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考试舞弊呈现出有组织化、规模化的趋势,舞弊现象的存在严重危害了我国的考试制度,使考试的公信力下降。社会各界关于依法治考的呼声越来越高,贯彻"依法治考"不仅要依法治考生,也要依法治考试工作人员:要将依法治考和以德治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为了规范考试行为、保障人的发展权、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高考试效益,考试需要依法治理。依法治考有利于考试社会功能的发挥,能够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招生考试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实现招生考试公平、公正;依法治考、从严治考,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考场舞弊;依法治招,进一步落实"阳光工程",确保招生考试的安全、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当今,考试舞弊现象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杜绝和防止舞弊现象的最有力的措施是实现依法治考。依法治考的基础是有法可依,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创建科学、完备的考试法律体系。通过依法治考促进考试管理规范化,确保考生权益,维护考试的权威和公平。  相似文献   

5.
张海泉 《中国考试》2005,(4):7-9,26
高考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当然要依据法律办事,按照“公平、公正”的公共原则,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择优的招生目的。因此,在招生考试界就自觉提出了“依法治考”。但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实现依法治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对依法治考现状的描述和对依法治考存在问题的探讨必然有助于依法治考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关于公务员考试作弊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公务员考试作弊作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已严重破坏了公务员考试的社会公信度。本文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公务员考试作弊的悖法根源,结合实际,提出了用法治的刚性减少和杜绝公务员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建议用依法治考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的社会考试管理机制。明确职能,社会考试要顺应市场变化,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新的职能定位。加强调控,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指导性管理手段,解决与社会的职能分工问题。依法治考,建立社会教育考试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考试的宏观环境。走向市场,市场化运作是社会考试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严治考加强考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信誉,还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以现代开放教育理念为先导,建立和健全考试管理机制,规范和完善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依法治考,从严治考;深化考试改革,加强考试管理队伍建设;加强考试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促进考试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考势在必行。依法治考要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以考试理论为先导,做到科学合理。为此,建议改革一年一次高考为一年多次高考,注重分层次改革考试方法,以充分体现高考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治理考试作弊应当纳入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几乎每次国家级考试都会爆出作弊的丑闻,且愈演愈烈,考试环境十分严峻。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国家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已经明显地涉嫌犯罪,应当依法制裁。必须加强考试法制建设,从法律制度上净化各类考试作弊赖以生存的土壤,并对现行考试选拔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要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考试法》。通过法律治理手段有效预防和遏制考试作弊,依法规范国家考试的秩序,促进国家考试的良性发展,真正实现依法治考。  相似文献   

11.
管理是影响企业效益水平、制约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有序的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企业发展与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企已成为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企的本质是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的法治精神.从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都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并注意法与国家政策、法与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机统一.实施依法治企,对企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对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明学说的重大发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明的集中体现。从立法、司法、树立公民的法律信仰等方面进行政治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社会主义政治明的理论创新加快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行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既是时代选择的新的治校方略,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高校依法治校的障碍,探索高校依法治校的实现路径,对于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有序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考"与教育考试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审议中的《国家教育考试法》这一立法背景,对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一要全面理解"依法治考"的内涵,"依法治考"不仅是治考生,也要治考官。惟有如此,才能推进教育考试行政的法治化进程;二要说明立法只是"依法治考"的第一步,还应该重视执法,实现法律实效。考试作弊成因繁复,道德成本的约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除了法治化之外,还应将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化为人们行为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而一个真正的法治化校园必定是奉行法统治之理念,创建了良善之制度,实现了规范之运作。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就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但在实践中法律的权威性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探讨树立法律权威有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校是现代高校治理的理性选择和时代要求,面对目前高校在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充分发挥校园法律文化价值,即以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来指导高校依法治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程度的不断深化,教育法制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对于依法治教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依然普遍存在。消极依法治教主要表现为:消极依法教育行政行为屡禁不止,消极依法治校问题严重,消极守法、护法现象普遍,教育立法倦怠现象突出以及司法介入教育事业困难多。为此,要从加强从事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法律与政策培训、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教育立法以及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等方面来综合治理消极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