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伟  方群 《出版参考》2007,(1):15-15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出炉都如同龙卷风过境.将观众集体卷入“捧”或“贬”的口水大战。有人盛赞它实现了国际市场接轨.有人则斥之为电影市场虚弱之体疯狂进补的“猛药”。事实上.国产大片毁誉参半的舆论现状恰恰反映出观众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自己的大片.面对好莱坞.没有国产大片的中国电影市场将不堪一击.因此每年有三到五部国产大片亦不为多;另一方面,国产大片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许多非专业人士的评点便能一语击中其创作软肋。  相似文献   

2.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开会?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上帝把人分成了两类,好人让他们去了天堂,坏人呢,都送去了会议室.还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委员会的话,那他现在还在岸上没能出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喜欢开会胜过看电影的?估计没有.为什么?通常一部电影持续90分钟到2小时,会议也是.可是,会议是交互式的,但是电影不是.我们不能冲着屏幕叫:"别进那个房子啊,你这个白痴!"更重要的是,电影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能让我们因为故事的结果而做什么事.但是会议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吧女苏丝黄     
苏丝黄是谁? 自斯达克拍了一部电影,苏丝黄就成了美国甚至整个西方英语社会家喻户晓的东方女性图腾  相似文献   

4.
朱虹 《视听界》2008,(2):70-73
一、内容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1.电影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一是电影产量和票房再创新高。2007年我国共生产电影582部,其中故事片402部,科教、纪录、动画、特种,电影电视等其他影片180部。故事片生产比2006年增加了72部,增长21.8%。全年全国电影市场综合收入达67.26亿元,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9,(1):59
曾看过这样一篇关于电影《指环王》的影评:“电影里有一个魔力无边的戒指,谁得到它谁就能统治世界,要是坏蛋得到它,全世界都得遭殃。只有跑到很远的一座神山,才能把戒指毁了。可甭管是谁,一拿到它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满足自己的贪心,连神仙也不例外。后来,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一个孩子来完成,因为孩子没有贪心。这下孩子惨了,上刀山,下火海,不是碰上妖精,就是遇到怪物。戒指到底毁没毁,电影里没说,  相似文献   

6.
十几年前.当作家张平写完《凶犯》这部人性与法律纠缠不清的小说时.并没有想到作品有朝一日会被改编成电影。尽管.这部作品从出版之日起就受到影视界关注.但由于作品题材比较尖锐.故事场景处在偏僻林场.始终没有哪位导演能找到理想的改编思路。十年时光弹指而过.就在人们早已淡忘此事时。这部作品却奇迹般出现在银幕上。没有奢华阵容.没有庞大场景……《天狗》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一部独特之作。  相似文献   

7.
谁也没想到,中国第一部公映独立电影,是由两位看过影碟却没拍过电影的年轻人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有一种误解.好像法国导演只拍艺术电影,其实,法国导演一向不排斥类型片。当年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就很推崇希区柯克,也拍过不少类型片电影。《逃之夭夭》的导演继承了这一传统.拍出了一部颇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片。  相似文献   

9.
走开吧,男人     
有一类电影被人们称为男性电影,这种电影里通常没有女性角色,例如《野战排》、《黑鹰坠落》之类的战争片(战争让女人走开嘛)。但是如果有一部影片,里面只有女性角色而没有男人的影子,这个片子多半会被称为女性主义电影。这里面有一个微妙的差别,前者从来不会被戴上“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此番岁末年初的电影跨年贺岁档依旧热闹非凡,一部名字叫囧、专讲囧故事的系列电影《泰囧》走得别提有多顺溜.上映期间以近13亿票房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仅次于《阿凡达》保持的中国影史最高纪录13.9亿元。正所谓盛名之下必有所累。这么一部很难说有多么好的片子陡然一飞冲天,轻松超越许多同期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而成为新的国内票房冠军.也超越了不少大导演苦心经营多年的票房累积业绩.  相似文献   

11.
最近,顾长卫导演的电影《最爱》和香港导演刘伟强的力作《不再让你孤单》进行票房PK,顾长卫说:“一部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最后得看究竞谁的故事讲得更好了!”作为复杂文化作品的电影尚且如此,较之显得简单的新闻作品更应该为读者讲述完整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市场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影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据2010年1月24日《经济日报》报道,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为42.96%。全年生产故事片456部,票房收入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有12部。其中包括《建国大业》等3部单片票房收入超4亿元的影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在总结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时指出:“2009年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3.
杨丽坤,这个出生在云南思茅磨黑的彝家女,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没有谁能像她那样,只演过两部电影,却在中国数亿观众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她的辉煌被永远地定格在《五朵金花》和《阿诗玛》的银幕上。  相似文献   

14.
王珠银 《视听界》2004,(6):69-71
安德烈.巴赞曾经说过,“电影没有起码数量的直接观众就不能存在”。电影的创作和观众的接受是电影的二重性。因此,电影创作者的编码规则,必须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确定。一部电影只有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才能使“不仅是产品成为产品,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指环王》三部曲正是从名著效应、魔幻世界、“声光秀”三个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贾辉 《声屏世界》2011,(10):36-36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新闻的可看性比不过电影、电视剧.但人们最需要的,仍是有效的信息。有效的信息在影视剧里并没有,或者说不多。影视剧的可看性之所以强.是因为它们都是故事,故事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使观者在潜意识中产生共鸣。一部肥皂剧,只要故事精彩,哪怕上百集看下来,观众也不会觉得累,而且还会把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一期新闻节目.哪怕只要有一条新闻没有“滋味”,观众可能就会换台去看影视剧。  相似文献   

16.
1 尽管没有彩色插图、各类电影内容的详尽解说介绍、世界影坛著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各国获奖电影一览表……但是,《电影艺术词典》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著作。可以说,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电影艺术词典。无需通读全书(当然通读全书更利于从总体上把握),随便翻翻便可以获得这种印象。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的贫困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他卖官、受贿一百多万元,被抓了起来。他终于进了垃圾堆。 谁请他来的呢?党和政府一再有决定、通知:当党政干部是不准以权谋私的。而且已经打了一大批以权谋私的官员。可是谁也没请他来发财,是他自己硬要爬上那个他认为能发财的位置的,他是自觉要当社会垃圾的。 过去有过一部电影《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18.
从事电影工作的演员有两种。一种是加入著名的、有组织的、有声誉的电影公司做基本演员,合约签订1年到8年。一种是自由身,专为独立制片公司拍片,或是为大公司客串演出,是以部头(一部影片)签约的。就以香港来说,自从过往的两大电影机构“邵氏”与“国泰”停止拍片以来,就没有公司签约基本演员  相似文献   

19.
《编舟记》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但是,它并非盖茨比的那种了不起,而是叫人暗自佩服的那类。看完不免要感慨,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在日本还是放眼旧际,居然还有人拍摄如此老土的一部电影——拿生命在编字典。这部电影选择站在了功利的对立面,没有金钱,不为虚名。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电影花粉: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电影世界》,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作者没有落入那些令人乏味、泛滥成灾的影帝、影后和著名导演的传记或绯闻轶事的窠臼,而是用欧美电影大师和上百部经典名片以及嘉宾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影后的人生精彩片断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人文主义的电影世界。文笔信马由缰,娓娓道来,既不拘一格,又收放自如。借事抒怀、夹叙夹议,像一篇篇意味隽永的美丽散文,既富情趣,又有较强的可读性。全书洋洋洒洒20余万字和众多的图片,反映那些著名导演、演员等就像一群痴迷于电影花粉的胡蜂,日夜忙碌地采集电影花粉,不知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