教老师。一、用爱心和真情关怀他们最初和孩子们接触时,我也有害怕与困惑。面对智障儿童的打人、吐口水行为或孤独症儿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不觉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已经有 15 年之久, 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与我共同谱写了许多回忆,每一个孩子都 是我独一无二的珍宝。我们常常把教师戏称为一名珠宝师,在 我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陪伴这一块块形状不一、质地不一的 宝石散发出盈盈光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学校班级里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老师周围围着几个孩子,正在接受老师的教育。孩子走了以后,老师多数会感慨一下: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也不听话啊!听到老师的这句感慨,我萌发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到底想让学生听的是什么呢?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对的,学生就应该无条件服从,不听我的话就是违反纪律,一切违反纪律的事都不能做,即使是老师错了,也不能随意争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学校     
我喜欢我的学校。它的名字是名山农场学校。我的学校里有1000多名孩子和100多名老师。它很大。 我们班有23名女生和20名男生。我们的老师是陈小姐。她爱我们,我们也爱她。龙小姐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她又漂亮又优秀,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 这就是我的学校,我非常喜欢它!  相似文献   

17.
今天批阅学生日记时,看到朱名的妈妈在朱名的日记本上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朱名的,一封是写给我的。在写给我的信中,朱名的妈妈是这样写的:老师:今天晚上与孩子交流时,孩子说家长也可以给老师写信。我便想借她的日记本与老师交流。从上四年级开始,朱名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这语文老师太好了!”这样的话几乎每天都有,有时还求我说:“妈妈,你给老师写个信吧!就让他一直教我们到小学毕业。”这样的话她说了好几遍。后来,我问她:“你老师怎么好法?”她说:衣老师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他的教学方法好;还没有架子,还帮我们打扫卫生……”这…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时值47岁的刘守章被调到建湖县特殊教育学校担任校长.当他第一次来到特校,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校园内一派荒凉破败,操场上蒿草有一人多高,全校只有一栋教学楼,老师们就坐在教室里办公……难道残疾孩子就只能上这样的学校吗?刘守章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把特校办好,让特校成为残疾孩子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正"我到底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妈妈,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看到山区来的聋哑、智障孩子们通过我们的教育之后能正常融入社会,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唯一招收聋哑、智障学生的特殊学校,45岁的傈僳族女教师吉思妞是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和德育工作。怒江州山高谷深,当地群众很多都散居在山腰或半山腰地区,大多不识字。每当招生时,吉思妞和其他老师不仅要跋山涉水去找学生,还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  相似文献   

20.
您好! 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所在的班级换了一名新老师,恰巧与我的孩子同名--都叫赵丽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