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本文对任务探读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作探析,阐述设置前置性探学任务、互动讨论任务及延伸探读任务等对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推动作用。围绕学生英语学习需要,突出任务引导和协作互动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查找问题与主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更为多样的阅读感知。探讨任务探读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活化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2.
杨春美 《文教资料》2008,(35):116-117
本文从要让学生充分"读"、要让学生"读"出自己、要让学生"读"出空白、要让学生有个性地"读"、要让学生"读"出疑惑、要珍视学生"读"的独特感受六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提倡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他们在美读、裸读、深度对话中,仔细地咀嚼、推敲文本,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从而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还可以适时地增加语文课堂的"温度",通过这些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4.
曾祥敏 《今日教育》2006,(7S):68-68
一、以“读”为“基”。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文本对话,以“读”为基自不待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更证明“读”的重要意义,更何况朗读和默读等训练还是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虽然在预习阶段学生已经读课文,但是,在课堂教学阶段,  相似文献   

5.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它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人文本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个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豪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读的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四法     
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任。首先,要根据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对症下药,即耳读;其次,学会眼读,是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第三,用批注、摘抄等形式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更深刻的共鸣;第四,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验证自己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教师主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的基本策略保证学生充分地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读中迁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聊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是在语文课程转型时期提出的。它通过营造安全的对话场、实在的语用场和文学的期遇场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成为阅读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读"是声音的艺术,是学生学习文本真挚情感的表达。"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但读也要得法。读要重"情",以读促情。语文教学中促情的读法虽有很多,但别开生面的引读则更有利于激活语文学习的情趣、拨动学生的情弦、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让语文课堂火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以读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诚然,要实现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要在多读上下些工夫。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以读为本”,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要多读课文,就一定没有错误,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了“一读到底”的局面。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确实抓住了“读”这个主线。初读、引读、领读、对读、轮读、接读、齐读等,形式多样,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11.
《狼大叔的红焖鸡》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有趣绘本。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阅读、猜测情节、角色对话、互动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以思促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以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读为本”更受到一致的强凋。朗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读,读有所悟、读有所感、读有创新,让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教师的激情引读,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实现和文本的对话,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以《十五从军征》为例,教师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往返回复、一咏三叹的引读。这种引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5.
“以读代讲”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的热点问题和实践方法之一。用师生的朗读代替语文学科知 识的分析,用学生的生活体悟代替刻板的情感灌输,在文本和 学生之间形成“敞亮”的对话交流,是教育者目前在实践的课堂 中需要关注和平衡之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 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1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采用玩形朗读、变式品读、唤醒体验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并附上平时教学中一些具体的课例形象,让学生真正做到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百读不厌、百读常新,以读为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以读促写提出的背景、以读促写的应用原则、以读促写的实施步骤三方面,对以读促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教师要善于借助以读促写来优化英语写作教学,让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18.
魏明海 《考试周刊》2011,(64):51-52
以读带写,使学生有东西去写,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以写促读,让学生更有兴趣去钻研诗歌.提高鉴赏能力。读写互动,才能促成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摸索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指导学生读书与指导学生的习作有机结合起来,读中探写,写中求读。读、说、写融为一体,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在读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和教师的有效指导,能让学生更会读书,更喜欢读书,从而提升语言素养,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和塑造,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导读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读思言教学模式在英文原著阅读导读课中能够以思促学、读思结合、以言抒情,能让学生的表达力得到提升,能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