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光调制模拟信号语音通信系统 红外语音通信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红外语音通信系统采用模拟通讯技术。语音信号采用φ3.5mm的音频插孔线路输入,经过前置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红外发射电路进行调制以及发射。中继转发装置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改变传输方向,再次对信号进行调制和发射。最终由红外接收电路接收语音信号进行解调,然后送至音频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最后经过功率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再次放大后,送入耳机或喇叭播放。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13,(13):29-32
红外系统作用距离方程的比较与分析Comparison and Analysis for Operating Range Equations of Infrared System摘要作用距离是表征红外系统探测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目标辐射特性、背景辐射特性、大气条件、红外光学系统性能、探测器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已知的系统基本性能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建立适宜的估算模型,是分析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关键.针对基于红外探测器各种参数的作用距离方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建立了凝视型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作用距离模型.为红外探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及综合性能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倒车的障碍物和人体的语音提示显示系统应用于汽车倒车可以有效防止倒车时可能发生事故,保障行人与车辆自身安全。红外检测系统运用新型热释红外传感器对人体进行探测,当车后有人出现后发出报警信号。超声波测出车后的距离用数字显示及语音提示、车后有人时有语音报警。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视觉系统是全自主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精确高效地处理视觉信息是视觉系统的关键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目标识别与定位及避障方法,对全自主机器人感知环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并借助碰撞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方法确定目标。所提出的算法已在国内及国际比赛中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美军正在研发名为“自由空间光学通讯”的红外激光系统。这一系统将成为军方通讯的未来。如何在不被人窃听情况下传输信息一直是军方面临的挑战.红外激光通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研究实验室正与阿肯色州费耶特维尔的空间光子学(SpacePhotonics)公司合作.研发一种名为“自由空间光学通讯”的红外激光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红外辐射无损检测实验系统的原理及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对实验系统设置不同的参数,得到一系列红外无损检测成像的相关实验数据,描述了由于参数设置的不同,导致的不同检测结果。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图像的辨识能力及信息含量,进一步研究了红外无损检测图像融合技术改进的几种算法,通过对像素融合法、区域融合法、对比度调制法、透明度融合法等几种图像融合技术算法的介绍,提高了红外辐射无损检测图像的缺陷辨识能力,为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燃气红外辐射采暖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导弹的新克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兵 《百科知识》2003,(2):13-14
五角大楼2002年9月9日宣布,洛马公司赢得一个21.5亿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为美国空军重构“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新型导弹预警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新计划 美国现役的导弹预警卫星是第3代“国防支援计划”(DSP-3)。它载有能工作在两种不同红外波段的红外望远镜和动能碰撞敏感器,作战范围和实战能力较高,但只能用于战略导弹的预警,对战术导弹的预警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本身就是为战略导  相似文献   

9.
芦莉  谭文群  郑光绪 《科技广场》2006,(11):109-1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信号处理的分布式防盗报警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包含有线式探测头和无线式探测头,探测头可以是基于热释电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或者是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的微波雷达传感器。该系统具有检测范围大、组网方便灵活、灵敏度可调等优点,通过对软件算法的优化,使得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误报率低。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9):64-65
公司简介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为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控股公司。公司专门从事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激光夜视仪、光电传感器、光学及光电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