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历来苏辛作为豪放词杰出代表为后人所景仰。但仔细翻阅他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且多上乘之作,但却往往被人忽略。本文试就他们的婉约词进行比较并就他们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进行窥探。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词气势豪放,有着极为广阔的题材内容,是豪放派的先河,对整个词坛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其豪放之风盛行,使得人们忽视了苏轼在婉约词方面的成就。其实苏轼的词作中,婉约词的数量要远远多于豪放词,其中既有晚唐婉约词的抒情写作,又有新的思想内容。苏轼的婉约词表面上好似温柳,但其富有深意,词中包含着作者的情操与理想。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的艺术成就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3.
豪放是辛弃疾的主导风格,但他的婉约词同样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别有一番风韵,一改缠绵靡软之婉约词的审美风格,有着巨大的思想艺术价值,此可谓辛稼轩对婉约词发展的一大贡献。他的婉约词多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之作,寄托着家国之忧和身世之感,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丰富和深化了婉约词的内涵,拓宽了婉约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后人常常把苏轼看作豪放派词人,但在苏轼的词作中,数量最多的是他的婉约词。与宋代早期的婉约词相比,苏轼的婉约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创造独具特色的婉约词。他不仅拓展了婉约词的题材,并且打破了传统婉约词的"以俗为美",在技巧上他以诗为词,给传统婉约词注入活力,为词的雅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但纵观《东坡乐府》中编存的三百首词,我们发现,严格意义上的豪放之作仅占极少数,东坡词绝大多数仍是明丽清新的婉约词。当然,他的婉约词已迥然异于传统的艳科词。这是因为苏轼对传统婉约词进行了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6.
一位是五代南唐帝王.一位是南宋旷代才女:一位是“词中之帝”.一位是“词国女皇”;一位揭开了婉约词的序幕.一位是婉约词的集大成。他们将苦辣酸咸的人生况昧诉诸砚头笔端.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把悲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研磨为凄愁婉约的字。李煜和李清照同以“婉约”为词.他们的词作展示了相似的人生命运、相通的创作态度和相同的审美追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苏轼以其风貌崭新的婉约词对传统婉约词风进行了大胆的刷新,他拓展了婉约词的内容题材,突破了词只写艳情的藩篱,打破了前人词作单一表现手法,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婉约词的表现手法,由此与以往婉约词比较,苏轼既继承了晚唐以来委婉抒情的婉约词的各方面,又对其进行革新,从而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和柳永均为婉约词派词人,在才气、身世等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他们的词作却在许多方面有着鲜明的差异;通过比较他们词作的差异,可使读者从更多层面感受词的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9.
苏轼以其风貌崭新的婉约词对传统婉约词风进行了大胆的析。他变传统婉约词的“以俗为美”为“以雅为美”,淡化、内化了以艳为美的婉约词风;他以诗为词,使词由类型化到个性化,给传统婉约词注入了活力和生产。苏词既继承了晚唐以来婉约词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又对其进行刷新,从而挽救了婉约词每况愈下的词风。  相似文献   

10.
一位是五代南唐帝王,一位是南宋旷代才女;一位是“词中之帝”,一位是“词国女皇”;一位揭开了婉约词的序幕,一位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他们将苦辣酸咸的人生况味诉诸砚头笔端,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中把悲苦跌宕的人生经历研磨为凄愁婉约的文字。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词坛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两朵最大的奇葩当属豪放词和婉约词。多彩多姿、千娇百媚的婉约词,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无限光彩,阴柔含蓄,妩媚朦胧的婉约词就如水中赏月雾里看花一样,迷离了我们专注现实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诗词发展的漫长道路上,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宋词的辉煌成就,绝不是哪几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各种文学体制,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词至宋代,成为一代文学之胜,正是两宋词家,立足于现实,继承和发展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宋代词坛上,婉约词家是很有生气,很活跃的一支主力军。就其作品数量而言,现存的两万多首词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婉约词,真正堪称豪放词的作品,廖廖可数。婉约词在整个宋词中占有这么大的比重,说明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对婉约词评价过低。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对整个宋词的评价。限于篇幅,本文打算仅就如何正确评价宋初的婉约词,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3.
在词学发展的历史上,社会文化、当地风物、词人心理及审美需求均影响着词风的变化。"豪放"与"婉约"两种词风,是词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宋代到清代的词论家,对这两种词风各有偏好,但他们的词论也因派别之见而具有局限性。直到清代,才有学者摒弃派别之见,超脱"婉约""豪放"来研究词,这种做法,拓展了词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婉约词的大家,秦观以其独到的成就为后人瞩目;纳兰性德用他的努力使词在经过元、明几百年沉寂后得到中兴。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们的词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晏几道和秦观同作为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清人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就说:"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但我们必须看到正是晏几道个性中的自傲和秦观个性中的自哀造就了小山词和淮海词的个人风格,并由此带来的清壮顿挫和郁积凄厉的独特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柳永与李清照同系一派婉约词宗,两人以婉约、细腻、曲尽人意的创作方式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女性写作题材也是两人的杰出词作之一。但由于他们各自的性别、性格气质差异以及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与不同的人生经历,两人在女性词创作上呈现出许多的差异。柳词多写生活在市井的歌儿舞女,词对女性世界表现广泛;李词则多写自身的经历历程,词的创作便局限在了她自身个人的视角范围,形成犹如自传形式的词作。本文将两者在女性写作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两位词人的文学创作,更深入地认识女性思想意识在二人词作中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婉约"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评价《春秋》,这里的"婉约"有"幽隐"之意。与刘勰同时的王筠也用"属辞婉约,缘情绮靡"来评价萧统的作品。最早将"婉约"概念从诗文批评中借来评词的,则是明人张,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都是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最著名的豪放派爱国词人,其词如“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素以慷慨悲歌、豪迈激越而著称,赢得了当时和后代的高度评价。然而,对于题材多样,内容繁富,风姿各异的629首稼轩词,若仅仅用“豪放”二字笼统概括其风格,则未免失之偏颇。事实上,如果我们对现存《稼轩长短句》仔细披检一遍,就不难发现,那些悲壮淋漓的豪放词虽然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体现了稼轩词的主要风格,但在数量上毕竟是少数;而那些情致缠绵、词意妩媚的婉约词却大量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否认,也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是,在辛词研究中,对于其婉约词,却弃置不顾,或语焉不详,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我们认为,稼轩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如果说,那些作为时代号角的豪放词是稼轩词的主旋律,那么,那些别具情致的婉约词就是稼轩词的优美和声。研究稼轩婉约词,不仅能使我们从整体上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稼轩词,而且有助于我们对辛弃疾生平、思想和创作全貌的把握;甚至可以说,对了解婉约词风的历史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评价一个作家,“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对于辛弃疾及其词作的研究,我们更应采取这种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号称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全部词作进行了一番探索,提出辛稼轩的艺术功底与创作渊源还是深深扎根于婉妁词的土壤之中,并同意“诗庄词媚”、“词以婉约为宗”的观点。作者认为稼轩的600多首词作中,大多数含有绮艳旖旎的婉约成分,其情感细腻、韵味真淳、调傥风流的格调,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17,(5):86-89
苏轼和陆游两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以往有大量论文从多种角度进行研究——有诗有词有文。陆游的爱国诗、婉约词;苏轼的豪放词、婉约词、散文……很少有人把这两位文人的诗词作品做比较研究。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他们为数不多的婉约词入手,从内容、表现手法、用词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两位词人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两位词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朝代,却相差近90年,有相同的情愫与表达,可谓跨世知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