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当今社会文化、思想道德出现了某种“失范”和“滑坡”,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于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不足与高校德育的不适应性。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网络为阵地,弱化不良因素,去粗取精;全面建立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吸引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的培养;提高网络主体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机制,充分体现出与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电脑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角色实践的场所环境;有助于胜任现实的社会角色;提供了打破传破线性思维束缚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专业心理援助,有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网络又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种种心理障碍。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采取有效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负面效应,为大学生创造清洁、良好的网络环境,让他们能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共有514名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439人,女生7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占18.09%,其中,男女比例差异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艾森克E量表呈负相关;与N、P量表呈正相关;且在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一日千里;作为一种工具,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日甚一日,使我们进入了网络化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深刻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因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内容,而如何面对和解决大学生因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现阶段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分析出发,提出改进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济南市部分高等院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一定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网上的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约束;网上人格冲突突出;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网络化已渗入大学生生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抵制网络诱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人格特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本研究运用自制问卷调查了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运用16PF人格特质测量问卷进行了人格特质测量,区别使用网络频度的不同进行人格特质的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总体状况良好,处于可控制范围;大学生的网络心态较为平和,对网络的适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仍需引导和教育;上网频次对大学生人格特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意识的淡薄和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为此,学校要积极面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具体措施有:加强正面教育;改善大学生的网络内外环境;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方法;加大网络道德的校内外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一日千里;作为一种工具。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日甚一日。使我们进入了网络化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受到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深刻影响;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因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必须重视的内容,而如何面对和解决大学生因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网络娱乐活动有待节制、不良信息接触有待规避、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深化、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升等。“00后”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网络认知存在偏差、教育引导仍需加强、错误思潮伺机传播、网络规制力量作用有限等因素构成了影响青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内外因素。基于问题表象与深层诱因的分析,提出应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治理策略: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抵制网络不良文化,凝聚青年思想共识;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化的学习是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大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吸收型转变,由知识容器型向探索创新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格式化向个性化转变。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游戏娱乐多,学习提高不够;接受信息多,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研究方向多,深入精通不够。有关部门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采取切实手段,加强网络管理。要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学习的能力,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模式,迎接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一、网络给高校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方式灵活和获取信息成本低廉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缩短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本质力量等。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源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赋予网络开放、自由的特性.个人至上、自由原则是网络运行机制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同时注意两个问题: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二、网络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正负效应同时并存。高校德育工作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产生为人际交际增加了新渠道。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据资料统计,在众多网民中,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也是网络交往的主力军,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何根据网络交往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何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避免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对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究其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因此,必须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适度保持虚实之间的张力,促进大学生伦理观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且也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喜謦孝号有实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进行网络道德的理论研究;将网络道德引入课堂;促使大学生道德自律;建立健全网络行为的管理和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新的网络时空里,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新型社交方式。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网络社交安全产生巨大冲击。由此,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网络社交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网络聊天引发的安全问题,沉迷上网导致的网络成癌综合症,交友轻率误入网恋陷阱。可见,网络社交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及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此,本文提出了自律性和防范性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网实证研究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网络研究表明:大学生交往的网络化程度、网络规模一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个人与社会网在情感性、工具性、信息性和参照性方面指数较高。引申分析得出:大学生社会网的互动整合构成学校亚制度性结构的有机成分;大学生社会网具有特殊的亚文化,并影响着班风、校风的品质。教育部门应对大学生社会网作出正确的估价,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弘扬其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即网络文化迅速传播、贫困大学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在外租房现象突出、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和大学生校外打工等。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网上引导和监控机制;全方位关注贫困生,保证其身心健康;重视管理在外租房学生,加强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结婚制度的合法性;规范在外打工学生的管理,从政策导向上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问卷和对近几年在校大学生违纪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在有理想、信念的失重;主体价值的错位;心态的不平衡;理性黯淡和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方面。而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有社会文化嬗变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与家庭氛围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不良影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效应,应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参照体系,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培养和优化校园小环境,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实现外部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