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他颠覆了"水墨最为上"的文人传统理念,让"黑"回归到明清前"五大正色"之原位;他开创了"中国现代重彩写意派",融汉唐两宋院体重彩和明清文人写意于一体。他以同代人难以企及的诗书画印以及美学理论、国学等修养为底蕴,以大写意之笔势,汉魏书法之骨力,古典石色丹青为血肉,并合理吸收西画光色构成等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2.
苏轼作为书法"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他的书法美学核心思想是尚自然。在其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本体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自然平淡。他的书法成就正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蔡邕书论不但自觉地把语言学范畴的文字与美学范畴的书法区分开来,并且第一次较全面地、较系统地论述了书法美学的本质特征——书肇于自然、书法阴阳说、形、神、势、力、妙、书法的抒情性、“任情恣性”的创作自由状态。因此可以说蔡邕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中国书法美学史上的第一块丰碑。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启迪和影响了之后的书法美学理论和书法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苏轼的书法作品中,尺牍书法以短小、富有韵味而受历代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他的尺牍书法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作品所呈现的特点是平淡质朴、天真烂漫、萧散简远而富于个性。本文试以他的尺牍书法为线,研究其尺牍书法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坛巨匠,他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一个划时代的书法美学家,有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有一系列自成一体的书法美学思想。从其原话引伸阐述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可以看出,他真的具备了一系列现代的审美精神,掌握了一系列现代审美原理,他的这些一系列艺术哲学思想与近代、现代、东西方诸多哲学大家、美学家研究揭示出来的科学成果是完全吻合的,与现代文明所揭示出来的普遍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真的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相似文献   

6.
:“书法由来见性真”,是陈独秀对中国书法美学最本质的把握 ,其对赵孟顺、汪精卫、沈尹默书法的评价皆以此为准则。他自己的书法 ,也正是他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欧阳询在初唐四家中,以其强烈的美学风格卓然独立。他在继承魏晋六朝书法美学特点的同时,自觉吸收北朝康健爽达的美学风气,形成重法尚意的美学思想。其书作亦表现出质妍互重、骨韵兼并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评点教学法是传统评点阅读法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符合中国教育教学实践的语文教学方法。徐特立极力倡导评点读书法,他认为青少年从小就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书法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的深深的感染力。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正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世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书法所体现的美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王僧虔,南朝齐书法家,也是书法理论家。他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书法美学方面的建树。王僧虔的书论很多,现存书论有《论书》、《笔意赞》、《书赋》。文中提出了天然与工夫、笔力与媚好、形质与神采、情与思等赋于独到见解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上褒贬不一的曾国藩,向不以书法闻名,但他却留下了一些反映其书法美学思想及书学观点的论述,其理论价值值得关注。然而,比照他的理论与实践,却不难窥见其中时时出现的矛盾与脱节,这也映射出其性格的复杂与多面。  相似文献   

12.
黄宾虹是中国古典山水画艺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代宗师。黄宾虹一生的绘画与金石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金石美学又使他对书法和绘画的认识进入刚柔相济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他于山水画创作中总结出“画之道在书法中”,“以书法之法入画”的系统理论,从而形成“雄浑古朴”的金石风格。  相似文献   

13.
陈其铨少年时期在潮州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求学期间得名师指点,一生钻研书法艺术。他几十年书法实践笔耕不辍,遍临名碑名帖,笔力雄浑,至晚年独创综体书法,对书学史和书法美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著述颇丰。除自身的书法实践,他还以传播书法艺术为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构筑了一个立体式的书法教育体系,是当代台湾书法教育的推手。他的书法作品刚健古朴,技法娴熟而自然多趣,是多年积累和妙悟所得,其书学艺术集中体现了“儒、禅、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作为当时的朝廷重臣和声望极高的文坛领袖,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韩愈所作《送高闲上人序》一文入手,对韩愈的书法美学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晚年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向,呈现出独特的散步美学的特点以及对形式美的偏爱。他运用艺术综合学研究方法,对诗歌与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给予特别关注,从而为中国现代美学建构了独特的散步美学学派。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美学思想根源于他的人性观,"性恶论"就是其功利美学的逻辑起点,接着他又提出了"化性为伪"的重要美学命题,完善了其功利美学的价值体系,提出了和谐的审美标准。荀子的这种美学观点,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李叔同“弘一体”书法的美学特质与美学价值的研究,在于结合其具体作品逐步达到对李叔同“弘一体”书法美学特质与美学价值的多角度剖析。在划分“弘一体”书法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由表入里地分析其书法的美学特质(形式…风格——意蕴),逐步向书法美学的高层次(意境,神采)深入,进而阐述牵叔同书法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从审美角度讨论和关心人的发展问题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梁启超美学以其对现代社会文化系统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而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他的美学是以国民的精神基质转变为核心,由以人格建立为旨趣的"情感论"、以生命创造为核心的"趣味说"和走向全民"美术人"的审美教育论,共同构成了一种现代气派的"新人"美学。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庞杂,千头万绪。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这是李泽厚最常用的治学方法。李泽厚美学并非个人原创学说。他接受且运用了众多西方先哲和中国古代先贤的美学思想,但这些思想又不是原模原样地被他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是经历了有如李泽厚所言的"创造性转换",这种"转换器"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此即李泽厚美学理论的"移花接木效应"。在接受外来美学的过程中,李泽厚巧妙利用"误读"来满足建构自己理论的需要。借用外国美学时髦的名词术语,"克隆"出自己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外来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这应该是李泽厚美学的特色。李泽厚美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独领风骚,与其理论的可读性、新颖性、前瞻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