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昆 《收藏界》2015,(2):106
收藏字画可以领略千年华夏的绝世美景、人文风流;收藏瓷器可以欣赏中国古代的巧夺天工、匠心独运;而收藏钱币则可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兴衰存亡。我自小喜爱各类古钱币,尤其喜爱古钱在手上的厚重感,仿佛手上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一般,所以每到一处,都要到当地的古钱市场上去淘上一番,这次去南京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阜昌钱探源     
现在出版的古钱谱中,古钱币的排列都是按朝代先后的顺序介绍。稍有一点中国历史常识的人,收藏古钱即可分门别类按图索骥。但是在我见过所有的古钱谱中,阜昌钱都排列在金朝钱币后面。我认识的许多古钱爱好者,也都笼统地认为阜昌钱是金人铸币。对阜昌钱如何认识,我认为要对阜昌钱的铸行政权,介于南宋与金之间的小国——伪齐作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吴昆 《收藏界》2015,(3):70
我非常喜爱收藏,尤其是喜爱收藏各种古钱,所以每到一处都会到古玩市场上去淘点喜爱的古钱。上周去内蒙出差,公事处理停当后便直奔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古玩市场。内蒙的古玩市场果然有些异域风情,卖的古物都是稀奇古怪的,逛到一个古钱摊前,被琳琅满目的古币所吸引了。摊主是个蒙古人,与他交流得知这些古钱大多都是辽代和元代钱币。这些古钱由于传世量巨大,所以市场价值并不高,摊主的售价也算合情合理,而且这些古币也的确铸造精美,风格独  相似文献   

4.
韩涧明 《收藏》2014,(1):148-149
2013年11月24日,中国嘉德2013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在北京收槌,总成交额近4950万元。至此,中国嘉德2013秋拍全部结束,贺满收官,总成交额23.97亿元人民币。刷新民国纸钞纪录中国嘉德2013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精心甄定近3000件拍品,通过"古钱收藏""金银币、金银锭、金银器""纸钞"和"邮品、签名收藏"四专场呈现给藏家,成交踊跃。其中:纸钞部分,大同元年(1932年)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7):150
2013年2月,中国钱币研究者马传德编著的《币海拾贝——马传德谈钱币珍闻》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作者30多年来撰写的73篇钱币研究文章,由"稀有古钱的故事""珍品机制币漫话""罕见钞票的珍闻""钱币学探幽手记"四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对数十种中国古今硬币和纸币的发现、流传真相作了披露,并对一些钱币界素有争议的钱币作了考证。同时对中国钱币收藏和研究的兴衰作  相似文献   

6.
金宝山 《收藏》2009,(11):110-112
加拿大华人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40多年,收集数万枚古钱,仅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到城郊农村收集藏品,在一老者家中收集到一枚钱文为"辟邪"的厌胜钱(见图)。由于此钱在已出版的一些古钱、吉祥钱等图录上没有记载,所以,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见到后,  相似文献   

8.
闫於庆 《收藏界》2015,(4):72-73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经有幸买到过一批古钱窖藏品。这批窖藏古钱品相很好,锈色精美而锈蚀不重,几位泉友看过后都认为是罐装出土货。其年代跨度上至明代天启,下至清代雍正,其中仅脍炙人口的"跑马崇祯"就有40余枚。这批窖藏成为我古钱收藏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个时期古钱收藏远远不如现今这么兴盛,其交易仅在庞大的集邮市场边缘占一个小小的角落。喜好古钱的泉友也不多,互相见过几次也就脸熟了,聚在一起多数是探讨有关古钱币的知识和展示各自收藏的古币。那时货币也不是古  相似文献   

9.
有钱币的制造和发行,就有钱币的流通和收藏,便会有钱币的市场。从文化意义上来讲,钱币是由货币和货币文化的衍生物组成的。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在古代,古钱是由古代的铸币和压胜钱组成的;在当代,现代的钱币是由当今的货币和纪念章组成的。古代的压胜钱和当代的纪念章应该是同类,是同  相似文献   

10.
董大勇 《收藏界》2013,(5):69-70
有位古钱鉴定家鉴定有争议的古钱时,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外,总是把钱文书法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出现的"出谱钱"。因为这些钱,前人未见,臆造的可能性很大,而识破臆造钱的首要法宝就是书法。今人臆造钱币,首先要过钱币书法关,这位古钱鉴定家凭书法的漏洞识破了不少假钱。他说  相似文献   

11.
吴圣元 《集邮博览》2014,(11):89-89
正在钱币收藏领域,"捡漏"的故事很诱人。但对钱币收藏者来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假如没有过人的眼力和胆识,即使在市场里遇到一件价廉物美的好东西,恐怕也只能擦肩而过,因为"捡漏"只属于懂行的人。大约两年前,笔者曾听沪上钱币学会的一位专家说过这么一件事,他曾应邀去鉴定一批私人收藏的珍稀古币,物主是一位颇具规模的私企的销售总监,该总监近年来迷上了集币,因工作关系他平时常去外地出差。10年来他在各地钱币市场上买进了六七十万元的古钱和银币,其中有颇为珍贵的王莽钱"一刀平五千"(图1)、北宋钱"靖康通宝"(图2)和太平天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7,(1)
正笔者藏有一枚"福寿双全"吉语大花钱,宽缘,包浆温润沉着。直径72毫米,厚3毫米,重90克(图1)。其黄铜质地,由清代云南滇炉所铸。这是我的镇宅之宝,因为它是我收藏到的钱币中最大最重的钱。说起这枚难得的珍稀藏品,还有一段让我刻骨铬心的记忆。那是1999年2月的一天,我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到附近农村去寻觅古钱。到了下午在远离  相似文献   

13.
汉文直读“大安通宝”,存世极少。不但在古代关于钱币方面图谱中不见记载,近代的《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也没有刊录。近代有些私人收藏名家也没有留下关于此钱的文字。直读“大安通宝”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1981年。当时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有个三道营子的地方,一位叫李斌的农民,在自家院子内打井时,发现了一处窖藏古钱。这批古钱重达1500余斤,数量  相似文献   

14.
王泰初 《收藏》2010,(8):130-131
钱币收藏研究界历来对小五铢的断代、定性存有较大分歧,谱录的说法亦不一而论。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古钱大辞典》将小五铢定为王莽钱,定价“五角”;《历代古钱图说》将小五铢列入六朝陈文帝“鸡目五铢”条下,并称:“按此钱初铸极精小,即旧谱误为沈郎钱,近人属之王莽者是也。”近年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则将小五铢定性为“冥钱”。  相似文献   

15.
李威洲 《收藏》2009,(5):166-167
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钱币、铜镜部分共分为5个专场:马定祥收藏,丁张弓良收藏中国军用钞票,纸币,古钱、金银锭、金银币,铜镜。拍卖4天,拍品近3400件,可谓规模宏大,蔚为大观。珍珠闪烁,这里略选一二观之。  相似文献   

16.
王文华 《收藏》2008,(4):170-170
作为《收藏》杂志的忠实读者,《收藏》使我受益良多。拿什么向《收藏》汇报呢?还是讲讲中国古钱石刻的故事,以及一个以古钱为题创作发挥的巴楚石匠。  相似文献   

17.
王维 《收藏界》2013,(9):88
长捺"大观通宝"钱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孙仲汇主编《简明钱币辞典》、华光普主编《中国古钱大集》皆失载,直到近期笔者在简倩如主编、香港渡瑜笙著的《华夏古钱汇珍》一书第173  相似文献   

18.
读者飞鸿     
《收藏界》2009,(2)
我爱读"总编视线"我酷爱古钱收藏,但每次翻开新到手的《收藏界》时,总先绕开争芳斗艳的"泉苑",迫不及待地进入"总编视线",倾听董凡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9.
闫於庆 《收藏界》2011,(7):87-88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国方孔古钱。长久以来在有关"常平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国常平厅设监铸造,故以此命名。很多古钱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我熟悉的资深泉友,都对此论深信不疑。朝鲜"常平通宝"  相似文献   

20.
谱录刊载“小泉直一”钱的品类较为单一,除丁氏的《历代古钱图说》刊有鎏金“小泉直一”钱,《古钱新典》刊有传形钱外,各谱录未见刊载更多品种,这可能跟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有关。实际“小泉直一”钱与其他钱币一样有多种版式,以下从收藏角度介绍数种版别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