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是以小学少年拳第一套为基础组成的套路动作,难度和强度都比第一套有所提高,并且选编了少量的擒拿动作。少年拳第二套共有十二个动作,其套路的动作包括:基本手型有拳、掌、勾;基本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分析少年拳第一套由武术基本的冲拳、推掌以及弓、马步、虚步组成,全套共八个动作,是初级入门拳术。它属于闭合性运动项目,是一项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性、爆发力和柔韧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难度小,学生能较容易掌握。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包括弓步撩掌、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等四个动作在内的少年拳第一套的5-8动,要求学生能将动作较高规格呈现,并且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及攻防技击内涵。  相似文献   

3.
车天民 《武当》2003,(10):33-34
少年拳第二套的特点新大纲中的武术教材之一——少年拳第二套(以下简称“二套拳”),是一个很好的武术套路。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体现了武术的风格,尤其是体现了以长拳为基础,以基本功为基础之基础的武术特点。全套动作精神英勇、严肃,姿势朴实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形象雄壮优美。从技击的特点而言,虽然全套动作结构很简短,但表现了武术的“四击”、“八法”、“十二型”的技击法则和人体动态的规律。以“四击”中的“踢”和“打”而论,就有蹬、踢、踹、弹、钩、冲、  相似文献   

4.
武术运动是非周期运动项目,动作复杂多变;因此其教法,包括示范面和示范位置的选择,很值得探讨。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教材——“少年拳”第二套中几个典型动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供中学体育教师参考。“少年拳”第二套中第一动作,“转臂砸拳”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转臂砸拳”这一动作前后方位变换,同时,上肢有较复杂动作,因此教学中必须采用分解教  相似文献   

5.
武术被列为中学体育基本教材,是全国统一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部分重要教学内容。自从这套新大纲开始贯彻执行,至今两年多来,有些原来武术基础比较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部份武术教材仍然觉得有些困难,有的甚至认为教武术特别辛苦,这也是很自然的。中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这部分武术教材,是不是很难掌握的技术呢?我看并不能说很困难。就说少年拳(第二路)吧,这套拳只有十二个动作,和武术中的传统套路或运动  相似文献   

6.
要上好武术课,教好少年拳第二套动作,教师必须备好课(包括教材、教法、练法等)。要理解拳术套路中动作的内在联系,掌握好分解动作与完整动作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一、语言法讲解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武术课如何运用讲解呢?1.要讲解动作的规格武术入门要从基本功开始,基本功即是手型、手法、身法、步法、腿法、工架等。讲解这些动作的规格,把重点放在腰、腿和工架方面,这是体现武术特点的主要一环。因为腰为上、下肢相连处,各动作变换,闪展腾挪,都有赖于腰的灵活性;腿则是武术中一切动作所必须依靠的,无论表现进  相似文献   

7.
武术组合动作一般是由几个武术基本动作有机地结合而成的。如组合动作砸拳平衡,就是由抡臂砸拳和望月平衡所组成。通过组合动作的练习,可以发展武术运动的专项素质,培养协调、完整地衔接动作的能力,为学习武术套路做好准备。因此认真扎实地教好组合动作,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搂手勾踢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2):44-45
<正>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针对当前武术教学内容体操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学练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提出实用性强的组合练习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巧用、活用、妙用、善用武术教学中不同形式和内涵的组合练习,来突破武术传统教学,提升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活小学武术教学新活力。一、巧用组合练习,促进套路形成武术组合动作一般是由几个单一武术基本动作结合而成。如组合动作弓步架打,就是由单一步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的教学应遵循组合动作单个教、复杂动作分解教、难度动作递进教、简单动作完整教、劲力节奏重点教、基本动作反复教、动作攻防必须教的原则,同时注意示范的技巧,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出发进行设计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少年拳》第二套是我市今年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动作比较简单,且是初中二年级的教材,无论对老师还是考生难度都不大,但在"望月平衡"动作的教学中,接上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提示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剑、拳等套路相比 ,动作复杂、图解多、文字说明多 ,教师难讲、难教 ,学生难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对它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归纳 ,总结出一套形象生动、易教易学、易懂易记的四字提示语 ,并应用于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康小亮 《武当》2010,(5):19-19
陈式太极拳老架有七种套路。即陈式拳一至五路,炮捶一路,长拳一路(长拳一百单八势),共五十七式。二套共二十七式,三套(大四套锤)二十四式,四套红拳(小四套锤)二十三式,五套二十九式。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运动,它在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是较易开展的项目,中学应广泛普及。少年拳(二)是中学武术教学中的主要教材,教师应深入钻研,重视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中学生今后继续学武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学体育教材》对此拳  相似文献   

14.
少年拳套路短小精悍、连接紧密,以武术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个定势动作为主,难度适中,便于教学和普及。套路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腿部动作以武术中最常见的弓步、马步为主。两套中共出现弓步9次、马步3次,学练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上肢以拳法、掌法为主,简单易学。二、整套动作具有较强的攻防含义,实用性强,如架冲拳、横拳、蹬踢腿、侧踹等。充分体现了武术特有的技击性和技巧性,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心理特征。三、套路动作均是在上、下肢及身体各部位同时运动中完成的,能有效提高人体神经中枢系统的调节性和身…  相似文献   

15.
配乐少年拳     
<正>配乐少年拳是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少年拳(一、二套)的基础上,配上节奏分明,旋律优美的武打片《再向虎山行》主题音乐而成的。在节奏处理上配乐少年拳不同于广播操机械地按节拍做动作,而是根据套路内容来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新编全国中学通用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武术教材,具有动作少,内容精的特点,并且鲜明地突出了艺术性和技击性。同过去用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进。过去所采用的武术教材,往往都是套路太长、动作过多、学生苦于记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新编武术教材中、拳术上只有少年拳两套,分别包括八个和十二个动作;剑术和棍术也都只有十二个动作。这样就适应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动作多、时间短、学生学得慢、忘得快的现象,因而容易收到实效。武术操中编进的仆步亮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武术教学的实施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武术教材的众多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应该有个明确的观点和科学的安排,这就是武术教学的总体走向。一、武术教学以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基础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分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跳跃练习、平衡练习、扑滚练习等八大类。武术的套路练习都是由若干单个动作组成的,这些单个动作都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体现,如初级长拳第三路共32个动作组成,而这些动作都是以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黄茂烈 《精武》2006,(11):24-25
历来练南枝拳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南枝拳的“四步”和“削竹”这两个套路练得好,基本就很好用。从本期起,我们开始向读者介绍南枝拳的另一个套路——削竹。同四步相同,削竹也分为三段,在这里逐一讲解其主要动作要领和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在竞技武术套路中,认识动作结构是我们正确把握动作规律的必备条件,也是进一步揭示武术套路运动规律和探求动作技术优化规律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通过对动作结构的定义、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从探讨武术套路的单个动作构成要素、组合动作结构规律、难度动作结构特点等基本要素入手,以从理论上改善教练员的训练思维,帮助他们找出科学训练的方法及其套路编排的规律。从而为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新、美"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使用的教材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教版)编写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2007年8月第3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有着多年的习武经历,在体育武术教学中发现本教材有些内容和动作方面存在着商榷之处,现就初中武术教材“少年连环拳第一组至第四组”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