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导课方法形式多样,导课技巧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吸引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陈田峰同志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谈导课,角度新颖,富有创意。他对悬疑、幽默、影音、游戏、故事等导课兴趣点的开发与利用,必然促使学生于猜疑好奇中激趣,于欢声笑语中生智,于直观视听中明理,于游戏互动中促行,于典型故事中...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史学界几乎都认为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遵义会议上确定的。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应该说,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征全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它起始于通道会议,奠定于遵义会议,坚定于会理会议,巩固于与张国焘的斗争中,完成于长征结束。  相似文献   

3.
郑继红 《教育家》2004,(5):37-40
所谓英语“四寓教学法”就是:寓思想于教学中,寓娱乐于教学中,寓应用于教学中,寓竞争于教学中。其宗旨为: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中把德育和智育融为一体,并作用于学生,引入竞争机制,在轻松有趣、紧张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后勤工作的特点要求后勤职工担负起服务育人的重担,履行服务育人的义务,在思想创新中把德治贯穿于服务体系中,在体制创新中把德育贯穿于管理体系中,在方法创新中把德治贯穿于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名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善假于物”常被人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假于物”,也会收到奇妙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巧借相关材料来突破教学难点谈谈个人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6.
[摘要]《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弟子日札式辑录孔子言行的书。于日常中见真情,于简约中见真人,于率性中见真知,《论语》真实、纪实、灵活而又简洁的日札式体式,传承数千年依然富有生命力,可以给中学作文教学以富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传统的隐喻理论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其主要功能只是对语言的修饰。Lakoff and Johnson(1980)提出了崭新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  相似文献   

8.
自然更替     
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 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  相似文献   

9.
卢谦 《教学随笔》2007,(10):46-47
笔者多次听过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课,每一次听于老师讲课总有不同的感受。学生在于老师课堂中如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而且在精神上也能产生愉悦的感受。研读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语感、有情感、有美感,“语文味浓”。现撷取于永正课堂教学的几个片断,与大家共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人物性格得以展现,离不开集中的矛盾冲突。例如荆轲的性格展示于荆轲刺秦的矛盾冲突,项羽的性格展示于鸿门宴中,林冲的性格展示于一系列的矛盾中。  相似文献   

11.
山林之旅     
本文的小作者懂得于春光中感受自然的仁慈,于夏日中体会自然的热情,于秋阳中感慨自然的成熟。于冬雪中享受自然的宁静。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只能将自己的身心交付自然,才能在自然的深沉与丰富中,洗涤自己灵魂深处的浮躁与浅薄。  相似文献   

12.
中学德育承担着培育新一代高素质建设者的重任,研究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德育低效的状况,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中学德育必须渗透于思想政治课中,贯串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道德之维     
☆忠实于自己,然后才能忠实于别人。然而,最大的困难也就在这里。要防止那些对人说出的谎言,首先要防止在自己思想中潜行的谎言,而这难乎其难。于是,我们又不妨从忠实于别人开始。  相似文献   

14.
寓“愉快教育”于英语教学中○雷永秀(南昌市二十一中“愉快教育”是国家教委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广的一项教改实验项目。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学中,融合于全部课外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又发展了他们的个体,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重视大学生的淬砺教育曲阜师范大学王义仁一、淬砺教育的目标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志,恒存于疾”。认为人之所以有德行、智慧、追求、才智,经常是由于他处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文学性最强的书。后人,尤其是文学家,往往因其“有托物寓意,为洸洋怪诞之词”而更爱读之。《红楼梦》在这方面也显然是受惠于《庄子》。《红楼梦》于“荒唐言”中包含着“辛酸泪”,于“梦幻中”倾吐真情。于“大旨谈情”中蕴藏着“伤时骂世”之旨。  相似文献   

17.
Nelson  Mandela  薛文 《英语沙龙》2009,(2):27-27
若要在监狱中存活下来,一个人就必须创造出种种方式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来自于洗衣服,要洗得尤其干净;可以来自于打扫走廊,使其一尘不染,可以来自于收拾自己的牢房,使其空间尽可能变大一些。正如监狱外的人以做大事而感到自豪一样,在监狱里做日常小事也可以使人有同样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王萍 《山东教育》2008,(7):21-22
很久以来,潜意识中一直认为名师距离我们很遥远,他们具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从教天分,所以那种根植于心灵深处的一种叫惰性的东西使我们每天忙碌于琐碎中,很多的时候任由自己的思想空间满足于现状,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气。今年春天,我参加了全国春季新课程远程研修,五湖四海共谱感动春天的乐章,天南地北一起享受着我们求知的快乐。于是在这场润物无声的春雨中,我让自己忙碌的脚步得以停歇,我让自己茫然的思索寻找到力量的牵引,更让自己的浮躁的心境在书香中慢慢消融。  相似文献   

19.
石鲁的启示     
石鲁先生一生的绘画经历和精神,给我们的启示。他的绘画于传统中求创新,于创新中求变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西合壁,是中国画真正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与前代特别是盛唐相比较,由于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及有宋一代诗风的转变,北宋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笔将其概括为:寓逃避于写实性记录中;寓悲观于批判性议论中;寓平等于客观性描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