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30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我国科学课程的多样化,开创了推进科学课程的路径,拓展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形成了科学本质教学的新范式,培养了一支适应综合科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综合科学课程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缺乏、人们认识观念转变难、综合科学教材编制难、科学教师开展合科教学难等现实问题,亟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展望未来,综合科学课程的深化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顺应课程发展;完善课程结构,开好两类课程;聚焦核心概念,优化教材结构;注重教师培养,适应综合教学;改进考试评价,保障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全省统一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地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实验经过了论证决策、实验试点、相持攻坚、发展推广等阶段,2002年融入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改革遇到了师资、教材、评价、社会理解和设备设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了强化组织和领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研组织建设、完善教材、改革评价制度以及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使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了一支综合科学骨干教师队伍,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繁荣我国综合科学课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综合科学课程在实施中出现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不足以及课程评价滞后等问题,要推进综合科学课程顺利实施,应促进综合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综合科学课程的内容,创新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科学课程,但至今实际选择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地方极少。从浙江省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经验看,要有效实施综合科学课程,必须从计划与实施的统一来认识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内涵,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高度理解综合科学课程的意义,同时运用包括以政策推动促进观念转变、以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和以资源建设保障教学需要等综合性策略来推进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潮兴兵 《教育学报》2003,34(11):44-48
本文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者通过本文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评述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由此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潮兴兵 《学科教育》2003,(11):44-48
本主要述评了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主要问题,同时,希望读通过本能较深入地了解西班牙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的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综合科学课程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分科课程模式 ,对综合课程模式比较陌生 ,广大中小学教师感到难以适应 ,不免顾虑重重。人们究竟担心些什么呢 ?他们担心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本文拟从浙江省近 10年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践和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出发 ,论述科学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思路。  一、综合科学课程的优势综合课程的起源可追溯到 18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但综合科学课程的真正崛起 ,是二十世纪 80年代以后的事。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来 ,在小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评述了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科学观、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几个问题.旨在使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拉开序幕的上海综合科学课程项目是我国地方性综合科学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之一。首先从课程理念、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统整组织方式等侧面,对该项目的特点与成败经验进行了考察分析,最后从现代综合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经验统整”三个层面揭示了此次上海综合科学课程开发对我国新世纪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师资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当前,初中《科学》课程已经在全国各试验区开设,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念、融合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是构成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育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根据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新课程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能力构成应该有以下几部分:以"综合"为特征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能力、技术设计的能力、教育教学尤其是探究教学的能力、扩展专业的能力。而对于科学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则应该完善实践类课程、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专业技术设计"课程。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主动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和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复合型师资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开展综合课程的教学研究,本文运用系统化分析问题的方法,从综合理科课程的学科性质、师范生的学习特征以及综合理科课程的时代特征出发,分析了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的9大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合科初中科学课程开设是我国新课改的一个突破和亮点,教师知识是影响其实施的一个强影响因素。基于对浙江省某市合科初中科学教师的课堂观察与访谈,研究发现:一是教师知识越专业、越丰富,教学就可能越成功、越有效,否则将有很多困难;二是教师最难适应的非专业知识教学貌似生物、天文、地理等,实则物理更严重;三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其各类知识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组织。可以说,教师知识发展水平决定着合科初中科学课程实施质量。为深化实施,教师知识亟待发展:一是夯实合科初中科学学科内容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二是促进科学本质理解,强化课程整合意识,体现科学探究精神。最有效路径是,善用教师发展平台,重在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教师素质是其中之一。对长春市未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15所初中理科教师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总体上来说,目前的分科教师还很不了解综合科学课程;对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持否定态度;不具备符合综合科学课程要求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技能。可以通过高师院校改革、调整教师培训策略、增进交流等方面来增强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综合课程以来,随着课改的深入,综合课程实施呈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师资问题,而当务之急是对在职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用反思型培养模式下的校本培训、教师技能和素养的自我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和不断完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强化活动课程设计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综合课程在职教师的能力养成。  相似文献   

17.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n China. However, 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is not as successful as expected. Challenges were reported, yet without fine-grained investigation, with respect to science teachers' instruction on integrated science. In this study, we aim to detect major problems by investigating the i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cience at the secondary level. Classroom observation focused o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verbal behavior, teachers' competency of instructional organization, their presentation of instructional cont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activitie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were provided with limited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ting and engaging in learning as science teachers were dominant in classroom talk. Teachers emphasiz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within one subject (within-subject knowledge), but not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between subjects (cross-subject knowledge), resulting in the unsuccessful i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ve content. What is more, teachers were inadequately competent in designing and deliv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ntent, scientific inquiry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which also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on integrated science.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首次成为我国课程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然而师资力量则成为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本课题立足师范学校的办学特点,以提高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和策略有机配合,有针对性地培养综合实践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特殊要求,结果表明,这样既有利于师范生职业态度的转变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能力的培养,也能有效促进师范生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形成性考核是一种全新的考核模式,对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高的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文章以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为例,针对地理科学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特征,参考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将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针对每一门课程提出详细的形成性考核指标及其所占比例,制订出最终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并对各个考核指标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期深化教学效果,达到使学生个性、共性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信息素养,并能正确把握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体现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