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规定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探究性实践,亲历获取、运用知识及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亲身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尊重科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及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孟凡玉 《科学教育》2005,11(2):37-3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广大中小学开展起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主题作为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强调活动过程、目标内容、问题解决的开放性,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实践性,凸显学习的生成性。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学生科学探究的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会合作与分享,以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社会的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等问题为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独立面对问题情境,改变过去学生单纯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 ,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选择“环境保护”一节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由首先 ,研究性学习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 ,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 ,强调操作与体验 ,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其次 ,研究性学习具…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琴 《教育探索》2003,(8):20-21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它与传统…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取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课题,选题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大小甚至探究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题是十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强调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问题的选择主要以完成教材学习任务为目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设置这一课程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次突破。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通过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创新和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对用“节日、纪念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强调对概念、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探究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探究中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活动主题,进而获得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要求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本文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希望在教学上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索,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及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初中政治课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问题的选择主要以完成教材学习任务为目的,面向学  相似文献   

13.
正确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含义1.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所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包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其特质是:(1)跨学科性。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各门学科往往局限于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从事探究活动,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究。因此,研究性课程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完整人的整…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新课程标准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自主探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为观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所谓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包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其特质是:(1)跨学科性。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各门学科往往局限于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从事探究活动,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究。因此,研究性课程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完整人的整体生活。(2)“体验性”。传统的课程类型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使青少年缺乏直接体验。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7.
施正芳 《江西教育》2023,(23):12-13
研究性学习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创造,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融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基于生活情境,立足开放时空,遵循科学程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核心的学习方式,而课题学习又是研究性学习的依托,是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切入点。为此,我校组织学生从小课题人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从学校小课堂走进了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19.
包黎 《现代教学》2010,(1):141-141
探究型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型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究型课程的评价要求教师在设计评价时,改变单一的结果评价方式,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综合和发展结合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谈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科学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取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课题,选题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大小甚至探究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题是十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课题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为:它是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开发的适合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