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为许多化学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而且几乎全部覆盖了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性质.这样的做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试验摸索,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实验条件,把高中年级(学生已掌握大部分实验基本操作)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揉和在一起,重新设计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性实验.采用"实验-分析-精读-辨疑"的程序和方法,研究物质性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教师…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有些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无论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实验问题更多,怎样指导学生上好实验课,并取得最佳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一.概念教学要注意适当延扩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已为广大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同仁所共识.但在这里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在对一些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了它的内涵而忽略了它的外延.笔者认为中学化学的概念教学在注意它内涵的同时,还必须作适当的延扩,更不能死抠和僵化.如“沉淀”这一概念,是学生开始学化学就认识了的,CaCO。、BaSO。、AgCI、Cu(OH)。等等都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沉淀物.因此学生对“沉淀”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是难溶物,凡是化学反应中有…  相似文献   

4.
课堂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其教学效果.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明确演示实验目的、确保其成功和安全、注意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和引导启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陈彦芬 《化学教学》1999,(10):14-15,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中学化学教材和教学的不断改革,中学实验的数量和类型都有所增加,实验教学也得到了加强.但勿庸讳言,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与教学中仍存在着某些缺欠.本文试图结合一些调查的结果,对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与教学中,在实验条件控制方面的缺欠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大纲中缺乏对实验条件控制方法的明确要求与规定;教科书中实验的内容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也极少有明确的体现.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而任何实验都离不开一定的实验条件,只有对化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化学课外活动作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之一.通过化学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为素质教育服务.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实验的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二篇短文对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实验作了一些研究,希望对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实验有所帮助.一个有关复相化学平衡移动的课外活动实验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复相化学平衡的移动,在中学教学中并不多见.在化学平衡中,有正反两种…  相似文献   

7.
朱子强 《中学理科》2007,(10):100-101
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内容,考生对此因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就此作出总结,以便于学生按一定顺序来分析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结果的分析,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往的教材中有一当量定律NIV一NZVZ,对于浓度误差的分析曾有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标准单位制的执行等原因,当量浓度的知识已从中学教学中取消,因而新教材上也就砍掉了当量定律这一知识内容,使学生分析起来就变得更困难了。近几年来,笔者在处理这段内容时,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引入一个新的公式,将物质的量浓度与当量定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及浓度计算均有很大帮助。n$ofVk一n碱c碱V减式中:n——酸或碱中氢原子或氢氧…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本文结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实验直接反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前沿阵地.因此,绿色化学实验是新课程反复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中学化学实验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尽管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已经考虑了环保因素,但从绿色化学这个角度看,教材中许多实验设计还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目前中学开设的学生分组实验次数多,实验产生的"三废"量很大,成分复杂,浓度较高.而目前多数  相似文献   

11.
氢、氯爆鸣实验成败因素分析武都一中潘元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氢、氯光照爆鸣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的实验之一。导致实验成败的因素很多,笔者根据前人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以下讨论,供教学中参考。一、反应混合气的纯度这是实验成败最关...  相似文献   

12.
刘彩云 《天中学刊》2004,19(5):105-106
目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学化学实验是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平台.根据中学化学实验教材,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样品的替换、装置的改进、不同实验的融合,可以设计出许多新的实验.在设计新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奇思妙想),用实验验证这些构思和设想是否可行,这种探索性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与原电池、电解池相关的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索性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本文结合中学电化学的有关实验,对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总结性测试方法介绍上海凤城中学(200093)冯祖惠执笔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进行的,虽然以往人们也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实行实验操作考查制度,因此教师与学生普遍对实验操作技能不够重视。有...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应渗透生产生活实际国营前进农场中学王任华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结合所学内容,提出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或适当补充一些实...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撂究能力的培养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主要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拓宽课外实验、积极撰写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打点计时器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是中学力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以往的中学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此问题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人教版课标物理教材则有了明显的变化,如降低了对“逐差法”的要求,强调了用纸带计算速度、强调了用纸带数据进行作图训练。笔者认为新教材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逐差法”还应该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探究方法。但教师、试卷命题人员应注意新教材对纸带处理要求的变化,在教学、命题中加以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实验安排,强调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使用仪器、药品的技能”,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更要精心处理实验内容,适当变动实验形式,以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功能。 一、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性成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探索性” 演示实验是形成化学概念、导出事物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中学化学实验的最主要形式,因而也是培…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经说过,实验教学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著名化学家傅鹰也曾说过,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常见的碱"是现行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中重要的一节内容。基于此,本节课笔者依托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深化知识、拓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注重强调分组实验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理论知识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说起课本知识头头是道,但在实际中不能很好地运用于解题,现将有关化学平衡题型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温向鹏 《考试周刊》2011,(61):12-13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阶段中学化学实验不能落到实处。作者对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