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受众的接受心理,本土化的广告更容易激起受众情感的共鸣。在中外广告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本土化是中国广告的一大制胜法宝。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广告。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上,有着重情讲义、中庸从众、求真务实、自强进取等传统文化因素显著的心理认可标准。理解和把握影响广告受众认知心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并在广告创意中加以运用,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沟通,有利于实现广告信息的完美传播。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现代社会中颇具审美品位和艺术色彩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广告性文化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各个角落,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从传统的性心理中走出来,改变对"性"文化思想的伦理冲突,把握其受众心理与价值尺度。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新塑造现代广告中的"性"文化,创造具有美学价值、健康高尚、国情民俗、审美趣味与功能效用的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现代广告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习俗、传统文学艺术、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广告都有着不解之缘。现代广告离不开传统文化,正是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得现代广告事业发展的更为迅速和强健。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广告与同属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包罗万象的复合体"的影响。广告的文化叙述使广告与受众之间获得沟通的平台,文化的共享性使这种沟通成为可能。广告同时需要研究强势品牌的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即强势品牌的本土化问题。广告的文化叙述体现在广告对社会价值观、思想方法、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等诸方面的表现上,也体现在文化符号、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广告在文化叙述中得到提升,广告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创意中的文化内涵、表现手法和审美内涵的分析,并联系现代广告应用实例,对传统水墨元素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创意进行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此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广告创意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将传统文化的元素合理地运用于现代广告的创意及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创意,必然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同。当然,中国化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必须以广告创意为指导,以深刻了解中国文化为基础。恰当的应用才能相得益彰,在达到广告传播目的的同时彰显出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事项,文化背景及文化习俗对电视广告的制作和接受之影响无处不在,广告的传播过程其实也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有鉴于此,聪明的电视广告制作者在面对不同的文化受众时,既能兼顾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与风俗禁忌。又能因地制宜、投其所好地发挥艺术构想,从而制作出切合文化情境的优秀电视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言中的双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是广告成功的关键,是广告的核心。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到广告语中,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便于记忆,令人回味联想,富有幽默感。但广告语中应用双关应注意与受众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相适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历史产物,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广告在主题选择,广告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必然受其影响.因此,清楚了解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作用,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广告的结合点,做到两者的平衡与协调对现代商家广告理想效果的取得尤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能读、乐诵、爱写、会演、践行"的国学经典五大行动,和传统文化相约,和国学相约,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浸润心灵,塑造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必须与文化环境相适应,汉语广告语言根植于汉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必须适应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当今地产广告在文化世界中的偏离,一方面表现在对汉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偏离,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汉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偏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和国际地位的稳定,中国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对于文化自信的立场与心态是国家成功重建并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但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并不容乐观。以传统文化滋养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重建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仁不让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受众导向分析,探索利用"非遗"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烟草广告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受法律限制的曲折发展过程。无论是在合法还是受限的广告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烟草广告创作的重要元素。2011年,我国将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产品与消费者的结合点,是新形势下烟草广告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广告独特的商品形式,使其一开始就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中国消费者所独有的传统文化心理也不可避免地在房地产广告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文化的角度去挖掘中国房地产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广告创作者把准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脉搏,使经济得到文化的浸润,文化得到经济的资助,最终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5.
房产广告作为房地产营销的重要手段,起着推广房产企业项目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因此与房地产商品之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系,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寓意,奠定整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房产广告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房产广告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等教育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入手,剖析了现代广告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及其危机,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培养广告人才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进而阐述了具有人文素养的广告人才对发展中国广告产业,弘扬民族广告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广告中的传承与传播,分析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误用现象,对如何正确、规范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媒体议程设置角度谈流行文化与广告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目标受众理论认为广告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但是广告本身也能够造就流行,使其广告的产品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从而产生巨大的销售力。而这种流行文化的生成来自于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移情(empathy)"是德国美学家费舍尔提出的美学心理机制。移情论是对审美思维运作规律的心理学阐释。广告翻译过程包含译者对原文,受众对目标语的审美。译者的情感投入和对作者和原广告的移情是高质量译文的保障。此外,受众依靠译文来获取信息和理解,因而受众对译文的移情对广告目的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在广告翻译中,译者要充分利用移情效应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目的,在译文中"再现"原广告的意境美,音韵美,创新美,形式美。人文关怀,使译文符合受众的精神需求;同时,译者要利用文化移情和互文手法实现原广告审美价值的"再现"。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作为广告的受众是广告传播活动的中心。追求广告传播效果的进路最终必然指向消费者自身。在传播学受众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建构切合广告受众研究实际需求的逻辑架构,有助于切实地洞悉和把握消费者,谋求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