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暖暖的父爱     
李阳 《家长》2014,(2):97-97
以前,不懂事的我,经常被爸爸打,那时我甚至都有些恨爸爸了。一天,我委屈地问妈妈:“妈妈,爸爸老是打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傻孩子,怎么会呢!爸爸非常爱你,只不过他不善于表达而已。”唉!可我一点也感受不到啊!  相似文献   

2.
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生活形式的改变并不影响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这是一对父女之间真实的对话:“孩子,我和你妈总是争吵不休,我知道你也很不好受,以后,爸爸和你妈分开住。星期六,我接你到爸爸那儿住,好吗?”“分开?分开住要有多久?”“这个爸爸还说不准。...  相似文献   

3.
父爱的味道     
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顶嘴,还常常跟妈妈告状:爸爸一点也不爱我!妈妈总问我:爸爸怎么会不爱你呢?当我反问爸爸是怎样爱我的时,妈妈却总是微笑着回答:那就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了。  相似文献   

4.
赵凯 《家庭教育》2011,(11):28-29
孩子的疑问——父母是不是不爱 我 “爸爸每次回家就对着电脑,我跟他讲讲话,他也总是心不在焉的,说是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要做。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了呢?为什么我和他讲话他那么不耐烦呢?双休日也总是加班不陪我玩,别的同学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少年宫、去公园,可我的爸爸却总是没空!”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3,(1):71-71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爱的“心”从未变过。而爱的年轮和我们年龄一样在增长着。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襁褓婴儿成长为可爱的少男少女;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茁壮的运动健儿;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咿呀学语成长为朝气蓬勃的读书郎……我们的爱不止,孩子的成长不止。然而,在孩子成长的备阶段中,我们到底该怎样爱孩子?一位母亲问女儿,“你最喜欢爸爸妈妈怎么爱你?”小女孩两岁时回答说:“爸爸抱抱、妈妈亲亲。”四岁时说:“我要爸爸妈妈都陪我看动画,轮流给我讲故事。”六岁时说:“喜欢妈妈说‘哈哈!这事你做的真棒!’;喜欢爸爸说‘走,我们带妞妞和叔叔家的小帅一起郊游去’。”九岁时说:“我不喜欢妈妈老盯着我学习,不喜欢妈妈总把我和别人比;不喜欢爸爸总说‘我很忙,等爸爸有空了一定参加你们学校的活动、一定陪你去看动漫剧……’”  相似文献   

6.
袁舒祎 《新作文》2010,(11):25-25
上幼儿园时,我从不让我爸拉我妈的手。后来上学了,渐渐懂一点事了,有一个星期天,我们一起去逛街,我看到很多叔叔阿姨手拉着手,其乐融融,我也让爸爸拉住了妈妈的手。爸爸高兴极了,亲了我一下:。女儿,谢谢!”我装模作样地说:“不用谢,好东西要分享嘛!”谁知,这句话把我妈给惹恼了,  相似文献   

7.
回家。我先是跑到妈妈身边,扯着她的衣角催促她:“妈,快收拾东西带我去南京哥哥那儿吧!”可妈妈似乎忘了这件事,轻描淡写地说:“不行呀,我明天还要上班,还有事要办!哪有空陪你?”我嘟着嘴说:“可我们早就跟哥哥讲好了呀!”“那没事,我回头打个电话告诉他就是了。”妈妈的话让我很扫兴,但我又不甘心,于是我又跑到正在看电视的爸爸面前央求着:“爸爸,你带我去南京哥哥那儿吧!”谁知爸爸也摇摇头说:“哎呀,我没有时间。你一个人在家做做作业,看看电视不也很好吗?旅游赶路挺累的!”我说:“我不怕!”爸爸却说:“那也不…  相似文献   

8.
你寒假过得很爽吧,因为你不是学生,更因为我妈不是你妈!期末考试前我感觉压力很大,果然成绩不尽如人意。寒假里的每一天我都不太敢直面爸爸妈妈的眼神,电视不敢多看,爸爸咳嗽一声,我就知道该回房间看书了。我和妈妈出门遇见很多阿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孩子的学习,妈妈突然暴怒地指着身边的我说:“一群孩子,就你成绩最差!”我强忍着泪水,跟在妈妈后面挪回了家。过年在饭桌上妈妈又当着家人的面数落我。妈妈为什么这么残忍!我的心在哭泣,她听不见吗?  相似文献   

9.
带影影看海     
认识影影是一年前。她爸爸领她入园时,大汉子泪汨汨的告诉我,他和影影妈离婚了,妈妈不要孩子。他是一家厂子的供销员,外出多,实在照顾不好她。我打量着影影,大大的眼,很亮;小小的身子,很弱,有着这种年龄不该有的成熟和孤僻。孩子收下了,和我食宿在校,竟比一般的孩子好带,不挑食,爱清洁,夜里也不尿床。只是这孩子不爱说话,常常发愣。影影太需要母爱了,这当然不是爸爸出差回来后堆积如山的玩具、图书、食点和黑胡子狠亲一顿所能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研究》2010,(1):49-50
孩子今年10岁了,在班上学习中等。他似乎也不像别的同学那样努力学习,总跟我说:“妈妈,我觉得开心最重要。”我承认儿子的想法对,但是我不希望他因为这种想法而失去本应该属于他的好成绩。毕竟,在学习上落后将会让他不快乐。可我怎样和他谈呢?  相似文献   

11.
妈咪Q部落     
《母婴世界》2008,(9):40-40
心情点滴、尴尬事件、育儿心得……一切的一切,当妈的你都可以在妈咪部落找到共鸣,寻获知音。宝宝更爱爸爸梅子555,我每天带宝宝,可是她就是和她爸爸亲,现在都1岁多了,也不叫妈妈!我好伤心啊!  相似文献   

12.
不能不承认,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不是理解孩子,那就很难说了。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儿,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为家里人争口气。为此,妈妈整天把我关在家里学习再学习,一点也不让我休息,也不了解我的想法。妈妈认为我的想法和她应该是一致的。于是,我决定跟妈妈谈一谈,谈谈我的想法。这天,我写完作业,慢慢地来到厨房。妈妈正在剁肉,听到我的脚步声,头也没回,就说:“小欣,饿了吗?吃点东西再去把我出的那张卷子做完。”“哦……我的天,你……”我犹豫了一下,“妈妈,我……我想和您谈谈…  相似文献   

13.
我长大了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们说:“我是一名13岁的少年,初二的学生,已经长大了,请您们不要再百般宠爱我了”。 平常,当我看到您们忙里忙外,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我,就觉得您们很辛苦、很累。于是,我想: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帮您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是,当我拿起脏衣服时,妈妈赶紧说:“放下吧,你怎么洗得好呢?”当我动手切菜时,妈妈又说:“算了吧,切着手怎么办?”当我准备和爸爸一块搬煤时,爸爸也说:“别累着,你去温习功课,还是我自己来!”看来,我在您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爸爸、妈妈呀!我想对您们…  相似文献   

14.
从教几十年,接触过许多家长,发现家长可以分为:爸爸们为“豪爽组”,妈妈们为“细心组”,爷爷们为“马虎组”,而奶奶们则为“多事组”。 “细心组”的妈妈对孩子观察细致,与老师经常交流孩子的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智力的发展特别关心。“豪爽组”的爸爸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快乐,至于孩子摔了、磕了、碰了,吵嘴打架啦,全不在乎,呵呵一笑了事。“马虎组”的爷爷挺逗,什么都不过问,似乎每天不把孙子搞错就行了。“多事组”的奶奶可就麻烦了,她们关注的——唉,鸡毛蒜皮。 说真的,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爱跟细心的妈妈谈,对孩子的保育问题,我爱跟豪爽的爸爸谈,惟独对  相似文献   

15.
尹心英 《家庭教育》2007,(3S):18-18
儿子上学了,似乎更加懂事了,他不但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关爱,还时常用得到的爱去试着爱别人。同学一块儿玩,他懂得谦让并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临近节日,他会忙着剪纸、画画、叠和平鸽,送给老师和爸妈。每当这时,我都会说:“鹏鹏的手真巧!这样的礼物比花钱买的礼物还珍贵。”过十字路口,总是小手牵着大手走。前天下雪,拐弯时没注意前面全是一片薄冰,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儿子紧跟着下了车:“妈,我来推车。”俨然一个小大人。我赶紧拍拍他的小肩头:“儿子。不愧是个男子汉,妈妈谢谢你!”他爸爸有段时间出差在外,恰好儿子不小心碰伤了嘴,缝了两针,我又心疼儿子又无助:“跟爸爸说吧?”你猜儿子怎么说:“爸爸事情够多了,咱就不跟他说吧。妈,我没事,一点儿都不痛!”我不禁流下泪来:“儿子,你真勇敢,妈妈也要像你一样坚强。”有时没空接送,儿子说:“日本、美国的孩子十几岁外出打工。我都这么大了,自己走就行了!你尽管把我放开,你放心,我自己能行!”我眼前一亮:“乖儿子,你让妈刮目相看!不过,可要稳当、安全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郭丽萍 《上海教育》2009,(13):61-61
说起小铉,我的心里涌起的更多的是悲哀。 这是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爸爸本来在妈妈家庭的帮助下,生意做得极为出色。但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发生了:爸爸跟妈妈离婚了,他被判给爸爸抚养。  相似文献   

17.
孩子似乎不太欢迎我。下班回家,早早几乎没给我开过门。早妈告诉他:"爸爸回来了,去开一下门吧。"他常常不为所动。我进门了,早妈提醒:"跟爸爸打声招呼吧。"他也时常不吭声,最多抬头看一下。孩子也不太需要我陪伴。我想多陪陪早早,但不管是看书、讲故事,还是刷牙、洗脸他都要妈妈。我通常被分配做洗碗这类非亲子性工作。有时看到他要小便、换鞋子,赶紧过去帮他掀马桶盖、脱裤子,可小家伙会不耐烦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爱     
赵晨阳 《少年月刊》2011,(24):26-27
我认为爸爸一点也不爱我。他每天不是去应酬(chou)就是去给朋友帮忙,很少回家,也很少管我。偶尔管我的时候,不是训斥(chi)我这做得不对,就是嫌(xian)我那做得不好,就好像我只是妈妈的孩子,不是他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19.
教育问与答     
陈萍 《父母必读》2010,(11):120-120
说话迟怎么办 我的儿子2岁了.很活泼,反应很快,话也很多,经常从嘴巴里面冒出来长串长串的句子,但是大人们都听不懂。大人们听得懂的只有2个字的词,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叫得很清晰,但是教他讲话时就是不爱学,其他同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都很会讲话了,我们家孩子的进步还是不大,我们很担心,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妈妈,为什么在家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你和爸爸拥抱、接吻?是你不爱他了?还是他不爱你了?”当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用这样的问题向自己的母亲发难的时候,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反正我是真的有些心里发毛———这孩子怎么会对男女之间的事有了兴趣?这种想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