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利敏 《考试周刊》2014,(24):19-20
《美国的悲剧》和《土生子》是两部经典之作,小说中的主人公克莱德和别格都是美国二十世纪的青年,作为不同的人种,在成长的历程中确实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两个年轻人生活的状态、杀人目的及审判过程都揭示资本主义罪恶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圣马》和伊夫林·沃的《罪恶的躯体》都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世界正处于一战结束后的恐惧与绝望之中。三部小说都表现了疏离感这个重要的内容:《太阳照样升起》和《圣马》关注的是独立个体的疏离感,《罪恶的躯体》则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疏离感。三部小说都揭示了现代战争是造成人们疏离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导演在进行电影策划时,将自身理解、社会文化以及人文文化赋予其中,再经过艺术加工,向广大观众传递积极、先进的文化.电影《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是两部美国经典电影,因其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在世界上广为传播.这两部电影都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基于此,主要从个人奋斗、独立性、尊重他人等方面分析了这两部影片所体现的美国个人主义,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德莱塞和华顿夫人都是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作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观的不同,他们笔下的主人公迥异。以《嘉莉妹妹》和《快乐之家》为例,通过对两位女性形象的比较,表现两住作家的不同思想意识及美国社会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有两本书,《燥动的百年》、《美国课程改造史》,是教育学术史类的著作,说的都是20世纪的事。  相似文献   

6.
王纪金 《高中生》2011,(8):12-13
贾平凹是陕西省丹凤县人,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著有小说集《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秦腔》、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如《爱的踪迹》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腊月·正月》获得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  相似文献   

7.
陈懿 《考试周刊》2011,(26):31-32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和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马丁·伊登》和《平凡的世界》分别塑造了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马丁·伊登和孙少平这两个奋斗者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比较了两个悲剧人物形象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共同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8.
美国迪斯尼版《花木兰》上映后在美国和中国的反响大不相同,是由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中关两国文化价值观念在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活动类型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版《花木兰》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木兰诗》在两种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解读结果正好在同一题材上体现了中关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人鼠之间》与《骆驼祥子》这两部现实主义小说都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尽管各自的作者分别以美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创作基础,但两部小说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梦想。本文对这两部小说主人公的梦想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的《黄墙纸》和加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办公室》都探讨了女性追求个人空间的主题,深刻揭示了女性身份与女性空间的矛盾。本文通过比较,发现这两部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相比前两月的平淡,7、8月出于0的《山花》、《作家杂志》明显热闹了许多,也好看了许多。 两期《山花》的两个头条都是中篇小说,都有可观之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日本平家蟹》与郭治的《秃鹰之死》,是选入初中《语文》第四册的两篇说明范文(以下简称《蟹》文和《鹰》文)。两文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写作方法都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比较阅读两文,不仅可以加深对说明性文章的学习理解,而且有助于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犹谓新教材馈赠给现代初中生的两盘佳肴。  相似文献   

13.
丁丽芳 《文教资料》2012,(29):12-14
作为和《尤利西斯》、《追忆逝水年华》齐名的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三大经典文学名著的小说《洛丽塔》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小说。无论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还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都是文学评论者细细玩味的对象。本文主要从“三角形”和“年龄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小说《洛丽塔》中的伦理,从而探讨其伦理与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野性的呼唤》被称之为是有关狗题材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狼孩》由于其蕴涵的生态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部小说都涉及人类和自然及动物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主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意象,旨在表明东西方作家虽然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着相似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5.
对《绩效改进》及《绩效改进季刊》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改进》和《绩效改进季刊》是美国绩效技术专业协会ISPI主办的两个学术期刊。本文对1998-2004年间两本学术期刊中的681篇学术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美国绩效技术领域值得国内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67):25-26
短篇小说《气球》和《墙上的斑点》分别是著名的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巴塞尔姆和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的佳作。这两部小说虽然都以物质名词命名,初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相似,但它们却承载着不同的两大小说流派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小说人物塑造和现实两方面辨析这两部看似雷同的小说的不同之处,从而探讨英美现代小说与后现代小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和《管子》中都有一篇题为《九变》的文章,两篇文章篇名相同,都有着齐文化背景,但两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有所不同。对两个《九变》篇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孙子兵法》和《管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1,(2):59-60
中式“悍母”教育更好? 2011年1月18日《重庆晚报》讯最近,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的文章引起轰动。文章作者蔡美儿迅速成为英美媒体追逐报道的焦点人物,其在英美媒体和网络掀起的一场中美家长育儿方法差异的大讨论十分热烈。《时代》《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都参与了这场争论。  相似文献   

19.
张悦 《文教资料》2013,(17):22-24
舍伍德.安德森和海明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其代表作《林中之死》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两位作者最经典、最成熟的作品,二者都突出表现了死亡这一主题。本文比较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死亡意识并浅析其成因,通过对比可知,虽然两位作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死亡体验,作品也创作于同一时期,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但两位作者的死亡意识有着很大反差,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回首20世纪,《紫颜色》与《宠儿》都是轰动美国文坛的经典之作。两位同样成长于20世纪60年的黑人女作家,都分别因这两部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尽管两位作家及其作品之间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对于两位作家及这两部作品却鲜有人进行比较。本文将在文化寻根意识、对宗教的态度,以及颜色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两部小说进行相似性的比较研究,进而找到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