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更要不断激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科学家的故事经历与体验,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新成果的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首先,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氛围、情境,是培养、激发创新意识的基石。有了好的氛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的氛围可…  相似文献   

2.
朱秀华 《小学生》2011,(1):34-35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大工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一要诱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欲望。二是指导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要强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现笔者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丽霞 《现代教育》2011,(Z3):121-121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点,创设情景、激发灵感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催化剂。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方式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两不",激发其灵感,促进他们深入生活,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因而教师要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教学中,结合生物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中  相似文献   

7.
丛培智 《现代教育》2003,(14):39-39
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规律,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现笔  相似文献   

9.
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激发兴趣,创设特定的情景,学生只有在特定  相似文献   

11.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一激发创新欲一实施创新行为一形成创新能力一塑造创新个性。教师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怎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激发,其次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在教学实践中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充满想像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成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辩证地对待学生的错误。通过客观和积极的评价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就是要更加强调教师的教法,以及让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胡群 《教育探索》2001,(9):55-56
21世纪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广大教师要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具体细化到各自的教学之中。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探讨一下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在科技创造发明史上,凡是作出辉煌成就与突出贡献的伟人,都有着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通过强化学生以下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 …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要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教育创新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2):129-130,142
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培养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意识;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