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智力落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 ,通过加强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听力和言语运动器官的基本训练 ;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 ;适时进行句子训练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等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此来促进他们言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言语交际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李健林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3):57-60,56
当今英语教学的语言和言语的统一,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本文就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阐述了交际能力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既要避免单纯地教语言知识,又要避免简单地训练言语技能,要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蕴酿言语技能训练,在言语技能训练中渗透语言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具有言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校本实践中,根据各年级特点,我进行了四种言语训练的尝试:第一,规范课堂语言,促进言语表达;第二,课堂智慧秀,秀出每一个的精彩;第三,智慧习作坊,给学生习作扶手;第四,习作微训练,习作问题集中解决。通过这样的言语能力实践研究,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言语能力训练并不仅仅指向于运用,而是从语言内容到言语形式,再到写作策略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内在规律,提炼文本内容,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要聚焦写作策略,历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要凸显训练价值,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为听说读写打基础。如何从发展语言入手,有计划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这里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认识教材优点,将语言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是一本语言训练的好教材,从编排到内容,都为学生语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本教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占有一定比例,在思索与探索中,我们应立足语用,挖掘语用点,积极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找寻语用策略,在言语的理解感悟、积累的同时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把神话阅读课打造成学生语用语言实践课。  相似文献   

8.
刘碎英 《文教资料》2010,(16):59-6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探索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训练点,引领学生会文、品读、感言、得意,强化字词句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规范的言语实践,使语言的神采飞扬起来。教师应强化语言训练的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确实通过自身扎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言语能力的发展绝不能停留在机械训练的维度上,而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言语思维,让学生在对比思维、分析思维、表达思维下进行酣畅淋漓的语言实践,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周静 《文教资料》2015,(3):30-31,69
约有80%的脑瘫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语言障碍,肢体功能的康复与言语语言功能的康复是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两大重点。对脑瘫学生进行言语语言训练,主要从呼吸功能训练、发声功能训练、共鸣功能训练、构音功能训练和词汇训练五大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透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语言因素,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学生语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对言语技能训练的本质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言语技能训练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上,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则是派生的任务。语文老师们应该凭借自己一定的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咀嚼文字,品味语言,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相似文献   

14.
言语训练不是纸上谈兵,老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言语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训练。我相信,高中学生在语文老师正能量的引导下,感受汉语语言魅力,她们会爱上语文,爱上汉语,爱上使用汉语,语言应用能力一定会有提升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言教学和言语训练造成重语言知识而轻言语行为、重语言结果而轻言语过程、重语言技巧而轻言语规律的误区。“口说笔写”法把言语训练和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是习作者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度弱智儿童语言能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本研究从中度弱智儿童的自然言语和测试言语中提取研究样本,从汉语语法功能角度对样本进行了言语能力、语法偏误以及言语活动中的心理机制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提出中度弱智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即中度弱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他们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和语言能力.造成中度弱智者语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刺激的不足.因此,有效的语言训练和认知补偿对于中度弱智儿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司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略语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语感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听说读定的言语实践是培养英语语咸怕一条正确途径,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在口头上的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蔡烨 《内蒙古教育》2009,(14):42-42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此可见,语文应当姓“语”,语文教学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语言习得,而学生语言习得的最直接途径便是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语文.而"言语承转"便是言语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承"是对文本语言的继承:"转"是对文本语言的运用.承转结合,便实现了言语本质的习得.那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言语承转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探寻言语表达的规律,找出文本语言的训练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领悟,让学生揣摩到文本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