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2.
奖惩是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奖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奖励的同时,适度的惩罚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慎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地进行公平、公正的奖惩。  相似文献   

3.
奖惩是学校教育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列入议事日程,探讨一下奖惩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对于正确运用奖惩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因素,语文课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因而语文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首先,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前提;其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理想,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核心;再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究道德,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对象是人.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始终把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自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团结、友善的基础是爱.有了爱.才会产生“情”.真诚的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来说,更是一种促进团结友善的强大力量。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宽容。  相似文献   

6.
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单位,进行会计素质教育要确定各级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教育理念;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熟悉与会计学相关专业的知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运用和推广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会计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要长期取得实效,应组建学生党员工作机构,构筑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合理设置学生党支部,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增设党建辅导员岗位,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考核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动态性、经常性、及时性方面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结合教师表率作用;结合体育课堂常规;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特点,结合组织教法;结合课堂偶发事件,结合审美教育进行德育教育。具体应采取意识教育法,说服教育法,规范指导法;榜样教育法;集体训练法;奖惩教育法;困难训练法;场地设置法等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齐伟 《现代教学》2005,(9):25-26
信息化条件下的物理教学不抛弃传统的实验和观溅不推崇技术至上,强调技术为教育服务不赞成一切教育内容都在计算机上进行,信息技术只是进行物理教育的媒介之一,要和其他的各种教育手段综合应用;不提倡过多的“人-机”交互,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不热衷于教师开发教学用软件,除了少数教师之外,大多数教师更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学记》中这样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好的教育方法既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善于纠正学生的缺点。“表扬”是对好人好事的公开赞美,对学生健康人格作出的肯定评价。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表扬”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如何把握它的机遇?调控它的“火候”?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表扬应及时。每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与赞誉。作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2.
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需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师,要重新认识现代小学儿童的发展特征与教育;重新认识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殊的教育功能;重新认识小学教师的培养,转变传统教师的角色。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应包括: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个性品质发展的基础;身体发展的基础。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关怀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3.
学生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倾向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教育科学》2003,19(6):38-40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的四项限模型”,为数不少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回避失败的学习动机,这具体表现在学业归因、自我效能感和任务选择等方面。本文认为,学生之所以回避失败,是由于受到其自身成败经历、他人成绩信息、教师言语行为及学校奖惩机制等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其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尊。要改变学生回避失败的现状,避免其不良后果,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更新教育理念,同时可采取改变奖惩机制、进行归因训练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高英语差生的成绩,是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期盼的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教师转变态度,实施赏识教育;需要具体分析差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也需要学生自己增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具有深入性、持久性、潜渗性的特点,是一种深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运用常规的教育措施外,更应通过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潜渗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特别是职业中学,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德育教师。在这个队伍中,语文教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学校要实施德育工作,主要载体是课程。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落实德育工作的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语文教学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供了一种无法取代的工具和媒介;语文教材包括课外阅读教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  相似文献   

17.
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应与体罚严格区分开来,教师要敢于运用惩罚,但更应掌握惩罚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惩罚,促进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针对目前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按照分数高低排名次并随意公布于众的这一现象,依据法律原则和教育原则,提出了应尊重学生考试分数的隐私权。为此,需要解决如下三方面问题:其一,要在全社会尤其在父母,教师和学生当中树立儿童权利的观念;其二,作为监护人,父母有权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教师也有责任向家长如实介绍,但是否公开学生的分数仍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其三,目前的高考制度中对小学教育影响过大,这是不正常的,应逐步调整改变。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爱做基础,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朋友;对那些犯过严重错误或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教师更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帮助.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体罚,作为一种具有严重病理性的教育方法,在大多数国家里都被宣布为非法行为。我国政府多次明令严禁体罚学生。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禁止体罚学生。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对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的依法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