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图片资源作为课程资源中最常见的资源,其有效使用受限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图片不在于有多美、多奇特,也不在于课堂中使用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生当下的生活,选择适用的图片。教师如能对图片进行有针  相似文献   

2.
借助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历史教学中并不缺少图片资源。关键是老师们是否具有课程资源意识,是否能够充分挖掘潜在的历史图片资源,是否对历史图片资源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图片资源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材料,不但可以将教学内容变的更加形象化与直观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高中英语老师在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料时常常会忽略图片资源,在老师看来,图片并不是一种教学资源。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与文本资源一样,图片资源是一类应用价值非常高的教学资源,但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图片资源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研究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图片资源运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古人曾说过"左图右史",足见图片资料在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历史教材中的图片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更具形象和直观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图片资源进行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的能力。本文浅谈以下几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进行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可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活用教材资源——肥水不流外人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排体现了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教材中有大量照片、图片、对话旁白、学生作品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文本内容负载了多种教育指向性功能。任何教材都是内含特定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应善于抓住隐藏在话题、范例和资源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线索,将教材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活动资源,追求教科书意义的实现。虽然在教学实践中仍难免会出现与学生生活不相符之处,但是新课程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意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关键字词领会编者意图。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很有价值的教学工具和课程资源。怎样挖掘和利用教材是教学中常遇到的难题。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在备课中要从教材图片的运用、课前调查、讨论、情景创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7.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品德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典型图片作用,如何运用典型视频音乐,如何抓住典型事例生成新的认识,真正做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在品德教学中,如何真正发挥典型图片的作用,如何运用典型视频音乐,如何抓住典型事例生成新的认识,真正做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资源异常丰富。"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有效地甄选和利用各种资源是品社教师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巧用典型资源品德教材中每课都配有相应图片、音频、视频、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高年级品德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历史、地理、社会常识、法律法规等诸多领域。如何用好教材,同时又使其与身边资源运用得相得益彰,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作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弹好品德教学"四重奏"。一、品德教学贵在"返璞归真"——呼唤生活化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需求,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精选典型的教学资源,让典型的图片资源震撼心灵、典型的视频资源渲染情感、典型的生成资源拓展思维、典型的时事资源拓宽空间,达到“以点带面,以大见小”的教学辐射作用,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应做到"三结合"。一、图文结合,丰富道德表象新课程教材的呈现方式图文并茂,让学生在直观的思考中获得品德认识。在教材中,很多图片都是对文字材料的有效补充,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这些图片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材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图文相结合,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让  相似文献   

13.
<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上课模式,使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正好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不谋而合。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社会教学中运用广泛,这是因为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需不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资源异常丰富。"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有效地甄选和利用各种资源是品社教师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巧用典型资源品德教材中每课都配有相应图片、音频、视频、  相似文献   

15.
董明华 《小学生》2013,(12):112-1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一个重要概念。而小学品德学科对课程资源的要求更为迫切,如果没有丰厚真实而多样的课程资源进行支撑,品德课程就让人感觉是纸上谈兵,无法让学生的道德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教学实践中,品德课教师经常会出现困惑,为什么我们依据教材展开教学,可实效性却不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品德课程缺少资源,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品德教师把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知提升与品德的理解内化。名人名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学生进行品德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名人名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导入,明理与拓展环节中对名人名言运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已成为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化静为动、化无为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之需;能够拉远为近、化难为易、由点到面,关注到学生的辅助之需;可以促进合作、激发情感、拓展思维,关注到学生的"填白"之需;通过现拍上传、连线访谈、双向交流、展示成果,关注到学生的生成之需。现代教育技术在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来决定教学,这将使山区小学的品德教学走向更高效。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达到课程和教学的整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把其中蕴含的正义感、审美感、是非感等一系列思想道德观念渗透于教学之中,可以使人文知识和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一、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方法与途径1.校本教材中开发。在用好《品德与社会》现行教材的同时,积极使用了我校开发的有关乡土资源的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我理解,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第一人,是运用智慧调动学生参与认知课程的基本资源,教师决定《品德与生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