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中图法》(第5版)“I文学”类目存在以下问题:“I05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类目设置的体例欠妥、“I236地方剧”类目设置过于详细、“中长篇小说题材复分表”的复分过于简单,应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中国地区表”中“专用复分表”的设置 ,给分类标引带来不少问题 ,建议将“专用复分表”从“中国地区表”中分离出来 ,设立“中国省级以下行政区划表”。  相似文献   

3.
闫兴周 《兰台世界》2007,(11X):72-72
本文从文学特征和检索需求论述《中图法》“鲁迅著作及研究”类目设置的必要,并从文献量的多与少方面提出《中图法》“鲁迅著作及研究”类目修改办法。  相似文献   

4.
文榕生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1):45-48,69
从《中图法》的设类、层累制、复分的原理入手,综合探讨了《中图法》“第四版”关于文学作品集标引出现的加“0”与归类一系列问题,并认为无论是分类法的修订者还是分类法的使用者,如果从分类法的作用、目的、原理、类目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兼顾当前与将来,准确与稳定,可能比较容易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5.
对"鲁迅著作"的列类和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季水娟 《图书馆论坛》1999,(1):46-46,42
本文对提出的“《中图法》应删除在‘I文学’类中给鲁迅先生设置的专门类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施振宏 《图书馆杂志》2005,24(12):31-34
本文对《中图法》(第四版)“旅游”类目设置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在“C”大类增设“C913.33旅游”类,是修订“旅游”类目设置最合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学特征和检索需求论述《中图法》"鲁迅著作及研究"类目设置的必要,并从文献量的多与少方面提出《中图法》"鲁迅著作及研究"类目修改办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了《文献学概要》中提及的“总集”与“剐集”的涵义的基础上,亦分析了《中图法》中设置的“总集”与“别集”的使用意义和使用规则,并着重论述了“总集”与“别集”在该二书中的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图法》在使用“总集”与“别集”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中图法》(四版)"TP31计算机软件"类目设置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中图法》(四版)“TP31计算机软件”在类目设置问题上,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借此促进《中图法》在类目设置上更为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图法》与《科图法》"建筑艺术"类目设置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1130册书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图法》和《科图法》“建筑艺术“类目设置的特色与不足,并就此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标记符号、复分表和体系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图法》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给出了两者的类号对照表。  相似文献   

12.
施振宏 《编辑学报》2005,17(5):338-34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庞大、划分太细、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缺乏简明性、易用性和实用性,不适用于期刊论文的分类;<学科分类与代码>体系简洁,划分明晰,无技术性要求、操作简单,具有简明性、易用性和实用性,适用于期刊论文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分类法>初稿于1929年由金陵大学图书馆出版印行,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该法流传到台湾以后,经过不断革故鼎新,修订已达卜数次.及至2007年新版<中文网书分类法>面世,增删类目3000余,具有中文和英文两种索引,同时书前冠有索引编例及检字表,还公开发布了与印刷本完全相同的<中文法>PDF文档,于传统文化、编排体例、编制技术、修订机制等方面均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14.
姜化林 《图书馆杂志》2020,(3):100-106,132
根据中日文学类分类号转换工作实践,对《日本十进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标记符号、文学类时代划分、文学类大类设置和文学类分类体系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与研究的转换规则,并罗列了大量的转换实例,力求解决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第五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中图法》(第五版)存在的类号错误,并在类号划分、类名表述、类目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及“依中国地区表分”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实现《中图法》可视化系统的几种途径进行分析,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中图法》缩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力 《图书馆杂志》2006,25(9):35-37,34
《中图法》作为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及信息机构对图书资料进行类分的“法典”,其编排体例日趋完善,但笔者在文献编目实践中发现存在重复立类、类目虚设、类名繁琐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利用Java、数据库和hibernate技术实现基于放射树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可视化系统。系统提供多种动态交互式功能,并实现两种形态的放射树;利用带复选框的传统树供用户选择,使用户可以只可视化自己感兴趣的子类目;系统为用户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视化角度。  相似文献   

19.
徐美莲 《图书馆建设》2006,(4):61-62,93
本文列举了《中图法》(第4版)法律第二分类体系分类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