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演变的过程中深受道学、玄学、佛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和玄学的“自然与道合一”,以及禅学中的“心造万物”等思想,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性。分析、研究这三者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有利于揭示中国山水画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2.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对宇宙本“源”的认识,从中也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中国山水画藉老庄思想为主旨的自然观,迄魏晋南北朝,经唐、宋的经营,确立了山水画的精神特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动荡,士人纷纷退隐山林消极避世,玄学的盛行解放了人的个性思想。时人爱好“山水”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文人名士幽游山林,行吟山水,其博学多思超然物外的情怀,对自身性灵的追求,引发了他们对自然之理根源性的考察。人与自然的亲近融合,打破了汉代自然观的神秘。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意义逐渐显现,至隋唐山水画由人物画背景独立而出,跨出了其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了美国超验主义文学与魏晋山水田园诗对自然的定义,探讨两者之间种种契合以及差异之处,阐明美国超验主义与体现在魏晋山水诗中的老庄思想存在共鸣:两者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合谐相处,都把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一个精神本体——“道”或“超灵”。但两者的出发点却迥然不同:玄学的自然观重“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侧重点仍在自然。而超验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的存在是因为它要作为“超灵”向人类灵魂说话的工具,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它注重的是人。  相似文献   

4.
王戎是琅邪王氏家族信奉玄学思想的关键人物,关于王戎的玄学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积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消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程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23-124,130
王戎是琅邪王氏家族信奉玄学思想的关键人物,关于王戎的玄学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对其玄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信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积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信奉消极的“自然与名教相同”的玄学思想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受道家和玄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自身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妙意”、“书道”观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书意”、“风骨”、“神采”观则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汉魏六朝书法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审美语境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空间构造的差异。中国山水画的形态构成是“动点透视”,具有灵动多变的表现力;西方风景画则严格遵守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具有模拟自然的再现性。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偏重“精神体验”,人与自然互相交融,追求“畅神”之境界;西方风景画则趋向“直感体验”,人与自然对立存在,追求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人·自然·道德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道德律王东红一、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觉醒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有过许多深刻思想。比如,老子讲“道法自然”,庄子讲“万物与我为一”,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  相似文献   

9.
“身即山川而取之”,意即指画家主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出来源于自然山水,又高于自然山水的山水画关境。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画家的“师造化”实践、山水画的审美特征等几个方面阐述山水画中人(画家主体)与自然的相融相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充分体现了“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两大特征。这是中国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的共同产物。本文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及佛教中禅宗思想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的发展,是在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天人合一”。历史上,中国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一向注重深入生活捕捉美,亲身体悟自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因而,我们需要很好的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以发展和推动我们的美术创作。  相似文献   

12.
绘画“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笔墨表现的最高境界。源于古代老庄的道家思想,气韵与中国山水画的融合,成为中国山水画精神和艺术追求的品格标准,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千百年来都是传统绘画中的精粹,被历代文人所喜好。山水画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更多的是承载了他们“澄怀观道”的思想。但时事变迁,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思想文化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千年山水画也应与时俱进,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自然观,在作画时奉行以小见大的宇宙观,以尺画显天地,在描绘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表达画者主观的内心世界。古代自然观以哲学性探讨为依托,以参禅悟道为主要形式展现。道以艺现,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囊括于艺之中并显现出独特的布陈置势,画道之理。中国山水画在全景式构图中通过山川之势与“人间之味”的排列布局体现人与自然相和之意,于截景之中突出刻画山川之性营造气韵生动之境,山通情,人晓意,达到物我相融的境地。中国山水画之意境展现出千人千味,生机百生,在传统自然观的影响下可观乾坤之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色彩观,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明显不同。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观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的影响,崇尚返璞归真、简练素朴之美,主张用最简单的水墨色彩表达最丰富的意境。而西方风景画遵循的则是真实的色彩观,重光谱色,讲明暗阴影对照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诞生与"远"观念有着紧密的渊源和联系,从语义学、哲学、美学以及画学的角度逐渐展开,试图探究"远"观念影响下山水画的产生的内在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中国山水画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水画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每一阶段都与中国传统的"五行"、"五色"、儒家色彩观、道家色彩观以及佛家色彩观有着紧密联系。而庄、玄、禅思想又影响文人画崇尚水墨画的创作心态和美学意境。宋以后,文人画占据画坛呈主流趋势,青绿山水画开始衰退,重水墨轻色彩,严重阻碍青绿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