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2页例1、例2.教学要求:1.通过演示、操作、测量、讨论等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空间观念,并结合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重点是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了化解难点、突破重点,我对教学各环节做了精心设计.课堂上,直接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周长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究,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自然地,在分别推出每个公式后介绍它们的字母公式.周长用"C"表示,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正方形边长用"a"表示,那么长方形周长公式为"C=(a b)×2",正方形周长公式为"C=a×4".在我的意识中,这是个无需太多言语的环节,只要学生记忆一下便可.因此对这两个字母公式只作了简单的介绍后,便针对这两个公式开展了练习.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7~4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利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探索、讨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结合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抓住周长的意义。教具准备挂图、地砖或其它正方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结合47页笑笑布置迎新年联欢会…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难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人教版九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五册)包含着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两方面的内容。周长的意义、图形的特征是学生理解周长算法算理的基础。一、引导操作抽象概念操作能使学生得到直接的感知,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例题的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操作。先指导学生照样子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再指导学生用尺  相似文献   

6.
华应龙 《陕西教育》2000,(10):22-23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概念基础上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听了我校三年级岳老师执教的一道习题,内容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该老师初次教学: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出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 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样的长方形下移并向正方形靠拢,使长方形的左边和正方形的右边重合,然后隐去重叠的边线,最终形成下面的图形.  相似文献   

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为今后系统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积累初步的经验。接着教学周长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练习六以及随后的...  相似文献   

9.
[题目]把一个正方形分成5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下图)。已知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10.
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材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两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周长。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培养数学思考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  相似文献   

12.
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课的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识别这两种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有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时,首先必须重视学生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认知结构的建立。上课开始,教师可先出示几何钉板(如右上图),让学生回答下面四个问题: (1)哪些图形是长方形?你为什么说它是长方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遇到学生不易接受的知识,我经常适当地增加思维层次,引导学生分层次逐步掌握。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刚接触图形,对图形认识不足的弱点,由浅入深,借助实物图示,把教材难点分散,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一)让学生度量操作,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认真观察操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都剪上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带着一条绳子来上课,由学生自己动手用绳子度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长、宽或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由学生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这是思维的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圆的周长之前,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有关知识。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线段之和,而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的长。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周长”这个概念,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注意可以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自然引入新课。 下面是一般教法设计的片断: 一、揭示课题 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周长以及计算圆周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与记忆 1、认识直线、线段。 2、认识角、直角,记住角的各部分名称。 3、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4、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记住:长  相似文献   

16.
“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设计与评析周道心设计陈永林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105页至107页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用投影机打出)1.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上册)教材有一道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初次教学,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在方格纸上先呈现正方形,让学生说说它的边长是多少,随后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第二步:出示长方形,学生数出长方形的周长是14厘米。第三步:电脑显示,从正方形中复制出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下移,再从右边的长方形中复制一个同  相似文献   

18.
教学背景: <图形的周长>是浙教版新思维数学三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本单元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本节课要在这一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和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弘扬教学民主,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静 《贵州教育》2012,(8):40-44
课例背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边长特征、初步理解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2.在认识长方形周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感悟数学是有价值的,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