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期最令人期待的作品是王安忆的新长篇《启蒙时代》(《收获》)。小说有勾勒一个时代的宏大企图,可是作家理论阐述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感性描写。与2005年的《遍地枭雄》一样,小说缺乏叙述动力和情感动力,读来令人气闷,显得气象袁微,看来作家几年前遇到的"瓶颈问题"益发严重。其他的几部长篇也令人失望,格非的《山河入梦》(《作家·长篇》)无论是写现实还是写寓言都不深入;邱华栋的《骑飞鱼的人》不管是于历史还是于想象都未翻出新意;李玉文的《河父海母》(《十月·长篇》)在魔幻和现实之间皆不落实,朱辉的《天知道》(《钟山》)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间两头不靠,海南的《最漫长的煎熬—南诏大理国秘史》(《大家》)更在"秘史"和旅游指南之间不知所云。中短篇中,罗伟章的《最后一课》(《当代》)和王立纯的《弥天大谎》(《十月》)写底层的现实问题,前者催人泪下,后者鲜活生动,可惜文学表现力性稍嫌不足。倒是阿宁的《白对联》(《当代》)可算当代的"官场现形记",对世道人心的把握精确到位,属"世情小说"中的佳作。此外,阿来《马车夫·喇叭》(《上海文学》)和冉冉的《八月蔚蓝》(《山花》)含蓄紧致,值得推荐,可惜在整体作品中数量太少,显得单薄。  相似文献   
2.
相比前两月的平淡,7、8月出于0的《山花》、《作家杂志》明显热闹了许多,也好看了许多。 两期《山花》的两个头条都是中篇小说,都有可观之处。  相似文献   
3.
看《十月》     
小说难得的是写出韵味来。叶广芩的中篇小说《豆汁记》以豆汁为名,真的写出了小说中所说的豆汁那种“酸中带甜,醇味十足”的悠长滋味。  相似文献   
4.
看《十月》     
本期头条是王十月的中篇小说《白斑马》,王十月以“打工作家”而知名,在这篇小说中,他依然选择了一个令打工者们闻之色变的地方展开叙述——那个地方叫木头镇,在很久以前,“那些没有暂住证的外来者,被治安收容后,旋即遣送至此,等候他们的亲朋拿钱来赎”,可以说,这是打工者的挫败和耻辱之地,它标识了三十年来农民希望改变身份,进入城市的理想和梦魇。很多年过去了,这里已变成一个外地菜农聚集的平和小镇,或许还风景秀丽,  相似文献   
5.
文学期刊的第5期(刊征订前的一期)向来是一年一度的"收获期",今年也不例外。长篇中,阿来的《轻雷》(《收获》)是计划中《空山》系列"六枚花瓣"的第五枚,在原有的高水准上继续推进;贾平凹的《高兴》(《当代》)将乡土文学引入"底层写作"的潮流,触及的深层问题值得纳入文学史的脉络讨论林白的《致一九五七》(《西部·华语文学》)和韩东的《英特迈往》(《花城》)都从"个人化"的角度进入历史,尤其林白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写作特征,为"宏大叙事"解体后的历史叙述方式尝试新径;麦家的《风声》乘"长篇热","电视剧热"和"主旋律"而来,需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中短篇中,苏童的《我们家为什么没有电灯》(《收获》)和韩少功的《末日》(《山花》)都是名家保持水准之作,而毕飞宇的《家事》(《钟山》)从一个奇特的角度状写"新新人类"的"新伦理",特别引人兴味。艾伟的《小偷》(《收获》)、刁斗的《人体解剖》(《山花》)、曹多勇的《说不出来的幸福》和《好好吃一顿》(《西湖》)都具有现代小说的形式感,尤其是《小偷》,简约均衡,干净漂亮。——邵燕君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喜欢现代派戏剧,我建议你到中国的高中去,在中午放学的时候,立在大门旁。你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你涌来,让你莫名其妙的感到窒息。你会惊诧这些人怎么竟然如此相像:他们都穿着这样的死气沉沉冷色校服,脸上漂浮着同样的备受摧残的表情,眼皮这样地红肿着,眼睛里流露出同样无力的目光。如果你日复一日地看,你会看到脚下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都推出了新长篇,如阿来的《空山2》、池莉的《所以》、张炜的《刺猬歌》、李佩甫的《等等灵魂》等。然而,除了阿来的新作依然保持着《空山》系列的气韵,其余的都令人失望,或大失水准,或顺着以往的衰落轨迹继续下滑。倒是两位较年轻作家的长篇颇有可观处,盛可以的《道德颂》感情丰沛,刁斗的《代号:SBS》寓意精微,虽有缺点,但中气十足。更新锐作家的几个中篇也有出彩处,王维廉《非法入住》以实写虚的功夫、晓航《论我们灿烂的生活》与当下都市生活对接的能力、王松《守夜人的阳光》沉稳的叙述功力,都可圈点。"80后"两位作家也令人欣喜,笛安的《莉莉》以童话的方式写成长经历,张静的《珍珠》以荒诞的笔法写现代体验,感受真切,有新异之感。此外,迟子建的《福翩翩》、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都写贫贱生活的爱欲亲情,前者写老夫妻的温暖,后者写小儿女的绝望,都能动人。  相似文献   
8.
第7期《山花》"小说家自荐"栏目发表的是叶兆言的短篇小说《十一岁的墓地》,在创作谈中,作家坦承小说素材来自童年回忆。对于叶兆言这样一位成名已久的作家,现在又有从未使用的童年经验入文,可谓弥足珍贵。十一岁的老木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喜欢现代派戏剧,我建议你到高中毕业班去,在中午放学的时候,立在大门旁看。你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你拥过来,让你莫名其妙地感到窒息。你会惊诧这些人怎么竟如此相像:他们都穿着同样死气沉沉的冷色校服,脸上漂浮着同样的备受摧残的表情,眼皮同样地红肿着,眼睛里流露出同样无力的目光。如果你日复一日地看,你会看到脚下的花儿开了又败,败了又开;你会看到树上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而人却一成不变地僵硬地走出来,像极了从轰鸣的机器里成排成排地输送出来的机器零件,泛着灰冷的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10.
第5期《山花》开篇是范小青自荐的《父亲还在渔隐街》,乍一看像是底层人群留守子女问题,而竟然被写得颇有些先锋的意思。娟子的父亲进城打工,一去经年,后来就再没了音讯,唯每月按时将钱寄来,成为勉强维持的微弱联系。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个叫做"渔隐村"的地址。按图索骥的娟子在陌生的城市里不断地失望,又不断地找到聊以自我安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