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不仅富有才情,而且有着坎坷的人生遭际。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骆宾王文集》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其间多有传本,这些传本中又以清人陈熙晋所撰的《骆临海集笺注》较为出色且流传较广。文章即以《全唐文》与《骆临海集笺注》两相会校,对其中不同之处进行辨析,以期对《骆宾王文集》作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真灵位业图》现存唐、元、明、清4朝共6个古代传本,它们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舛误,个别地方,存在明显的抵牾,但"残本"说不能成立。关于《位业图》和与其关系密切的《真诰》存在记载不尽一致的现象,有三种可能,一是陶氏疏忽或观点改变所致;二是《位业图》本非陶氏所作;三是传抄中出现错误。其中陶氏疏忽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郭店竹简《老子》的形式和内容与今日所见帛书本及通行本有很大不同,它既非原始的、完整的传本,亦非选本或摘抄本,而是一种较早的经过系统化和逻辑化加工整理而成的传本。它的出土,一方面为我们探讨《老子》形成的早期阶段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线索,另一方面又能促使我们结合流传的多种版本,分析和把握《老子》传本的演变,推动和深化老子思想和道家学派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唐宰相李绛的《文集》二十卷早已失传,唐史官蒋偕将其论谏奏议之文集结成《李相国论事集》七卷。今天我们看到的《李相国论事集》或《李深之文集》大多仅存六卷,部分传本在六卷之外有《补遗》一卷。笔者在《补遗》卷外今又辑得遗文十一篇。  相似文献   

5.
印度学界一般认为,古代梵语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的《舞论》存在南传本和北传本两类抄本文献,它们既有相似,也存在某些差异。《舞论》的结构看似复杂无序,实则有某种规律可循,循环结构或框架性结构是其基本特色。整体上看,似乎可用一种诗学论、三大艺术论、四种表演论概括《舞论》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拯诗文集传本情况,《清人文集别录》、《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多所记述,然诸家之著录或有侧重,或述而未周,于传本之间的联系更难以顾及。对王拯诗文集传本情况作较全面的梳理,可补前辈时贤所述之缺略。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文丛考>系陈耀东先生新出版的有关文史、诗文的史料、文献的考辨整理研究之作,俱属实学研究性质.此书包含<诗文作者事略考>、<别集传本源流考>、<诗文补录辑佚考>三编,每编又下分七或八章,分别考证整理研究相关的作家生平事迹与文献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相当丰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其学术价值很高,颇为实用.对于唐文史研究者而言,此书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欧阳詹文集》传本众多,可分为十卷本、八卷本和一卷本三类。在广搜现存众本的基础上,梳理出各个传本的传承关系,为欧阳詹诗文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碑主韩仲卿即韩愈之父,碑文记载了韩仲卿以上仕唐五世及远祖韩茂,然其传本"七代祖茂"世次讹(刻碑者所误),后来谈韩愈先世者皆据李白此碑误本而又误改"七代祖茂"为"六代祖茂",使与仕唐五世承接无间,遂成北魏人生唐人之谬,其谬相沿至今。笔者发现《魏书·韩茂传》、《周书·韩褒传》、《旧唐书·韩瑗传》实相承接,由此揭示出"七代祖茂"之"七代"当是"十一代"之讹。  相似文献   

10.
刘金芝 《教育文化论坛》2019,(2):121-125,140
梁光华、欧阳大霖先生点校的《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一书,获得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并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梁、欧不仅爬梳研究了《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存传刊刻流播经过,纠正校勘了晚清一百多年来历代刊刻印行《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1 200余条衍误脱谬,还认真制作了全书4 048条书目汉语拼音《索引》,充分体现出《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这一目录版本学名著工具书的性质与特色。莫友芝这本目录版本学原始稿抄本的影印点校出版,对中国目录版本学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与上博楚竹书《缁衣》确证了传世文献的真实可靠,增加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通过与今本《礼记·缁衣》的比较,说明先秦时期就有不同传本存在;即使以后有标准本的出现,仍有其他传本在流传;后世史家在总结各种传本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补充和阐释。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能作为判定伪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南音(泉州弦管)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在长期以来南音曲谱等相关历史文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目前发掘并公开的<明 刊三种>、<道光指谱>、<文焕堂指谱>和<泉南指谱重编>等明、清南音传本就显得十 分珍贵,为"申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介绍以上明、清南音传本的基础上着 重论述了它们对我们了解、认识明清时期的南音发展状况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  相似文献   

13.
杜荀鹤诗集的传本,最早应为其自编集本,只惜此本不传于后世,世人论及杜氏诗集之版本均只追溯至两宋。因而考察杜氏诗集的宋代传本在来源、时间及分卷上的差异情况,是对杜氏诗集版本流传诸问题进行整体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比传世本(以下简称“传本”)《归藏》、秦简《归藏》、今本《周易》及其他文献典籍,以求传本《归藏·齐母经》之文的准确训解。在一些引用《归藏·齐母经》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瞿有”一词,盖因误解“瞿有”与“有瞿有觚”所致,本文结合《诗经》“有A有B”句式,论证了“有瞿有觚”应为“瞿觚”之义,并且论述了传本《归藏·齐母经》之文与今本《周易·睽》卦爻辞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敦煌文献中有四百多件载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经音的写卷,本文在对这些经音进行全面调查、比勘校录的基础上,对这些经音的内容、作者、撰作时代等作了介绍和考定,并着重揭示了这些经音四个方面的价值:纠正传本抄刻之误;辨认传本异体俗字;考镜汉字源流演变;探知经文注音特例。  相似文献   

16.
"英烈春秋"是流播范围与影响都极大的传统说部之一,本文汇集了此故事已知的十四种传本及部分戏曲剧本的相关资料与版本情况,并略作考辨,厘清了各本的文本信息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典籍之一,除了历代繁多的传本外,近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和《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展现了《老子》古本的面貌。笔者在对三种《老子》进行对照阅读的过程中偶有所得,略陈于下。古本的发现使传本中的许多讹误得到纠正。(1)《老子》王弼注本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  相似文献   

18.
今传本《列子书录》与刘向的关系历来存有争议。许多研究者认为,今传本《列子书录》乃后世伪作,与刘向没有关系。文章辩驳考论后认为,今天流传的《列子书录》出自刘向之手,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列子》也是刘向所校定的《列子》。  相似文献   

19.
以七个版本的对校,辩正了《景德传灯录》传本中24条形误、3条缺文、1条衍文和1条颠倒用例.  相似文献   

20.
盛极而衰之前的唐朝与大食因中亚地区的争夺爆发了史上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对于怛罗斯之战对唐朝的影响,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场战争成为唐在中亚地区势力由盛转衰的的转折点;另一种看法认为,此战争仅仅是唐食之间的一场小战役,对唐并未有太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战前唐食在中亚局势,战前后的大食,战后唐、中亚的分析,得出这场战争对唐食关系,唐食中亚格局,及唐朝国力都并未有过大影响,其仅是双方几次争夺战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