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2.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具体的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虽说听说渎写并重,可在实际教学中,也由于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指引,教师往往重视读写,而轻听说,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各个等级的考试中,占的分值比较重的,是阅渎和作文。  相似文献   

3.
王琳 《课外阅读》2011,(6):282-282
现代语文教学自“五·四”开始,至今八十多年,作文难教、难学的现状一直没有多少改变。现代语文教学和旧私塾教学不同。旧私塾里并不教“作文”,他们采取“读-背-写”循环往复的方式,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下笔成章。但到现代的作文教学里,这一切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白话文”明白如话,无需多讲,又篇幅较长,很难背诵,注重理解和分析,并不要熟读成诵,加上现代的中学生还要学习相当多的课程,不能将全部精力完全放在语文学习上。这样“读”和“写”就失去关联,成了似联非联的两码事,变成“两张皮”了,阅读归阅读,写作归写作,读不能为写服务,写不能从读获益。于是,为了教作文而传授文心、文法,大讲文意、修辞、逻辑,分解“字、词、句、篇”,其效果也是平平、了了的。现在,在作文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理念滞后,作文教学局面沉闷、枯燥、被动,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命题作文在很多学校比较普遍等现象,这些现象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相当多的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假话、空话、套话偏多,不能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实话、心里话,“作文”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作文成了学生的心病、老师的心结。  相似文献   

4.
孙雯 《教书育人》2014,(2):60-60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结合读与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段永明 《中学文科》2009,(16):76-76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说”能力的培养。目前不论是中学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甚至有少数硕士研究生,在面临双向选择的挑战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少数人是胆小、不敢说。总之,在目前人才走向市场的形势下,“说”的能力应被提到议事的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6.
王碧维 《双语学习》2007,(7M):102-102
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的活动途径,强调教师设置的多个任务之间要形成任务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说”,以“说”能力的提高带动“听、读、写”的能力。学生爱说、会说、善说,从句说到段,再从段说到口头作文,直至最后与“写”的行为接轨,达到“终极”目标。这就是任务型的“说写”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教学中,令师生头痛的是“无话写”、“没兴趣”,这一问题困扰着师生,严重地影响着小学作教学。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为解决这一问题傲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作教学应为学生构建作“对话”的平台,使他们有均等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激起他们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吕晓蕾 《教学月刊》2003,(10):11-13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以“满堂灌”为代表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可是在改革过程中 ,很多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 ,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 ,结果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究其原因 ,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常受到压抑 ,因而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效益甚微。因此 ,笔者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结合教学实际构建了“读—研—写”这一阅读教学模式。“读—研—写”阅读教学模式是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尝试。读 ,读教材 ,读相关的学习资料 ;研 ,对所读材料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让学生开口“说”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末,也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一、消除心理因素,锻炼学生“敢说”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三个维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两课”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两课”教学拓展理论联系实际思路的空间、时间、形式的“三个维度”,分析了教师在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敬华 《教学月刊》2003,(10):44-45
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而且“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一向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 :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 ,而且听说教学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不注重实际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概念 ,并和“阅读”“写作”一起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标准》的这种变化既反映了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显现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迫切需要改变以往听说训练教学方式的事…  相似文献   

12.
何小玲 《辅导员》2014,(4):62-62
“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抓点。  相似文献   

13.
一、对“读”“写”的认识 (一)“读”——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强调“读”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常常会强调语文教师抓“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不仅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的一种本领。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语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读”会“写”,二间“写”更为重要。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读是“感知”,是“理解”,而写才是“提高”,才是“创造”。所以“读”的教学是基础,“写”的教学是“巩固”,是“深化”,它们在教学中是相辅而行的。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5.
“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朱瑜章老师在《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中就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上下功夫。”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看到有些教师以为“读”是灵丹妙药,能包医百病,他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管学生是否了解文意,只让学生读,读后也不指导,不正音,有时甚至就干脆一节课让学生去读,还美其名曰“把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语文教学任务分为四块,即“听”、“说”、“读”、“写”。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在教师、学生的印象中,“听”、“说”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教师不教它,不影响教学业绩;学生不学它,也无碍于考试升学。所以,语文教学中,它是被忽视、被淡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然而,当前的阅读课,教者普遍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学生几乎不动笔墨,偶尔动笔也仅仅局限在圈圈画画上,学生一个个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写”的缺失,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在智育中渗透德育.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悟”、“读”、“说”、“写”等多种方法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其中.“说”和“写”的主要功能是表现、创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重视儿童的言语表现,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