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桂生 《贵州教育》2008,(12):29-29
<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一、创设轻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有的东拼西凑,三言两语;有的生搬硬套,随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以后,让学生仿照写  相似文献   

2.
袁宾 《快乐阅读》2013,(27):124
总是听到许多家长和学生这样抱怨:写作文太难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遗憾,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命中,我的感受是:虽然写好作文并不容易,但是让学生爱写作文也不难。关键是要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孩子爱上作文!一、培养习作兴趣是爱上作文的第一步一提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一下子会想到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虽然培养兴趣是个老话题,但是,它确实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很关键。首先,从读书中培养写作情趣。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从小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低年级短小、浅显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实施新课标以后,作文的分值在考试中增加了。能不能写一篇文理通达,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好了语文。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是作文。一到写作课,就感到厌烦,有的甚至逃避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爱上写作课,提高写作水平,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有关探索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技巧很多,但大多脱离不了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周密计划下"按部就班",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注重写作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需",使学生"想写""愿意写",激发"三趣",使学生由"厌写"变"乐写".让学生尽情地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充分体验生活,从而有效地将学生从"要我作"的被动状态过渡到"我要作"的主动状态中来.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我的做法是做好"三导"。  相似文献   

6.
赵呈云 《新疆教育》2012,(22):104-104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素养的显著体现。但是提起作文,很多孩子就感觉伤脑筋,因为感觉看到题目,头脑里面空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难、难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高原地带,容易让孩子产生高原反应,导致孩子缺氧、难受。那么如何为学生输送氧气,让孩子能够感觉作文不再难写、写作文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语文老师就必须要精心预设,想方设法抓住课堂内外的写作契机,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引导孩子练写,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由讨厌写作到心态平和直至爱上写作,变苦于习作到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7.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写得好,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素材日记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选  相似文献   

8.
阅读,自古以来受到社会、学校及家长的青睐,但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是众多老师和家长都为之头痛的问题。有的学生爱读不爱写、有的学生爱写却穷于无词、有的懒于读更懒于写、有的网上照抄照搬、有的便是走马观花为了看书而看书……基于此,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浅谈几点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阅读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和老师,希望孩子多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的确,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教小学生写作表达,是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事情。一是接受能力有限,再是孩子本身的写作表达几乎是从零开始。有的老师总是强性要求孩子写多少字。这样逼迫下,孩子就更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小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观察生活,爱上写作 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对于小学生这种生活阅历浅的孩子来说,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多积累生活感受。没有生活感受、没有实际材料,掌握再多的写作技巧也无用武之地。"内容"是文章的基本,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留心分析和观察周围的环境事物,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观察皆文章"的道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爱上写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微日记"短小,随意,灵活性大,形式更为多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写"微日记"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材,促进学生写"微日记"的动力,让学生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4.
闫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4,(27):225-22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培养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特别是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在学生开始接触写作时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能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堂短短四十分钟的所得是有限的,即使老师再怎么掘地三尺,而没引导孩子涉猎丰富的课外世界,也只能算是茶壶里煮水饺。要知道语文学习,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语文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把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年级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情景,笔者通过降低习作要求,增强学生写作信心;随文练笔,激发写作兴趣;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爱上习作;发表习作,体验成功喜悦等实践,使学生乐写、会写,从而变"习作"为"喜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初中学生都畏惧写作文,畏惧上作文课。学生畏惧作文,老师又何尝不是?怎么使学生有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会写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好作文呢?长期的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进行写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这是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我就从"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们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学生们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等几方面来分享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谢醒 《考试周刊》2014,(46):42-43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与书约会"、"爱上写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阅读、爱上写作,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滋养生命。  相似文献   

20.
一、兴趣: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作文可鼓励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