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背景。这是发生在一所农村示范性学校的一个事件。由于农村学生所享受的学前教育资源的贫乏,有部分学生入学前没能接受学前教育,再加上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多少知识,就更别提家庭教育了。就因为这样,这部分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就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从而成为老师们无偿补习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区部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学好中国区域地理内容的前提,只有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为以后区域自然及经济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政区,记忆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记住这部分内容呢?我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进行一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上、校园内、师生间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态度是:学校重视不够,教师讲解没劲,学生学习没趣。这与当前举国上下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教育观是格格相反的,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爱上地理课,爱学地理知识呢?本文浅谈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把所讲知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三贴近"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传授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广大学生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 1.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我们地理组根据创新学习和创新教育理念,在充分落实“合作探究、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这一地理学科的特点,构建了初中地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地图为载体的“双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部分,即“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人教版教材在每章的后面安排了一个“问题研究”,成为教材的一个创新点。但据笔者的调查,在江苏省的课改实验中,“问题研究”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真正利用好“问题研究”,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娟 《山东教育》2010,(7):75-7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倡导学科内容之间的互相融合。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大课问行为艺术课程”是兼容体育、音乐、美育、学科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平台。这一平台的主旨是追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化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原课标的部分内容移至选择性必修中,而这部分内容虽然难度高,却是地理的核心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快速课给学生呈现这部分内容,设课要求是难度不高,涵盖面广,了解为主,兼顾情境,重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张承吉 《教育革新》2009,(10):48-48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审美教育这一环,就会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在美的熏陶和享受中孜孜以求。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六问教学法。就是把一节课的内容变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一节课的效果好不好.核心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精心设计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晨昏线"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难点内容,也是高一地理教材中一个典型的难点,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未加详细叙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讲授过程中如果能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定能一步步攻克难点.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由课文、图像、活动、阅读四部分组成。其中"活动"部分让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地理素养。本文以日本为例,探讨"活动"内容的教学。一、"活动"内容根据教材设计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内容为区域地理。教材从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及认识国家三个角度编写,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与  相似文献   

13.
地球光照图是高考地理复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生在复习这一内容时,会因其艰涩难懂,找不到复习的切入点而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地理教师在向学生阐释这部分内容时也感到费时费力。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相关复习方法,在此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当中感悟到的爱。课文的童年故事部分,语言生动通俗,教学时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感悟。后半部分课文语言概括性较强,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适合合作学习,主耍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文本、体会文章中心、感悟爱的真谛、受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何为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内容的价值如何体现?这是我一直在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我以为,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的数学内容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而数学内容的价值并不完全在教材中静态地呈现,它需要教师去思考、去实践、去挖掘,然后通过教学有机渗透到各个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前几天,我在教育报刊上看到一则报告,主题是“自主探索,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部分是小学数学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很大,原因是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直观、形象的,空间观念不丰富,对一些抽象的内容不能够正确地理解,准确掌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行星风系、季风这部分内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对以后的教学影响较大,如果这部分内容教师不能教好,学生不能学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涉及有关知识就更难掌握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新教材与一期课改的旧教材的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但足无论有多大的不同,讲解这部分内容所用的理论知识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18.
1.教材简介制作“红绿灯”是《简单电路》中的第四部分,是一个拓展活动,希望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来增强对电路的认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简单电路》前三部分从思考“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这一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认识一些简单的电器元件,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  相似文献   

19.
一、"学什么"找得到与深挖教材上课时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没怎么听课,却常能做到"每问必答,每答必对。"学生可以猜到老师下一句要说的内容。上课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没有丝毫的新鲜感,毫无"惊喜"可言。有学生认为,我不听课也可以,题目我也会做。有学生甚至能提前完成作业,且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差分毫。这就造成不少学生课堂上不听课,忙着"赶作业"的现象。纠其原因,是因为由于某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教学完全按照教材的"套路"走,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教十余载,今年第三轮面对“面积单位”教学。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深知此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孩子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较大的困难。如何让孩子化难为易地更亲近面积单位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面积单位”教学再次深人研究学习,开始一次“追问、思考、实践”之旅,下面将这特殊的数学之旅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