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流动呈现出一种无序失衡的状态,造成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本文以教师流动机制中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等三种构成维度为视角,剖析了教师流动的成因,对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优化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当前城乡中小学教师处于“单向”流动状态。从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出发,分析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后果、原因及实现双向流动的有利条件,采取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的对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教师均衡流动是针对目前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提出的,其意向是推动城乡教师的共同发展,消除"马太效应";消除城乡差异,促进教师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活跃教师队伍,促进校际互助合作,缓解"择校热"。教师均衡流动以"耗散论"、卡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诠释教师流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对近年来高校教师流动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的情况,笔者运用博弈“纳什均衡”理论来探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学校与教师的博弈模型,进而分析了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阐述了高校教师流动的客观合理性及必然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流动已逐渐频繁起来,为了保障中小学教师在流动中的权益,首先必须从立法的高度确定“教师有自主流动的权利”;同时,应该采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立个别化教师工资系统、建立健全教师人才流动市场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得到保证,才能实现义务教育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本质是资源配置问题,应该遵循效率、稳定和公平原则。该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利益实现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的六个纬度: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决策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对湖南省永州市三个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教师抽样,开展教师均衡流动意向问卷调查与分析。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个人基本资料及其均衡流动价值认识、内容意愿和行为倾向。通过SPSS.1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教师均衡流动意向现状,并探寻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教育均衡观念,完善教师均衡流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确保执行到位和建设外围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师全面流动和师资的均衡发展难度极大,但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师的全员流动以促进城乡学校师资的相对均衡还是有可能的。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流动管理的实践出发,教师流动可有三种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呈单向性和无序性,从农村流向县城学校、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优质师资分布不均、农村学校师资短缺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依据社会流动理论与人力资源理论,应建构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以规范、引导县域内教师合理、正向流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抽样调查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的中小学503名乡村教师。调查结果表明,45.92%的教师希望调离现在学校或离开教师职业,小学教师流动与流失意愿最强烈,教师的教学领导力与其流动流失意愿呈现负相关,异地恋或夫妻双方分居、学校管理环境等是主要诱因。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职称较低的小学老师,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引领发展渠道,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积极促进中小学"去行政化",构建"教师共同治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师的流动基本上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直接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领导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校由于教师的大量流出,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农村学校,学校不得不雇用“娃娃教师”,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普九”和“两基”任务的完成,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对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使教师的流动步入正规的、合理的渠道,也真正体现教师自由职业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流动存在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教师稳定又有必要性,我们既要看到流动的积极意义,又要克服流动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调查江苏省体育教师的流动情况,分析流动的规律,制定有利于苏北地区体育教师稳定的人才策略,用合理的制度,引导教师的流动,以期为江苏省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的配置不均衡严重影响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优质、快速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的幼儿教师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教师质量结构、教师编制方案和教师流动等,究其根源有政府财政投入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制约和市场条件下的趋利性等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教育均衡视角,拟从配置方式、经费投入和教师流动机制建设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存在的教师无序流动现象对中小学办学特色的创建带来了消极影响。针对教师无序流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问题展开的分析,有助于探讨它对中小学办学特色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中小学学校发展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培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流动党校制度的建立,如何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和终身学习中发挥自己特殊的优势和作用,使流动党校突出特色,市委党校广大教师做出了认真思考和研究。流动党校培训优势和作用在全市党员干部培训中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的师资问题,我国应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制,这项制度在日本教育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在教育管理的体制上与日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日本的经验,建立我国的教师流动制,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转会"制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探索管理教师流动问题时,推出的一种教师管理新举措,它是以引入市场力量来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以社会分层流动为动因;以弱势补偿机制为伦理支持;以教师聘任制为保障;以政府宏观调空为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还要更加对其理性思考,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转会“制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探索管理教师流动问题时,推出的一种教师管理新举措,它是以引入市场力量来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以社会分层流动为动因;以弱势补偿机制为伦理支持;以教师聘任制为保障;以政府宏观调空为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还要更加对其理性思考,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动学前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家庭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流动学前儿童的家庭、幼儿园教师及社区居民的调查和访谈,分析长春市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类型、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拮据,父母文化水平偏低、职业类型缺乏智慧技术支撑、教育方式简单粗犷等现象比较普遍。在这些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由于家庭环境的不易改变和家庭教育的缺席,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来说,教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确保流动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