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12月2日至4日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乌江大厦召开,到会的有77名国内学者和15名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的学者。这是第7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但作为该项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则是首次。1992年,在湖北宜昌召开上屈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期间,确定由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林庆元教授筹办本届会议。经过长期筹备,本届会议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福州(马尾)开发区管委会承办,马尾造船厂、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州市社科所协办。(一)本届学术讨论会再次从总体上肯定了洋务运动,认为其宗旨是“自强”…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和南京市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25日至6月2日在南京举行。这是解放三十年来,史学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博和出版单位的史学工作者以及业余太平天国史研究者共二百六十人。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西德、日本、美国、加拿大七个国家的十位从事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外国学者和在南京大学就读的十六位外国留学生,也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议收到各种专题论文共二百十七篇(其中包括外国学者的论文七篇)。讨论会的开幕式由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会长、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戴逸同志致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会,于2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了陈独秀等历史人物评价讨论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会是去年10月13日成立的。当日,北京地区的党史、革命史教学和科研人员30余人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座谈会,会上一致通过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会,推举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革命博物馆负责日常工作,并决定于1979年初召开一次“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讨论会。这次讨论会便是根据这个研究会成立时的决定在北京开展的第一次活动。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主要是北京地区的党史、革  相似文献   

4.
史學消息     
中国史学会天津分会成立中国史学会天津分会於十月十九日在津沽大学会议室举行成立大会,出席会员约二十人,并有北京来津讲演之荣孟源先生参加。经讨论会章五二年计划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蒙古史学会于1993年7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召开了会员大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宁夏、广东、四川、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70多名会员出席大会,日本、韩国的三位学者应邀参加了学术讨论会。7月25日上午,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大学开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千奋勇同志出席了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即很重视.1956年制定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时,《中华民国史》被列入重点项目,仅放在《中国近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书之后.1961年为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我国掀起了研究辛亥革命的高潮,史学家写的论文和专著,辛亥老人写的专文和回忆录,已出版的不下一千余万字,全国政协、各省市政协、文史馆和各出版社收存的稿件,更不计其数,真是盛况空前.就在这年,董老(必武同志)提出要专修民国史和重修清  相似文献   

7.
1980年11月14日至2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了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研究所、山东师范学院、吉林社会科学院和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28个省市的二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外,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10位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提交大会的论文有一百多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义和团源流、性质、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和交换意见.参加会议的一些外国专家也在会上发了言,并向大会赠送了资料.现将这次会上讨论的几  相似文献   

8.
1892年全国性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社科院(所)、报纸、杂志和出版等单位的一百三十六名代表(含正、副教授和研究员四十二人)出席。会议收到论文一百零一篇。华东师大历史系主任吴泽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史学会常务主席暨上海历史学会会长周谷城、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长舒文、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兼校务委员会主任施平等同志讲了话,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夏东元汇报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筹备经过。与  相似文献   

9.
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二日,我校举行“苏联东欧史研究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和我校历史系联合举办的。中国社科院、国家编译局及全国部分高校的约50名学专者、家参加了会议。时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月革命7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六个单位发起的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7日至10日在南京金陵饭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民主德国的学者110余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3日至19日在山西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四十九个单位,共四十九人.大会收到《非洲简史》讨论稿和论文、资料三十余篇.这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问题.不少同志都认为非洲国家独立的道路有三种类型,但对三种类型的划分方式则不尽相同.一、(1)武装斗争的民族解放战争道路,如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  相似文献   

12.
5月6日,全国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市隆重开幕,来自各省市史学界专家120多人到会。这次会议围绕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及历史经验教训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探索,天津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交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根据地史编写工作的经验,由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筹备的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6日至29日在江西宁都县召开。中央党校及北京、天津、吉林、陕西、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市的党史工作者数十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先由根据地史研究工作者介绍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再由其他同志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进行讨论。会议开得生动活泼。现将这次讨论会研究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的思想发展过程问题过去一般地认为,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主持召开的前委扩大会议,即已决定秋收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华北地区和中央直属机关的中国现代史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九十余人。提交会议的论文计五十四篇。董谦同志(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致开幕词,在闭幕会上,王桧林同志(北京师大历史系教授)作了总结报告。会议期间,王桧林、苏东海(中国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浙江省金华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博工作者九十多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五十篇,内容涉及到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社会经济、文物考订及太平天国在浙江的政权等各方面的问题。会议着重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李秀成、李世贤用兵浙江的战略思想。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开辟浙江根据地,在金华建立侍王府,是一个战略失策,其理由是,第一,浙江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比不上两湖、江西、安徽等中上游,当时的政治要求是全力守住安庆,巩固安徽根据地,确保天京的安全;第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西方的议会民主制被移植到中国,先是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地方设立咨议局,作为将来中国议会、地方议会的基础。继之中华民国建立,变更政体,由帝制而共和,议会民主制得到确立。但议会民主制在中国实行未久便彻底失败,议会被国人唾弃。对这一历史现象,资产阶级学者曾作了一些研究,先后出版了几部专著,如顾敦镖的《中国议会史》、吴宗慈的《中华民国宪法史》、谢振民的《中华民国立法史》、杨幼炯的《中国近代立法史》等。资产阶级学者的研究虽然是肤浅的,但保存了不少资料,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受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对议会讳莫如深,谈不上研究,即使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一些著作和文章,也都立足于批。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研究回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解放,对近代议会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昆明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四川、贵州、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六个分会的代表以及社科院领导同志、社科杂志编辑部、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出版社、档案馆、图书馆和对这方面有兴趣有研究的人士共计八十余人。云南省的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十分关怀。省委副书记赵廷光、省政协副主席王捷三、省  相似文献   

18.
天津南开大学主办的纪念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暨第三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8月1日至4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国内外二十多个单位和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  相似文献   

19.
1980年8月5日至8日,由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南开大学副校长郑天挺教授发起和主持的“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名明清史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社会科学讨论会。与会者欢聚一堂,热烈讨论,既交流了学术,又加深了友谊。提交大会的论文共有92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民众运动、宗教、民族、人物评价以及明清史研究状况等问  相似文献   

20.
摆脱羁绊走向近代──第八届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综述史晓云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于1993年8月26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开了第八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研讨。大会主要就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和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