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生一般都觉得化学很难学,原因在哪呢?首先是由于化学学内容丰富,概念、规律多且叙述简洁严谨、逻辑性强;而且高中化学概念、规律往往不是直观形象.针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把握他们的特点(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分析、记忆能力等).作为学生,一般来说其阅读能力差,没有养成认真阅读、思考、质疑、探究、归纳小结、合作学习、及时复习等良好习惯.在此,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一、自行阅读,解决问题1.特点:自行阅读是一种常见的回归课本的方法,上课时告诉学生具体的阅读内容(比如:以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与接收为背景设计问题),然后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观看一系列投影,视频.2.评测:为了检测学生对这一部分自行阅读的效果,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罗列出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数学教学要实现"人课合一",直接将触角延伸到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学生经历舒适、自然的数学思维过程,从而提升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基于此,建构"联想—发现—归纳—提升"四段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训练发散思维、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类比归纳、总结创造性结论,最终促成学生理解领悟、完善体系、实现飞跃。  相似文献   

3.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英语教学,在词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改进学生以往词汇学习单调、枯燥、低效的现象,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去探索,去求异,去创新,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利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在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当然谈不上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数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和创造知识的方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样如此。苏教版二下《角的认识》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教材要求通过画一画、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玩一玩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帮助学生初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角、在操作中认识角、在应用中理解角。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角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08,(2):54-54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校长李静微——让学生学得更为主动学生作为学习过程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首先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积极的参与者。从认知课文、学习知识、参与讨论,到情感体验、进行评价等,学生都要有自主性的学习,如对文本的理解,主要应是自主性的活动。学生还要与同伴合作,如对一些疑难问题的讨论、对作者及作品个性的评价等,以求得学习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9.
不少教师认为文言文好教,学生不懂,非听教师讲不可,字字落实把学生讲懂就行了。因此,教师串讲——学生回讲——笔头练习,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更有一些教师让学生用笔在书上记下自己的一句句口译,然后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完全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鸭子”硬“灌”,学生得到的是死的知识,很难举一反三,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识图、析图、研图,可以帮助充分理解图形的本质,使问题得到不断分解和转化.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感受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以达到梳理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促进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二中坐落在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烟台市牟平区沁水河畔。创建于1998年,占地72亩。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完备。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166人,其中达本科学历的占93.6%。◆学校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意识”为办学宗旨,以“尊重学生差异、突出分层教学”为办学特色,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六项,取得突破性成果,课题研究带动了一大批教师走进学者队伍,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在全区中考、抽查考试中,成绩多年名列前茅,学生参…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4日至3月19日,我们西安交大学生工作系统一行人参观访问了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中央理工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和部分西欧的知名高水平大学,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名校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使我们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更加认识到了人才培养在大学中的核心和重要地位.我们访问的西欧大学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0,(24):14-18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9年测试结果一经公布震惊世界,作为首次参加的地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大领域测试的成绩均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  相似文献   

15.
来峥 《教学月刊》2023,(3):49-52
符号意识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初中阶段应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帮助学生进阶思维、提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符号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符号表达之简、之美、之优,又要创设专题化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学习的意义,还要以多元化的应用随时随地渗透符号意识,发展学生数学符号的抽象能力.如此,学生的符号意识才能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层次的提高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考试的命题理念:1.命题范围遵循《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新课程的化学试题的命制是以"能力立意"为主,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不出偏、怪、难题,不出带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色彩的题目;2.命题必须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重点、热点问题要给予特别关注,重视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  相似文献   

17.
理—读—想     
《在炮兵阵地上》记叙了彭总视察海防前线的一个小故事,反映了彭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怎样教学生通过这件小事,领略彭总高尚的内心世界呢?我的尝试如下: 一、理——理清故事的脉络,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①课文主要写了谁(人物)的一件什么事(事件)?②这个故事具体发生在哪里,地点有什么变化?(地点:东海前哨炮兵阵地→团部)接着让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边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沟通学生的阅读—生活—写作,培养学生体验、感受、积累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让习作更有个性。  相似文献   

19.
杨静 《教师》2011,(10):59-59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沟通学生的"阅读—生活—写作",培养学生体验、感受、积累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让习作更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促使我们的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教材改革,它包括:教材改革,教法、学法改革和教学环境的改革,使我们的教育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课堂上,我们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上课,可以结合教材灵活地设计情景,变换场地、变换角色来进行教学,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新的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一直以为欣赏课比较难上,原因有四:一、教师不知该如何给学生解释音乐作品,才能使学生听得明白,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