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明  王谦 《小学语文》2023,(3):53-57
现代诗富有节奏、韵律优美,极具感情色彩。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有很多值得思考与探讨的内容。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对现代诗单元的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制订恰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本之情;落实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素养,旨在让学生爱上诗歌,乐于用诗歌的形式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愿我的字理识字教学能引领孩子步入神奇的汉字王国,让他们尽情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享受这独特而又美丽的风景!从而让他们爱上汉字,爱上语文!——题记曾经一直坚信,识字教学中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积极调动有意注意,通过读写训练,让学生把生字记得更牢。  相似文献   

3.
生字卡片作为普通教具中常见的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以识字与写字为主要课程目标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被频繁使用。然而,不少教师只是在学习生字和复习导人时使用生字卡片,使用的方法也极为机械和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之渐渐失去了兴趣。其实,小小生字卡作用很大,它能根据教者的意图,编出不少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生字、爱上识字。下面,笔者举例谈谈自己创编的几个字卡小游戏。  相似文献   

4.
当我坐在安静的课堂里,听老师讲语文书里那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课文时,我渐渐爱上了它。从a、o、e……这些简单的拼音到优美的诗歌、散文,语文书让我的知识飞速增长。看!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收获知识的第一场所,精彩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努力营造"美不胜收"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用优美的课堂语言来调动学生,用精彩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用多样的课堂辅助来激发学生,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一、配音朗读,感知诗歌内容为表现诗歌的情感丰富和意境优美,可配上抒情的音乐,进行两种形式的朗读:一是老师范读,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感知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二是学生自读,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语言优美。朗读诗歌前,老师可出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诗歌:①诗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②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设计意图:运用迁移原理设计的这个新课导入,既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纵向联系,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二、自主学习,掌握生字音形设计意图:根据单元能力训练项目“理解句…  相似文献   

7.
张巧娟 《教师》2020,(10):47-48
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至关重要。扫清生字障碍,通读全文,需要词语解析作依托;深入语境,品析句段,走进人物内心,需要词语解读作支撑;丰富阅读,拓展积累,提高语文素养,需要词语炼化作桥梁。教师应把词语教学融入课堂深处,让学生思考、体会、积累、表达,品悟词语的内涵,最终学以致用。文章以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从借助多媒体技术、研读文本、运用多种方式教学、联系生活四个方面来品悟词语的“意”味、“趣”味、“鲜”味、“情”味,让词语教学更加鲜活生动,让学生爱上词语、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8.
《初冬》是一篇描写初冬时节田野雾景的散文,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朴实。意境清新、优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如何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意境。感悟语言的内涵呢?在以往的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教学环节中,我只是单凋地出示一个个生字词。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9.
山水田园诗是古典诗歌的一类题材,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之一。作为高考语文考查重点内容,其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强调鉴赏技巧,而忽视了诗歌本身。此类诗歌教学,教师应该尝试通过赏析,让学生爱上山水田园诗,感受到诗中的自然之宁静与和谐,从而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熏陶,并联系现实,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最终实现德育渗透。同时,诗歌的魅力,不仅仅是会鉴赏、会考试,更重要的是把"诗和远方"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爱上诗歌,并能尝试去赋诗写歌,这才是如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丽然 《学周刊C版》2015,(9):182-18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初中阶段正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黄金阶段",为此我们要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鉴赏水平,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的阅读课形同虚设,阅读课被上成了机械而单纯的条理分析,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生硬地分割成立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学生失去了阅读的机会,阅读水平整体低下,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存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怎么地去拆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识记优美文段。其实,培养学生语感也是一个支点和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60):20-21
<正>诗歌教学比较特殊,在教学中要能体现诗歌的特点,更要通过诗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及时引导,通过活动体现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诗歌中的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歌中凝练的语言、深情的表达、巧妙的结构、新颖的立意、特殊的角度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且通过诗歌学习,学生的心灵受到滋润,情操受到陶冶,毕竟诗歌距离学生较远,立意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如何让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让学生走进诗词世界,与教师一起穿越时空,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读了李光烈老师的《让学生爱上语文》,心中很有感触。我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李光烈就是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主要以生字为主,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字从甲骨文逐渐的演化为现代文字,在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注重"音、形、义、写"四个部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字、了解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书写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好语文教学基础,让小学生对语文生字有更透彻的认识与理解。在现如今的技术发展中,微课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效果极佳。本文将会针对微课在低年级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诗歌教学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诗歌教学要围绕"三美"展开,即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6.
张元青 《考试周刊》2014,(14):37-38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已然成为困惑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为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作者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机进行调查,总结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语文课堂教学卓有成效,学生渐渐爱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宽眼界,开发智力。《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强调课外阅读应从低年级学生抓起,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鼓励阅读童话故事,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如何从低年级抓起,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只有引导学生爱上读书,让学生对阅  相似文献   

18.
美妙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优美的语言、诗境表现出诗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形象美、绘画美、感情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时要做到趣字当先,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谢醒 《考试周刊》2014,(46):42-43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与书约会"、"爱上写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阅读、爱上写作,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滋养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