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对阅读语言比较敏感,教师可以此为教学鉴赏发动的起点,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材料,对文本情节、文本线索、文本主题等内容展开鉴赏研究,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文本阅读思维,成就童心对阅读学习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张杰 《陕西教育》2011,(4):24-24
文本阅读.是学生主体接受信息、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主要学习行为。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在对话中深入文本.在实践中活用文本,从文本中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3.
阅读文本设计需要依托教材,教师要做好阅读资源整合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处理、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提炼处理、对网络阅读资源进行对接处理,为学生顺利进入阅读环节创造良好条件。阅读是学习个性学习行为,教师围绕阅读素养培养进行阅读文本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阅读认知基础,还要注意展开阅读活动组织,为学生顺利启动阅读思维注入丰沛动力。  相似文献   

4.
整体阅读是一种阅读学习方式,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注意找准阅读切入点,通过对文本题目、构成主线、主题要旨展开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启动阅读学习思维,对文本形成完整性阅读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关联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圆心,利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丰满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的积累。关联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联的文章,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理解文章的方法、培养主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探究,探索新课改下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引领方式。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多文本阅读,顾名思义,即提供多种阅读文本给学生,在人本思维的指导下,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文章结合课内外阅读文本,对多文本阅读的基本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意识,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体验,选取合适的文本切入点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教师可通过线索梳理、主旨挖掘、分析提炼、语言鉴赏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构建多视角文本阅读认知,以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法,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来获取知识、感悟文本主旨、领悟文本情感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都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好语文的关键是阅读能力的形成,掌握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习得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为写作输出奠定基础。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方式,常从某一个主题、某一个作者或者是某一类型角度入手,将几篇存在一定联系的优秀文本整合起来供学生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文本整合基础上的群文阅读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以及把控能力,有助于丰富阅读经验,拓展阅读视野,由此成为当前学生语文学习的常用方式。本文就整合文本、群文阅读进行几点分析,分享自身的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10.
谢雄龙 《山东教育》2005,(13):20-22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例子和凭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运用文本学习阅读,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1.
逆向阅读改变了先学习理论后实践的阅读模式,让学生先展开广泛阅读,而后进行总结,能令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之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逆向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先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产生认知;再让学生尝试结合生活体验自主分析文本,引发其共鸣;最后再用问题引导学生有弹性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特别重视阅读策略的学习。正确地运用阅读策略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联结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在语文学习中,合理运用联结策略,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从文本内部之间的联结、阅读经验与文本之间的联结、生活与文本之间的联结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以帮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味,提高阅读速度,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样的目标催生出一种新型、广义的阅读概念——“全科阅读”。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语文教学领域正悄然发生改变,打破了以往只强调单文本阅读的传统模式,兴起了以“单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形式的阅读教学实践,开辟了多维的、广博的群文阅读新时代。群文阅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择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帮助的文章。本文就中学语文群文阅读选文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为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英语教师来说,针对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何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如何在阅读后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等问题的探讨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卡片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思路,回味文本内容,概括文本要点,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阅读理解的程度、视角和问题的难度,引导他们制作阅读卡片,了解他们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每一个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消化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时时刻刻呵护、鼓励、赞赏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的同时,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导向,学生通过教师的目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感悟文本内涵,从而达到对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思想注重学生阅读时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只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克分尊重文本,通过自能阅读,彰显文本本色;通过体验阅读,感悟文本情思;通过个性阅读,点燃文本智慧;通过延伸阅读.超越文本境界;通过拓展阅读,升华文本精神,从而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富有实效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基于课堂又高于课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任务型阅读,可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自主阅读和问题探究来理解文本内容,促进阅读课堂的有效展开。一、注重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入阅读课题,激发学生兴趣英语文本阅读不同于中文文本阅读,在英语阅读中,因学生知识水平、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因素所限,学生很难对文本产生兴趣,而兴趣的缺失必然会影响阅读效率。所以在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注重通  相似文献   

19.
卢声怡 《福建教育》2022,(14):50-52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本文结合小学生常接触的三类文本——知识类文本、故事类文本、解题类文本,基于文本特征,从逻辑为“先”、理解为“要”、能力为“本”的角度尝试提出阅读指导建议,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阅读体验是一种立体化的文本学习。要想与文本形成更多共鸣,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读写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积累。"实践出真知",体验式阅读符合实践理论诉求,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为学生规划清晰的体验式阅读路线,以促进体验式阅读实践的顺利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