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南昌市郊区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位居全省第一.农民的"口袋"富起来了,怎样使"脑袋"也富起来呢?这是摆在郊区区委、区政府而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区委、区政府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高度出发,以农户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基地.1996年初制定的《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全区农户中推行家庭书库"123"工程,即倡导每户农家拥有1顶书橱,订阅2种以上报刊杂志,藏书300册.通过建立家庭书库来进一步引导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于是,我们郊区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农村中广泛组织开展了一场建立家庭书库,引导农民致"富"的"123"工程活动.我们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写作之乐     
老詹退下以后,整天乐乐呵呵,和当总编辑之时,几乎没啥区别.有人见了,不免奇怪,老詹呀老詹,您到底是真乐观还是装乐观,怎么一点不像退下之人?说说您是咋想的,交流交流,咱也学学?  相似文献   

3.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较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比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4、作为国际版编辑,您如何与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撰稿人取得联系并预约稿件?您从哪几个方面将国际报道与国内新闻报道建立有机联系? 5、在运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贵报怎样努力办出自己  相似文献   

5.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您对长期上夜班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对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7、长期的夜班工作对您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您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  相似文献   

6.
1、您从哪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从事过哪几个领域的报道?平均一年有多少篇稿件见报? 2、平均一年有多少时间下基层采访?下基层时在交通、食宿、新闻传送等方面遇到哪些问题?你认为怎样解决? 3、您在采写报道时查找参考资料是否方便?您周围有些什么样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其中的资料对新闻报道来说是否丰富、成系统? 4、您在采访中获取的材料事后怎么处理?是否整理建档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您对目前资料工作的改革有何建议? 5、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进修提高?您对此有何希望或看法? 6、您是否使用电脑写作?如有,您使用的电脑是否与资料库相连? 7、您及您的同事目前在工作、生活条件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李萍 《视听》2012,(5):12-15
在当今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时代,受众需要一定的价值判断坐标来选择、分析和处理海量信息,这个坐标是什么?这要从受众的心理出发来探求。新闻传播学认为,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需求,由求奇、求乐、求知、求新、求近、求快、求真、求深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构成,认识和把握这些心理因素,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前言长期以来,城市台的新闻,特别是正点新闻一直沿用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大丰县西团镇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苏北小镇。总人口16300人,其中集镇人口4600人。现有镇办企业17个。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物资生活的改善,人们求乐、求美、求知,求富的兴趣日益浓厚。发展乡  相似文献   

9.
人在职场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 2.在工作中您最喜欢什么? 3.在工作中您最不喜欢什么? 4.您所在的公司最近在研发什么新技术、新产品? 5.您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6.您现在最关注什么发展趋势? 7.在知识经济社会,实现印刷生产的数字化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贵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您对推动我国印刷业的数字化生产进程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0.
您的姓名、单位、从事夜班工作年限。 1、夜班时您一般几点上班、下班,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夜班、白班多长时间轮换? 2、请详述夜班工作期间一次较难忘的经历。 3、您近来在研究或跟踪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夜班编辑工作以外是否还采访、写稿? 4、是否还有时间读书?读哪些书? 5、长期上夜班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否热爱您的工作? 6、时于您的夜班编辑工作而言;哪种技能、修养最重要?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云龙 《采.写.编》2002,(3):20-21,24
办好对农村广播,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富裕和康乐做出贡献是广播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怎样把农村节目办得让农民喜欢听,满足农民听众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呢?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农村、深入生活,与农民交朋友。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利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层出不穷的新科技进入经济大市场,科技投入本身也出现了多渠道、多元化的新格局,这就为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阐述了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表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对部分科技新闻工作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1、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科技领域的报道的,您认为我国目前科技报道的现状如何? 2、在科技对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科技报道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应当作出怎样的努力以求突破? 3、您从哪些方面获取科技发展的信息,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平均发稿量多少,采用情况如何?您发表过哪些较有影响或自己较满意的科普报道,您认为什么样的科技报道最有读者? 4、您是否经常同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界的科技报道有哪些需求和期望? 5、您认为作为科技记者应具备哪种素质,需要在哪些方面充实自己?您认为哪些问题属于科技报道中的热点问题?您目前正在关注和研究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哪些问题? 6、您是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外的科技报道?您认为国外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14.
他,为您的臻金人生量身而做,精良的制作工艺,华贵的质地,是属于少数派的理想之物。玫瑰金尊贵外观,是成功者的图腾;内外宽阔双触摸屏,给您非同凡响双屏视角,更富远略前瞻;C网G网双网双待,让工作生活同步精彩,游韧世界,更有不同人生体悟。  相似文献   

15.
驻外记者是我们的同行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向国内外的八位驻外记者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1、您是何时开始任驻外记者的?曾在哪些国家或地区工作过? 2、您用哪种语言进行采访?怎样获取信息与采访线索?在日常采访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应付的? 3、您在工作中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同总部联系?平均每月发稿多少?采用的情况如何? 4、您参加过哪些国际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您是怎样从争取时效、提高质量等方面同外国记者竞争的?您认为有哪些优势和欠缺? 5、您驻外时曾采访过哪些国家元首、政坛风云人物或当地新闻界知名人士? 6、您与驻在国的同行、其他外国记者以及国内其他新闻单位派驻的记者是否经常联系与合作?同当地别国驻外记者相比,您认为各自的短长何在(请举例说明一下您所认识的外国记者在敬业精神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对于报刊活动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其重要的报刊思想大约有以下几点:报刊可以"去塞求通","有益于国事";报刊有客观和主观两重性;报刊是政府之监督者,国民之向导者;办好报纸要坚持的四条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迅而速"。  相似文献   

17.
您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和新闻报道的领域。 1、您怎样看待女性从事新闻工作? 2、您对自己参加新闻工作以来的工作情况、业绩有何评价?您参加过哪些较大或较难忘的采访活动? 3、男性和女性在客观上存在着生理和社会心理的差异,您认为这种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您从事新闻工作? 4、您所在部门女记者、女编辑的比例是多少,您认为她们的工作比起周围的男同志来说业绩如何? 5.您是否认同“职业女性”这种说法,您希望社会从性别的角度还是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待您的创造?为  相似文献   

18.
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需要,例如:饥则食,寒则衣,这是一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种则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可见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这是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们的家乡就有“穷养猪,富读书”的俚谚。可我却恰恰相悖,本来家庭并不富裕,却偏偏想要读书。这可能应了“缺欠性的体验”的那句话。就是愈感到不足或缺欠的,就愈想补足它。这个梦想,还是解放后入了革命的学校才圆了“读书”的梦。  相似文献   

19.
本期调查为“女摄影记者调查”结果的第二部分,调查问题如下: 1.作为女摄影记者,要以手中的相机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您怎样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您最擅长拍哪些方面的照片? 2.请简述一次您最难忘的摄影采访经历,说说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3.您在关注哪些摄影理论问题?对新闻摄影界什么热点问题的争议比较关心,您是否介入? 4.您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常碰到哪些问题,有什么思考?所遇到的困难是否已找到解决的答案? 5.您怎样看待摄影记者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知识积累?怎样提高动笔能力?您认为这些对拍好照片有怎样的作用? 6.女同志从事新闻摄影这个有特殊要求的职业,需要顽强和毅力,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解决好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此,您有哪些感触?  相似文献   

20.
从宝马MlNI《PACEMAN城市徽旅行》四屏联动整台营销案例到珍视明《小时代》五屏递进式整合营销案例,乐视为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销量的增长,也不仅仅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还有一种全新的理念——基于乐视生志"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布局上的多屏联动,从Pc、Pad、Phone到TV大屏甚至电影大屏,乐视覆盖了消费者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主流屏媒。而且最重要的是,乐视已经找到了将它们打通和整合应用的秘诀。正像业界所说的:无屏媒者,何以平天下?本期专题将多方深度解读乐视为宝马MINI和珍视明《小时代》量身打造的两大多屏整合营销案倒,为您呈现一幅乐视"多屏联动"的精彩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